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英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晨光醫院婦產科,四川 自貢 643200)
淺析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
郭蘭英
(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晨光醫院婦產科,四川 自貢 643200)
目的:探討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晨光醫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診的12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24例產婦隨機分為常規組(n=62)與系統化組(n=62)。對常規組產婦進行常規產前健康教育,對系統化組產婦進行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并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結果:系統化組產婦的順產率高于常規組產婦,其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和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其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產婦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能夠改善其分娩結局,提高其順產率。
分娩結局;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影響;順產率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systematized prenatal health education to delivery outcome. Methods Select from Chenguang Hospital of Fushun county of Zigong city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for parturition in 124 cases for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124 cases into routine group(62 cases) and systematized group(62 cases). Teach prenatal health knowledge to routine group in normal way, teach prenatal health knowledge to systematized group in systematized way. Compare delivery outcomes of two groups. Results Normal delivery rate of systematized group is higher than routine group, vagina delivery rate, cesarean rate and incidence of perinatal complication of systematized group are lower than routine group, discrepancies of research results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Systematized prenatal education can improve delivery outcome and increase normal delivery rate to parturient.
臨床調查發現,我國產婦的剖宮產率高達35%左右,遠高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15%的剖宮產率控制標準[1]。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絕大多數的產婦對于圍產期知識缺乏了解,甚至有許多錯誤的圍產期知識,進而導致其懼怕進行自然分娩[2]。進行剖宮產雖然減輕了產婦在分娩時的痛苦,但是很容易導致其發生產時并發癥。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對產婦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可有效地降低其剖宮產率和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分娩結局。為了進一步探討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筆者對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晨光醫院接診的124例產婦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
1)知情并自愿參加本次研究。2)臨床資料完整。
1)患有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2)存在頭盆不稱。3)患有肝、腎功能異常。4)分娩時孕周<37周。
從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晨光醫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診的產婦中隨機選取12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24例產婦隨機分為常規組(n=62)與系統化組(n=62)。常規組產婦的年齡在22歲至32歲之間,平均年齡(27.22±3.41)歲;其孕周在37周至40周之間(分娩時),平均孕周(38.35±1.01)周;其中有初產婦50例,經產婦12例。系統化組產婦的年齡在23歲至35歲之間,平均年齡(27.89±3.12)歲;其孕周在39周至41周之間(分娩時),平均孕周(39.36±1.17)周;其中有初產婦52例,經產婦10例。兩組產婦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具有進行組間對比的均衡性。
對常規組產婦進行常規產前健康教育,包括向其發放健康教育手冊、解答其提出的疑問等。對系統化組產婦進行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進行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如下:1)
在孕早期,醫護人員告知產婦應避免使用可導致胚胎發育異常的藥物,也不要接觸有毒、有害的物質,并指導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同時,醫護人員詳細地向產婦講解其身體在妊娠期內可能會出現的變化,并告知其如何緩解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此外,醫護人員應指導產婦合理搭配飲食,囑咐其按時補充適量的葉酸,并督促其定期來醫院進行孕期檢查。2)
在孕中期,醫護人員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運動鍛煉指導,包括為其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告知其如何控制運動的強度和如何做好運動時的安全防護等。同時,醫護人員應指導產婦保證充足的睡眠,告知其在休息時盡量取左側臥位,以免壓迫胎兒。此外,醫護人員向產婦強調一些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細節,主要包括盡量選擇寬大、舒適的衣服、不要穿高跟鞋、過性生活應節制、注意預防缺鈣和貧血等。3)在孕晚期階段,醫護人員需要將剖宮產的風險告知產婦及其家屬,向他們介紹自然分娩的好處,并向他們強調自然分娩的安全性,以消除他們心中的顧慮,幫助產婦樹立對自然分娩的信心。4)在產婦住院待產期間,醫護人員應耐心地向其介紹醫院的環境和設施,告知其管床醫生及護士的姓名、查房的時間、醫護人員上下班的時間,以消除其對醫院的陌生感。同時,醫護人員對產婦進行問卷調查,并根據調查得到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5)在產婦進行分娩前,醫護人員應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醫護人員可向產婦介紹一些自然分娩成功的范例,以消除其緊張感和焦慮感,提升其對自然分娩的信心。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的順產率、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產婦的年齡、孕周用(±s)表示,采用t檢驗,產婦的順產率、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及其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組產婦中分娩方式為順產的產婦有30例,為陰道助產的產婦有15例,為剖宮產的產婦有17例。常規組產婦的順產率、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分別為48.4%(30/62)、24.2%(15/62)和27.4%(17/62)。系統化組產婦中分娩方式為順產的產婦有50例,為陰道助產的產婦有5例,為剖宮產的產婦有7例。系統化組產婦的順產率、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分別為80.6%(50/62)、8.1%(5/62)和11.3%(7/62)。系統化組產婦的順產率高于常規組產婦,其陰道助產率和剖宮產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常規組產婦所產新生兒中有19例巨大兒,其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為30.6%(19/62)。系統化組產婦所產新生兒中有4例巨大兒,其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為6.5%(4/62)。系統化組產婦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
在圍產期內,常規組產婦中有9例產婦(占14.5%)發生了產后出血,有11例產婦(占17.7%)發生了臍帶異常。常規組產婦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2.3%(20/62)。系統化組產婦中有2例產婦(占3.2%)發生了產后出血,有2例產婦(占3.2%)發生了臍帶異常。系統化組產婦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5%(4/62)。系統化組產婦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產婦產時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是一種新興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晨光醫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接診的62例產婦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系統化組產婦的順產率高于常規組產婦,其陰道助產率、剖宮產率和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其所產新生兒為巨大兒的幾率低于常規組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肖洪鑫的研究結果[3]相似。
綜上所述,對產婦實施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能夠降低其剖宮產率和產時并發癥的發生率,
改善其分娩結局。此產前健康教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鄧華艷,張蒲秀,方少琴,等.產前護理教育對初產婦分娩認知和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3):222-223.
[2] 施曉紅.產前健康教育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附48例報告)[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29(1):38-41.
[3] 肖洪鑫.接受產前健康教育對孕婦分娩結局及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4):113-114.
R714
B
2095-7629-(2017)10-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