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成鳳
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好黨團結統一的重要法寶
紀成鳳
十八屆六中全會重申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題。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就必須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對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提出了12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關于加強民主集中制的建設問題,而這個問題既涉及到思想建黨的內容也涉及到制度建黨的內容。因此,新形勢下,更要堅定不移地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設。
民主集中制 民主 集中 批評與自我批評
民主集中制作為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它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便利和最合理的制度。民主集中制在長期的發展和實踐過程中,它的科學性和重要性早已經受住了歷史和時間的考驗。在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為艱巨和嚴峻。因此想要從容不迫地迎接這些挑戰,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必須要運用好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法寶,維護好民主集中制原則。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時,在他們參與起草的多個章程中,就體現出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豐富的思想是科學概念的基礎,其思想豐富到一定程度,就會概括出科學的概念,列寧就是這種科學概念的首位概括者。列寧在其原有的“集中制”的基礎上接受了羅莎盧森堡的批評意見,將“集中制”概念更改為“民主集中制”的科學概念。并在俄國四大通過的黨章中規定:“黨的一切組織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是在接受民主集中制這個概念的前提下,再不斷深化對這種制度的認識。中國共產黨把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組織制度是從1927年6月1日政治局會議開始的。會議指出:黨支部的組織原則為民主集中制。此后的歷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都對民主集中制做了或多或少的修改和闡述,對其不斷進行豐富和發展。
中共十八大通過的黨章指出: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它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黨內民主就是黨員和黨組織的意愿和主張的充分表達和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黨內集中是對多數人和正確意見的集中。作為多數人的意見,正確與否就是一個評判標準的問題。比如有些意見不符合黨的方針、政策,或者已經在以往的實踐中被證明是錯誤的。如果簡單的加以集中就是不負責任的集中,但是也不能簡單的“不集中”,而是應該進一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講清道理,把多數人的意見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只有這樣形成的集中才是黨所需要的集中,而不是無原則的集中。
民主集中制既需要民主來集思廣益又需要集中來統一意志。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和源泉,一個人即使再有水平和能力,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家出謀劃策。因此沒有民主,黨就不能正確、高效地凝聚全黨的智慧和意志,就有可能變成少數人甚至是個人的獨裁統治。而民主以集中為指導和歸宿。通過民主雖然提出了很多方法和路徑,但還是要以正確的集中作指導,最終形成科學決策。否則,空談民主,必然會造成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因此,民主與集中兩者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有機統一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嚴肅黨內生活,最根本的是認真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著力解決發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不夠、開展批評不夠、嚴肅紀律不夠等問題。”因此,在執行民主集中制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1)對民主和集中的關系把握不到位,議而不決時常出現。有些領導干部的民主作風和民主意識較差,導致大權獨攬、小權不放,對群眾的呼聲和意見不聞不問,“一言堂”現象突出。而有些單位和部門會因為意見不統一,而出現議而不決的情況。尤其是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問題,因為領導干部的議而不決而錯失良機。
(2)黨內民主建設有差距,民主生活會的質量不太高。發揚黨內民主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充分聽取黨內同志的意見,這種意見既包括普通黨員的意見,也包括班子成員的意見,也就是說要讓大家說話,但是說話的前提是敢說話和說真話。如果我們的班子成員在開民主生活會的時候,誰也不敢講真話,說的都是假話、虛話、套話,或者是言不由衷、互相吹捧的話,這樣的民主生活會開與不開沒有什么兩樣,既浪費了大家的寶貴時間,也助長了黨內的不良風氣。
(3)有些黨員主體意識不強,不善于或不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黨員主體意識不強,就會使黨員在發揚民主時沒有責任感;黨員參與意識低落,就會使黨員在發揚民主時沒有主動性。黨員權利意識不足就容易使黨員在發揚民主時沒有底氣;黨員平等意識不足就容易使黨員在發揚民主時沒有勇氣。這些都會給領導干部的“一言堂”提供空間。
要全面準確地貫徹和落實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鼓勵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也允許有不同意見的相互碰撞;又要實行黨內集中,在已經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進行正確而有效的集中,以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情況的發生,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不斷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一)防止“一把手”專權獨斷
黨的十八大以來,被立案審查的黨政“一把手”就達到了60人之多。追其原因就是他們手中的權力過于集中。而我們知道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因此我們從思想上、手段上、制度上全方位的管住“一把手”迫在眉睫。
首先,要從思想上抓起。思想一旦松懈,理想信念就跟著動搖,進而影響“三觀”的改造,因此要從根源上對領導干部加強理想信念、黨的優良作風和黨規黨紀等教育,提高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觀念。其次,要從管理上嚴起。“一把手”出問題,不僅有自身思想上的原因,也有外部管理上的松懈。必須要加強管理,進行必要的分權限權,改變傳統的“一把手——一霸手”的權力運行模式。再次,要從監督上管起。權力不受監督也是一把手腐敗的原因之一。必須要將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新聞媒體監督與社會監督等相結合,建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以保證“一把手”的權力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運行。
(二)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銳利武器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的主要標志,也是解決黨內矛盾和維護黨團結統一的銳利武器。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離不開這個重要的武器。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無論是自我批評還是批評他人都要做到實事求是,以實為據,以本為真,更不能混淆事實,顛倒黑白。開展批評要以對同志和組織負責的態度,使被批評者能夠接受并且心甘情愿的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于自己的剖析,要以黨章黨規為重要標準,及時查找自己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多從主觀上分析根源、看清危害,立行立改。
(三)切實保障黨員民主權利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必須尊重黨員主體地位、黨員民主權利,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任何黨組織和黨員不得侵害黨員民主權利。”首先要有開明的態度,敢讓普通黨員說話,發表不同意見,積極營造民主氛圍;其次要拓寬黨員發表意見的渠道,允許有不同聲音存在,并且能夠聽進去這些不同意見,尤其是反對意見。
中國共產黨在走過90多年的艱辛歷程中已經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黨。從建黨初期的幾十名黨員到今天的近8900萬名黨員,管黨治黨的難度超乎想象。只有運用好、維護好黨團結統一的法寶,不斷地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把全體黨員的意志和智慧正確有效地凝結在一起,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迎來我們黨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1]王乃波.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J].大連干部學刊,2014(07).
[2]張榮臣.中國共產黨制度建設的歷程、經驗和啟示[J].理論學刊,2015(01).
[3]柴尚金.“抓鐵有痕”見實效,“踏石留印”譜新篇[J].當代世界,2014(07).
[4]姜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要嚴字當頭[J].社會科學報,2016(11).
(作者單位:中共本溪市委黨校)
紀成鳳(1986-),女,遼寧本溪人,碩士,中共本溪市委黨校,助教,研究方向: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