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艷
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工作法制化研究
黃 艷
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目前扶貧工作進入了關鍵的沖刺期。寧夏作為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要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必須走上法制化軌道。本文首先梳理了寧夏扶貧開發的歷程,接著分析了寧夏扶貧工作走向法制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寧夏扶貧工作法制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扶貧工作 法制化 寧夏
2016年3月,寧夏出臺了首部針對農村扶貧開發的地方性法規——《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扶貧開發條例》。條例共8章49條,通過立法保障精準扶貧的實施,對貧困戶貧困村進行動態管理,定期核查。對未在規定時限內實現脫貧的貧困縣、貧困村,其主要負責人將被行政問責。該條例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志著寧夏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依照區政府計劃,到2018年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要實現現行標準下的58.12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00個貧困村全部銷號、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的任務。
寧夏的扶貧開發歷經了四個階段,走過了30多年。第一階段是“三西”農業建設(1983-1993年),這是寧夏大規模、有組織、有計劃的扶貧開發工作的開始。此階段制定出臺了《寧夏西海固農業建設規劃》和《盡快解決西海固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的決定》,用了10年時間使南部山區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貧窮面貌得到初步改善。第二階段是雙百扶貧攻堅(1994-2000年),即在西海固地區近100個貧困鄉(鎮)實施扶貧攻堅,力爭基本解決1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此階段制定并實施了《寧夏“雙百”扶貧攻堅計劃》,用了6年時間使寧夏于1999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基本解決溫飽的戰略目標。第三階段是千村扶貧整村推進(2001-2010年),當時寧夏確定了1026個重點貧困村,分期分批進行扶貧攻堅。此階段制定了《寧夏農村扶貧開發規劃(2001-2010)》和《千村扶貧開發工程實施意見》。實施整村推進后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發生了變化,貧困群眾收入有了較快增長。第四階段是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2011-2020年)。2011年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有101.5萬,截止2015年下降到58.12萬,貧困發生率由25.6%下降到14.5%,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持續改善。
回顧寧夏的扶貧歷程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主要依賴于區政府積極落實國家扶貧政策和根據寧夏實際確立的扶貧思路。扶貧工作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進,而沒有從法律層面予以規范。隨著全國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第四十七條明確規定:“加強法制化建設。加快扶貧立法,使扶貧工作盡快走上法制化軌道?!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寧夏的西海固是國家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曾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稱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扶貧開發工作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例如,環境脆弱、資源匱乏、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返貧速度快、扶貧開發不規范、無法可依等。目前,扶貧攻堅已經進入了關鍵期和沖刺期,為了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并積極響應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寧夏扶貧工作必須走上法制化軌道,通過立法來規范和保障扶貧開發工作。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扶貧開發條例》是區政府根據寧夏實際,在學習借鑒了廣東、廣西、陜西、湖北等13個?。ㄊ小⒆灾螀^)農村扶貧開發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治立法權制定的地方扶貧開發條例,表明今后寧夏的扶貧開發工作將有法律作保證。因此,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內容是推動寧夏扶貧工作法制化的重要內容。
(一)通過理論學習和紀律宣傳強化法治思維
法制建設的重要前提是要有正確的法治思維。自治區各級領導干部要積極主動學習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深入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特征,不斷提高扶貧開發的法治水平,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作為衡量自己工作質量的尺度。要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強化有關扶貧開發、項目建設、資金管理使用的法規制度和紀律規定學習,使扶貧工作能夠按照程序健康有序地推進,確保扶貧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不變樣。
(二)改善法治環境
首先,嚴格執行扶貧程序,加強監督檢查。在扶貧資金使用、扶貧項目實施中發現的重點問題,要督促各村限時整改,涉及違規違紀的將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其次,加強公開公示。各貧困村要及時將扶貧政策、資金用途、補助標準、補助對象等予以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最后,加強執紀問責。設立專門的舉報通道,隨機走訪抽查貧困戶狀況,對相關負責人敷衍了事的行為視情節輕重進行問責。對扶貧工作過程中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嚴格追究紀律責任。
(三)完善法制體系
要堅持把提高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健全扶貧開發制度。利用好扶貧資金,推動扶貧項目有序實施,不斷培育和提升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要完善扶貧審計、管理、考核等各項制度,使扶貧開發法制建設向著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
[1]張永亮.論扶貧開發的法制建設[J].湖南社會科學,2013(05).
[2]楊巧紅,陳志新.寧夏扶貧開發20年的經驗與啟示[J].固原師專學報,2006(01).
(作者單位: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黃艷(1983-),女,漢族,寧夏中衛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