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蓉+馮彤+李娜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步入大眾化階段,許多高校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通過各種方式增加社會閱歷,以便在畢業后更快地融入社會。其中,部分語言類專業的學生會選擇通過兼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增加社會經驗、以便更好地確定就業方向。調查結果表明盡管語言類專業中很多學生都曾從事過或正在從事兼職活動,但這些兼職活動和專業關聯性較小,對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職業的規劃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因此,對語言類專業在校大學生的兼職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語言類專業;大學生;兼職;社會實踐
一、引言
大學生兼職情況非常普遍。兼職帶給大學生的不僅是日常生活開支的自給自足,更重要的是大學生可以通過兼職鍛煉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適度的兼職可以使大學生盡早明白在社會上生存需要真才實學的現狀以及需要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和積累什么樣的經驗,這對于外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由于外語學習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實用性較強,所以兼職是其獲取社會經驗的重要途徑之一。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的人才,在兼職過程中,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適應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并且能夠在兼職中提高自己的語言專業能力。王君等人經過研究后,提出真實性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為社會服務這一平臺,獲得外語應用的成就感,使學生在真實性語言使用的體驗中,自然、自覺地提高其外語交際能力,有助于其成為社會所需要的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1]。如果學校能夠為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提供一些語言學習實踐的兼職指導,學生將會在獲取社會經驗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所以,為了能夠適應21世紀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兼職或者社會實踐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同時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外語語言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為將來就業做好職業規劃。
二、研究過程
在此次調查研究中,本研究小組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全國450名語言類專業的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問卷主要采取選擇題的形式來研究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選擇語言專業的原因,選擇兼職時的動機以及兼職對他們語言實踐能力的影響。在回收的415份有效問卷中,有57.11%的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選擇學習外語是因為對外語語言感興趣,有36.39%的大學生是因為想了解不同語言國家的文化選擇學習外語,有24.58%的學生是想去外語語言國家留學,有21.2%的學生是因為學習語言專業就業前景比較好,還有13.01%的學生是因為外語語言專業就業薪資高。從語言學習的動機性調查來看有一半的學生是因為對語言專業感興趣。語言學習的動機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兼職選擇,在本次調查研究中,對語言專業感興趣的人中有74.68%的學生表示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專業來選擇兼職,這表明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還是希望自己所學能夠運用于實踐中,說明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語言實踐的重要性。通過兼職,25.27%的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認為他們的語言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1.1%的學生認為兼職并不能提高他們的語言實踐能力。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很多大學生選擇語言專業是因為他們對于語言學習感興趣,并且會在在校期間根據自己的語言專業來選擇兼職。有較多的一部分學生表示他們做兼職是為了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但是他們在兼職時又有很少的人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知識,通過兼職,僅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他們的語言實踐能力會有較大提升。所以,如果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希望通過兼職將自己所學運用到實踐中,高校相關教師是否可以考慮在大學生尋找兼職時能夠給予他們一些相關建議或者指導,讓語言專業的大學生既能夠在兼職中既可獲取社會實踐經驗,又能提高自己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同時,學生也要有較強的職業規劃意識,這樣才能在兼職中學到自己將來進入社會后所需要的知識和經驗。
三、研究結果分析
據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語言專業的大學生還是希望在兼職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獲取社會經驗,為將來就業做準備,但是他們所選的兼職很大程度上是和自己所學專業不相關的。目前語言專業的大學生所做的兼職主要有家教,導游,翻譯,禮儀,服務生,外語文件翻譯等,在這些兼職中能夠切實提高語言類專業大學生專業能力的也許只是翻譯、導游和文件翻譯了。英國應用語言學家Michael Breen指出,真實性語言實踐活動是指語言學習者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中,將所掌握的語言熟練地應用到實際語言交流中去[2]。然而由于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自信心缺乏、自身的知識儲備少加之社會上適合外語專業大學生的兼職不多的現狀,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通常是放棄這幾類兼職工作,也就意味著放棄了通過兼職工作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這不僅對語言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升不利,更會影響語言專業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了解,動搖語言類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信心。
在知識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如果能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兼職工作,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學習,還可以提前了解自己的專業就業方向以及規劃將來自己的職業生涯,為自己將來就業增添信心。王君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在真實的語言實踐環境中,學生能夠接觸實際使用中的真實語言材料,體驗到真實生活場景中語言使用的自然性與真實性[3]。如果語言專業的大學生能夠在兼職中最大效率的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的話,那么這類兼職工作無疑是最適合的。
