王寶明
摘要:橋梁是城市交通的咽喉所在,在城市的交通系統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近年來,城市的實證橋梁在其服務的過程中,由于城市的環境的問題以及城市的各國環境中產生的腐蝕作用、材料老化問題以及城市的橋梁的疲勞問題等對橋梁的長期使用都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甚至在很多的地方產生了突發的事故,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道路與橋梁施工時,一定要把施工質量看做頭等大事,遇到質量隱患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或進行有效的防御。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
1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質量問題
1.1路基問題
路基是路面的主體,也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路基邊坡滑塌,加上流動水的沖刷導致溜方現象的產生,路基土體不穩定造成滑坡。由于軟土含水量大、抗剪強度低、承載能力差會導致軟土地基上修建的路基沉陷較多。如果不按規定的虛鋪厚度填筑造成路基填筑壓實質量不夠,或者使路基彎沉達不到要求,造成路基沉陷,影響車輛的行駛安全。
1.2橋梁問題
橋梁裂縫是橋梁問題中最常見的,影響橋梁的美觀和使用壽命,危及交通安全。我國的橋梁建筑中,大多用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較為常見。在橋梁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質量不合格,施工沒有按照嚴格的操作規范來進行,在混凝土澆筑中,澆筑方法不當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混凝土腹板內預應力管道密集,在澆筑過程中出現漏振和欠振現象,導致腹板混凝土不密實,內部出現孔洞,小弱了混凝土的整體強度,預應力不足降低了腹板的抗剪能力,極易產生裂縫。
1.3鋼筋銹蝕嚴重
鋼筋是橋梁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構件,若鋼筋銹蝕就會嚴重影響橋梁的使用壽命,影響交通安全。在橋梁的建設工程中,要對影響到鋼筋銹蝕的因素進行分析。鋼筋銹蝕的原因較多,鋼筋銹蝕與原材料、外界環境、施工方法等有關。
1.4路面問題
城市道路多采用瀝青路面,由于瀝青質量和路面設計規范中存在的問題容易使路面破損,促使路面開裂,路面開裂是瀝青路面最主要的危害,開裂使路面破損,影響道路的整體使用性能。
1.5養護問題
道路和橋梁的養護是工程施工結束且投入使用后最重要的工作,它是維護道路和橋梁正常使用的重要維護措施。然而就國內的大部分城市道路和橋梁來看,養護工作還不夠到位,在雨雪天氣雨水滲入路基導致整體穩定性受損,高溫天氣使得水泥路面的強度降低,容易開裂。
2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溝槽回填施工,確保回填施工質量
一是在進行施工的之前,必須進行施工技術培訓。施工人員必須掌握好路基填方的具體要求,特別是對溝槽回填施工質量要求應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如果路基地面的橫、縱坡度陡于1:5的時候,應該進行臺階設置。三是進行回填溝槽施工中的分段填土時,應該注意留出臺階。留出臺階時,可以采用分層倒退的辦法。嚴格控制好臺階的高應,將其與壓實厚度等高,臺階的寬度應該至少控制在1米以上。四是在填土施工過程中,若發現有大石塊,必須及時清除,若發現尺寸較大的硬土塊(大于10厘米)時,應及時打碎或將其清除。
2.2做好混凝土攪拌質量控制,確保混凝土質量
混凝土是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混凝土的攪拌過程控制是確保混凝土質量的基礎。因此,應著力做好混凝土質量的控制。一是嚴格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嚴防出現水灰比過大的問題,以免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抗壓強度。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好面層抹壓光的時間控制。二控制好骨料的含泥量,確保水泥用量符合水灰比的要求,嚴防出現砂石和水泥的用量計算錯誤,杜絕加水量不精準、拌合不均勻、攪拌時間過短等問題的發生;三是嚴防出現將水或干水泥潑灑在混凝土表面的現象。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以確保路面強度,預防混凝土表面發生開裂。
2.3加強滲水與閉水試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一是優化管道基礎條件,增強地基和管道基礎的強度,嚴防出現局部積水、管道破裂和接口開裂等問題;如果地基土壤存在著松軟土層,應該將松軟的土壤進行清除,然后用砂石進行回填,并確保回填的密實度。二是所用管材必須要有質量部門提供地合格證與力學試驗報告等資料,管材的外觀要求其表面無蜂窩麻面現象;三是一定要選用質量合格的接口填料,并按合適的試驗配合比及合理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接口的縫內要求潔凈,對于水泥類的填料接口還需要預先濕潤。四是檢查井的砌筑砂漿要求飽滿,且勾縫全面無遺漏,抹面前應該清潔和濕潤其表面,及時進行壓光收漿與養護;五是進行砌堵前應該將管口約0.5m范圍內的管道內壁都清洗干凈,涂刷一些水泥原漿,同時事先把所用的磚塊都潤濕備用。砌堵的砂漿標號不應該低于M7.5,且要求有良好的稠度,而勾縫及抹面用的水泥砂漿的標號不該低于M15。
3 相關建議
3.1在施工準備中的幾點建議
第一,在施工之前,要明確編制施工的計劃技術要求、施工方法以及需達到的質量標準。第二,在施工中發現了問題要及時調整,做好記錄,及時分析總結,為全面施工提供理論及實踐依據。
3.2在施工過程中的幾點建議
第一,在施工過程中,人力和機械組合也在不斷的變化,施工資源的配置應均衡。通過控制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分層澆筑及合理的養護措施來保證工程的質量。第二,澆注腹板混凝土時振搗要充分,不漏振、不欠振保證混凝土澆注密實度。對混凝土進行養護要嚴格按施工規范進行,嚴格控制施工工藝。第三,對于排水困難或者地質不良的地段,盡量不在雨季施工。
總而言之,質量是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的生命線。只有確保工程的質量,才能獲得相應的效益。在市政道路與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堅持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施工,不斷創新施工方法,以提高市政道路與橋梁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滕善勇.市政道路橋梁施工質量通病防治處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2(21):129-129.
[2]李宏博.試論市政道路與橋梁施工質量問題分析與監控[J].科技與企業,2012(18):56-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