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婧



摘要:目的 探討品管圈活動在解決婦科術后患者低體溫問題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2月~10月,在我院婦科行手術的10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運用品管圈活動對觀察組患者術后體溫恢復的時間進行管理,對兩組患者術后體溫恢復時間進行統計調查。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體溫恢復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80 min未恢復正常體溫的發生率由28.00%降到9.00%(P<0.05);本期活動的目標達標率170.00%,改善率為68.00%。結論 品管圈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解決臨床護理質量管理問題,還可以提高臨床護理人員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有效提高醫院整體護理質量。
關鍵詞:品管圈;術后患者;低體溫;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4-0178-02
隨著手術方式和技術的進步,術后患者的不適反應和并發癥逐年引起關注。術后患者低體溫為常見的并發癥,可能對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和預后有一定的不良影響[1-2]。術后低體溫可能誘發寒戰、切口出血、感染、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增加,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時間[3-4]。2016年 2月~10月我科將提高婦科患者術后復溫效率中的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觀察組實踐,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科2016年2月~10月100例術后發生低體溫的患者資料,統計體溫恢復時間,制作查檢表得出,術后30~70 min患者復溫率為63.00%,通過制作柏拉圖尋找本圈活動改善的重點:術后體溫在30~70 min 恢復的患者,制作魚骨圖從人、物資、制度和環境四個方面進行原因分析,找出主要問題,討論并制定相應對策。通過圈員對圈能力評價得出目標值為術后30~70 min患者復溫率為83.20%。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組 小組有11名護士組成,圈長 1 名,輔導員1 名,圈員 9名,其中3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4名護士,圈長由1名領導能力及專業能力強的主管護師擔任,護士對待患者像家人一樣,關心、關懷、呵護,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使患者盡早脫離疾病的痛苦。
1.2.2選定活動主題 運用頭腦風暴法[5]提出多個切實可行的主題,在優質護理服務的前提下,根據主題內容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級政策進行分析和評分(1分,3分,5分) 確定活動主題-提高婦科患者術后復溫效率。
1.2.3對策與實施
1.2.3.1制定改進流程 在品管圈會議上經過討論,制定了提高術后患者復溫時間的對策,重點放在加強對手術患者的評估,豐富健康教育形式、完善宣傳材料等方面,各位護理人員按照改進后流程對患者進行管理。
1.2.3.2 落實改進措施 患者術后發生低體溫的原因很多,有效的措施是:①減少身體暴露面積:制定不同層級護士專科培訓計劃,專人講解、示范各種術式的體位擺放方法及注意事項。②做好保暖措施:專人講解術中保暖對患者術后恢復的重要性、給予患者濕敷大椎穴,貼敷雙足涌泉穴。③加強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加強和全麻手術患者的交流。④提高氧氣溫度:呼吸器加溫,溫暖濕潤的空氣吸入后可以減少呼吸道內冷空氣的刺激。⑤提高液體溫度:給沖洗液、輸注液和輸注血液進行水浴加溫。⑥注意運送時對患者的保暖,盡可能的降低體表熱量流失。⑦加強術前宣教:責任護士進行床旁宣教,傾聽患者的疑慮,耐心解答。⑧完善護理措施:術后返回病房的患者將加熱好的濕敷包置于大椎穴,治療敷貼貼于雙側涌泉穴,加蓋厚棉被。
1.2.3.3檢查控制 從2016年2月~10月對我科住院患者術后采取提高體溫恢復的措施并對提問的時間進行詳細的記錄,每月組織圈員對記錄的結果進行討論并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新的措施并持續改進。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有形成果
觀察組的患者術后體溫恢復的時間明顯縮短,且護理質量滿意率較高,P<0.05。實施品管圈活動的術后患者,無論是腹腔鏡手術還是開腹手術,術后體溫恢復時間與未實施品管圈活動的術后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對策實施,患者術后體溫恢復的時間明顯縮短,見表1。通過實施對策,患者術后80 min未恢復正常體溫的發生率由28.00%降到9.00%(P<0.05)。說明通過品管圈的活動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正常體溫的時間,見表2。
2.2無形成果
品管圈的互動加強了圈員的參與意識,也反應出護理質量管理不再以護士長為主[6]。提高了圈員對 QCC 手法運用和溝通協調能力,增強了活動信心以及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和榮譽感,凝聚了團隊精神,對我科護理事業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無形成果用雷達圖直觀的表現,見圖1。
3討論
本活動是按照“品管圈”的實施步驟,即主題選定、擬定活動計劃、現況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定、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等進行計劃、實施、確認和處置。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提高了我科護士的凝聚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品管圈活動采用人性化管理,鼓勵護士積極參與并尊重護士,開發無限的腦力資源,共同提出意見,營造愉快的工作環境,護士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了同時也加強了護士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新的管理理念,從而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品管圈活動已經成為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的一種管理方法,提高了護理管理的執行力和依從性,為下一期品管圈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從而不斷的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彩霞,楊莉梅,饒芳.PDCA 循環在新生兒重癥監護 病房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7):2644-2645.
[2]傅菊紅,陳海奕.充氣升溫機在老年全麻患者低體溫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內科,2014,9(1):69-71.
[3]潘愛芬.頭腦風暴法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2):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