王彭等人在語言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與對策的探討中就提出語言類專業的學生的就業觀念還較為陳舊,認為就業還應該到傳統意義上的外交外事領域、教育部門,再加上一些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自我定位不準確、期望值過高以及與其余企業招聘期望不符,導致大量語言類人才在求職過程中飽受就業心理問題的困擾[4]。這說明一些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制定明確的職業規劃或者說這些大學生并沒有提前獲取社會實踐經驗,對于現在的社會發展并不了解。所以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應該深入了解所學專業,通過兼職不斷積累經驗,做出準確的職業規劃。在制定好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要求尋找適合自己的兼職,不斷積累語言專業實踐運用經驗,為將來的就業做準備。endprint
大學生在選擇適合兼職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擴展對其他學科的認知和了解。外語是一種與人交流溝通的工具,如果只是單純的學習語言知識而對其他學科不加了解的話不利于綜合能力的提升。現在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來提升自我,一是輔修第二專業來增加自己就業的籌碼,但是由于外語專業的大學生課程比較繁多,而且學習語言需要大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做保障,輔修第二專業會占用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二是通過在校期間的兼職來獲取社會經驗,了解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在就業后所需要的技能。有的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如果找到合適自己的兼職后,他也會在大學畢業后繼續從事自己在大學期間做的兼職。這說明兼職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被調查者認為兼職能夠使外語專業的大學生看清將來的就業形勢,改變之前不成熟的就業觀念。但是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兼職,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不斷積累經驗。
四、研究的相關啟示
1、現在的大學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尤其是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雖然現在一些外國語大學會根據社會的需要來增加外語課程的種類,但是專業性不強。為了使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對于自己所學語言專業將來的就業形勢能夠有一個更高的了解,幾乎所有的外國語大學開設了就業指導。現今由于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會做一些兼職賺取生活費或者積累社會經驗,但是他們對于兼職的選擇知之甚少。如果能夠為在校外語專業大學生開設專門的兼職咨詢機構來尋找合適的兼職,那么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既可以安全的做兼職、賺取生活費用,又可以在兼職過程中積累社會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2、大學四年,學校扮演的角色已經不再是上個世紀單純的教授學生知識的場所,也有必要指導學生如何就業。很多大學會為在校生提供一些社會就業指導課程。但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社會發展的趨勢,在學生進入社會前,學校可以為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提供一些兼職指導,讓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增加對與社會人才需求的了解,從而轉變外語專業的大學生陳舊的職業規劃理念。
3、隨著政治經濟全球化,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在掌握一門或兩門外語語言的基礎上,再學習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的話,這對于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就業是非常有利的。現在社會上很多工作需要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具備除了較強的專業能力之外的其他學科知識。如何使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外語語言在社會上的就業方向,就需要社會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些適合外語專業大學生的兼職,在兼職過程中使大學生了解自己還應具備哪些知識。這樣既可以在大學生兼職過程中為社會提供所需人才,又可以使大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專業方向,并且可以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使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意識到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這不論對大學生還是對社會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學生可以在兼職過程中獲取社會經驗,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而社會在為學生提供兼職的同時也是為將來儲備所需人才。社會可以通過和外國語大學進行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安全可靠,又可以鍛煉大學生提升大學生能力的兼職
五、結論
政治經濟全球化對于外語的要求越來越高,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應該順應社會發展趨勢,努力在大學期間提升自己,使自己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應該深入了解自己的專業,以及自己選擇此專業的動機,做好初步的職業規劃,為將來就業做準備。
其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在學校學好課本知識,還要參加相應的社會實踐。這樣才能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外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通過合適的兼職來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找到合適的定位,以此來確定一個更加清晰的職業規劃,提高個人的競爭力。
最后,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應該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兼職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因為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外語專業的大學生不僅要具備語言知識,還要具備跨專業知識,使外語專業的大學生不僅在兼職中運用自己的優勢,更能在未來的就業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君,朱明艷 真實性語言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外語交際策略和聽說能力的影響(A) 兵團學院學報 2014,(5):54-61
[2]Brenn M.Candlin C N.The Essentials of a Communicative Curriculum In Language Teaching [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1):89-112.
[3]王君,朱明艷 真實性語言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外語交際策略和聽說能力的影響(A) 兵團學院學報 2014,(5):54-61
[4]王彭,傅堯力 語言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與對策探討(A)科教文匯2015,6(總317):144-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