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焱 楊帆

[摘要] 目的 探討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和血糖控制護理。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該院62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護理方案的不同平分為研究、常規組,各31例。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飲食護理及血糖控制護理,對常規組實施臨床傳統護理方案,并將兩組血糖維持情況、用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結果 研究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常規組(t=-2.830、P=0.006,t=-4.547、P=0.000);研究組用藥依從率顯著高于常規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973、P=0.000);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3.55%,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4.19%,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853、P=0.000)。 結論 加強對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及飲食護理,有利于維持血糖穩定性,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促進良好護患關系,具備臨床意義與實施價值。
[關鍵詞] 白血病;合并;糖尿?。伙嬍?;血糖控制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183-02
白血病與糖尿病均屬于全身慢性難治性疾病,二者之間相互影響導致病情更復雜化[1]。糖尿病是提示白血病患者預后不良的一項重要指標,白血病與糖尿病可同時出現也可先后出現,若患者長期飲食不合理,則導致機體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2],若加強對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支持,可對改善白血病患者營養狀況起到積極作用,進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及抗腫瘤作用。該文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該院收治的6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和血糖控制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62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護理方案的不同將其平分為研究、常規組,各31例。研究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3.62±4.07)歲,糖尿病病程7個月~13年,平均病程(6.38±0.64)年;常規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53.35±4.73)歲,糖尿病病程6個月~14年,平均病程(6.30±0.75)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飲食護理及血糖控制護理,化療期間加強對患者的飲食健康教育,根據病情及飲食習慣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使其養成健康飲食習慣,針對老年患者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反復進行宣教,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飲食治療。了解不同患者心理特點及心理變化,做好針對性飲食指導,消除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心理狀況?;熐翱赏ㄟ^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物等方式控制血糖,化療期間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具有降血糖功效的飲食為主。若化療期間出現惡心嘔吐、口腔潰瘍、食欲不振等反應可暫停降糖藥物的使用,根據血糖情況對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整。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講解糖尿病臨床表現、治療、護理要點、主要并發癥、用藥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強調維持血糖穩定的重要性,提升血糖管理積極性。做好飲食指導及運動指導,在控制總熱量基礎上適當添加富含造血原料且易消化飲食,避免刺激性飲食,囑患者臥床休息,盡量減少活動,并加強安全防護工作。病情穩定情況下可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適當運動,若出現氣促、胸悶立即停止活動。合理應用降糖藥物及胰島素,加強用藥宣教,防止發生錯用、漏用等不良情況,患者住院期間所有藥物均由護士統一管理并嚴格遵醫囑用藥。對常規組實施臨床傳統護理方案,包括健康宣教、護理評估、環境管理、基礎護理、用藥指導、行為干預等。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將兩組患者血糖維持情況進行對比,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另外,將兩組用藥依從性進行對比:以患者1周內無拒藥情況為完全依從;拒藥達到5次或不超過5次為部分依從;拒藥超過5次以上為不依從[3]。采用護理滿意度量表評定兩組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以[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維持情況對比
研究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用藥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與常規組用藥依從率分別為96.77%、80.65%(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
研究組與常規組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3.55%、74.19%(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白血病屬于造血系統多發惡性腫瘤,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情況更為復雜,臨床治療及護理難度也更高[4]。飲食護理及血糖控制均屬于糖尿病患者基礎干預措施,可起到維持血糖穩定性,防止病情惡化等作用。血糖長期處于異常水平極易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對患者機體多個重要臟器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影響整體治療效果[5]。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營養狀況較差,極易引起感染,且化療緩解率較低,預后較差。
對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科學規范的護理方案對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病情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6]。因此,化療期間加強飲食護理及健康教育,根據患者血糖情況及病情制定科學飲食計劃,確保飲食治療方案順利實施,提升治療依從性。該文對研究組實施飲食護理及血糖控制護理,通過將兩組血糖維持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研究組與常規組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上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飲食、血糖控制護理的實施有利于維持患者血糖穩定性,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在用藥依從性上,研究組患者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經過護理后患者用藥依從性得到明顯提升,有利于進一步增強用藥療效。通過心理護理、營養支持、化療不良反應護理、血糖控制護理、飲食護理、藥物應用護理等一系列干預措施提升整體護理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提升整體治療效果[7]。通過將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提示飲食及血糖控制護理充分體現以人文本護理理念,有利于促進良好護患關系,值得臨床運用及推廣。
綜上所述,對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飲食、血糖控制護理效果更優,對降低血糖、預防并發癥、提升用藥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彩虹,羅皓蔚,杜鋒蔚,等.培門冬酶治療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毒副反應觀察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5,14(7):690-691.
[2] 殷璐,董其娟.糖尿病合并急性期腦卒中患者血糖變異性與短期不良預后的相關性[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1):53-57.
[3] 許崇祥,田偉軍.糖尿病及術后血糖對胰腺癌預后的影響[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5,21(11):761-764.
[4] 郭海健,苑隨霞,毛濤,等.2型糖尿病患者及前期人群與血糖正常人群的生活質量現況比較分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7,9(5):286-291.
[5] 林秀紅,陳超剛,林刁珠,等.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血糖負荷與血糖、血脂的關系[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 30(7):562-564.
[6] 龍艷,蘇珂,彭鷹,等.血糖波動與氧化應激對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2):147-150.
[7] 龍瓊.飲食護理應用于高齡糖尿病患者60例臨床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1):165-166.
(收稿日期:2017-0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