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勇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梁 勇
高中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尚不成熟,通過政治教學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讓高中生形成正確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可以推動高中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本文主要介紹了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幾個方法,希望能夠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
高中 政治教學 思維能力 方法
傳統的應試教育以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為主,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社會對于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知識經濟時代,認識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大力實行素質教育,積極開展教學改革,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可以提高教育的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來分析和掌握相關事例,并且從中明白道理,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在課堂中,政治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實例,讓學生進行探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來進行思考,從而掌握一些知識[1]。例如,在學習“文化對人的影響”時,如果政治教師只是講解課本知識,學生能難體會到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適當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從思維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實踐活動來分析,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我國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精神,在課堂上,政治教師可以列舉“程門立雪”的故事,讓學生結合實例來感受傳統優秀文化對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的影響,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從而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
探究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一種主要方式,高中生面臨著沉重的高考壓力,學業負擔比較重,尤其是高三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高中教師通常會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和題海戰術相結合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這種高強度的學習方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整體發展,使學生失去探究的欲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政治教師應該注意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促使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從而更加容易地掌握政治知識[2]。例如,在講解“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時,政治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冬天蔬菜價格與春天蔬菜價格的差異,引導學生明白供求關系能夠影響商品的價格,促使學生能夠從生活經歷中,了解到經濟原理和市場規律,從而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
隨著社會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創新能力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優勢,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學中,政治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拓寬學生的眼界和思路,讓學生能夠擺脫固定思維模式的影響,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3]。例如,在講解馬克思主義和列寧思想等理論知識時,政治教師可以合理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直觀、具體地了解抽象的思想和觀點,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政治理論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促使學生能夠科學、全面、客觀地去看待事物、分析問題,從而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
辨證的看待事物是學習政治的主要目的,因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主觀、片面地分析事物,很難找到有效的解決對策,所以,在教學中,政治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勇敢發言,促使學生在交流、討論過程中收獲更多的知識[4]。例如,在講解矛盾的對立統一關系時,政治教師可以引入狼和馴鹿的故事:在美國北部地區的一處草原上生活著一群野生馴鹿,為了保護這些野生馴鹿,政府通過人為干預驅逐了草原上的狼群,但是,當狼群離開草原之后,野生馴鹿的數量、體質等卻逐漸下降,為了讓野生馴鹿能夠更加有活力和朝氣,當地政府又只好將狼群請回了草原,雖然野生馴鹿與狼群是對立的關系,但是,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方,那么另一方也會受到損害,所以,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尊重事物的兩面性,客觀、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做到趨利避害,化險為夷。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以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政治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政治學科的優勢,不斷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積極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實現自我的發展和進步。
[1]楊靜.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4(15):135.
[2]王悅.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5(14):61.
[3]王渝川.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OL].求知導刊,2016(01).
[4]朱成永.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237~238.
(作者單位:沭陽如東中學)
梁勇,男,江蘇人,本科,沭陽如東中學,中一,研究方向:打造高效政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