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放芳
摘要:繪本通過利用色彩鮮明、主題明確的表現形式,展示了多彩的藝術風格以及豐富內容,更是利用簡單明了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深厚的道德思想。在幼兒園開展繪本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藝術欣賞能力,更能使幼兒在了解圖畫的同時,感受和領悟圖畫背后所包含的社會道理。本文就繪本在幼兒藝術教育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以為實際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藝術教育
幼兒繪本是通過文字與圖畫相結合的方式,在為幼兒構建完整、連續的視覺感受時,向幼兒講授了生動的生活道理,既有藝術感,同時也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因此,在幼兒園利用繪本進行教學,可以使幼兒的心理和視覺上活動同時的效果。作為教師來講,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繪本在幼兒藝術教育中的作用,使藝術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繪本閱讀教學的藝術同構。
一、要充分認識繪本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對幼兒階段來講,這一時期是幼兒感情、審美、判斷等方面形成的重要階段,可塑性很強。而作為繪本來講,其本身包含了圖片和文字,特別是其具有色彩鮮明、主題突出、敘事簡單、蘊含豐富等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歡,同時很大一部分幼兒也樂于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1]因此,幼兒園的教師在利用繪本進行教學時,要明確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思想,使繪本內容與教學組織安排更加緊密起來,促進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要科學選擇繪本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安排,科學組織課堂繪本教學,將文學與藝術更好地工合起來,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幼兒藝術思想和藝術審美能力的提高。
二、科學選擇繪本教材的內容。根據課程的需要選擇適宜的繪本是保障。首先,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主要分為美術和音樂兩大領域。美術主要包括美術欣賞、繪畫和手工活動。音樂主要包括音樂欣賞、歌唱和韻律活動。我們要根據課程需要,努力發現適合于各種藝術教學活動的繪本并充分挖掘其中的藝術元素。比如杰茲·阿波羅(Jez Aiborough)所繪著的《抱抱》,講述了一只名叫Bobo的小猴子找媽媽想要抱抱的過程中,碰到好多幫助它的小動物。可以用于小班的打擊樂教學,讓幼兒用樂器模仿繪本里各種動物的聲音,使幼兒初步感知各種樂器的音色,并對音樂的回旋曲式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藝術教育首先是要有豐富的繪本儲備,所以幼兒園可以建立“繪本閱讀室”使幼兒都可以親眼閱讀到原汁原味的經典繪本。再次,購買大版繪本書。目前幼兒園的繪本教學大多采用PPT方式進行,但是從藝術教學尤其是美術教學角度來看,由于設備質量的原因,PPT的呈現方式可能會改變繪本原有的色彩、構圖等效果,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購買大版繪本書,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使每個幼兒可以看到紙質的繪本原貌。
三、豐富和深挖繪本教材內容。繪本教學是一個動態畫的過程。在組織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安排,為幼兒創設一個靈活的、感同身受的課堂環境,為幼兒展開想象、探索嘗試、表現表達等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為實現藝術間的同構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進行繪本《老虎拔牙》的教學過程中,繪本通過狐貍和老虎兩個動物形象提示幼兒要保持好的牙齒最好少吃糖,畫面雖然色彩鮮明,但是對幼兒來講,最主要的是要引導他們理解兩個動物形象之間的規劃以及各種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要說明糖吃多了對牙齒有害。在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合理進行引導,幫助幼兒了解其中的道理。例如可以組織幼兒就繪本所表現的內容進行分角色扮演,使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增強對圖畫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四、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繪本內容。讓繪本閱讀教學融入一定的社會行為因素。對于繪本閱讀教學來說,保持幼兒的閱讀熱情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在這方面需求下,社會行為方面的影響因素就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社會行為會受到繪本閱讀學習的一定影響,這方面的影響如何進行有效地控制,這也是當前幼兒階段教育活動開展所必須考量的一部分問題。與此同時,幼兒自身的年齡有限,缺乏足夠的閱歷,在參與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增加符合幼兒實際生活的一些場景與事件,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幼兒融入閱讀情境當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繪本內容,對于一些貼近的內容和場景進行有效地融合。[2]例如:在《我的夢想》一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知名的電影片段,借助幼兒常見的電影片段,教師可以先表達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這時再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夢想。這樣可以讓幼兒的情感得到激發,同時也能促使幼兒更好地樹立理想。這種同構社會行為的因素,可以激活繪本內容中的藝術因素,引發聯動,進而提升繪本閱讀教學的藝術同構效果。
五、尊重幼兒的自我創造。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幼兒共同確定藝術表達表現的主題,引導幼兒圍繞主題展開想象,進行藝術表現。夸張想象就是注重將模仿思維習慣逐漸變成創造思維習慣,引導幼兒從新的角度思考和創新。其核心就是教師要通過愉悅的藝術活動挖掘幼兒的藝術天分,通過嚴密的思維引領和激發幼兒進行創造性想象。僅僅引導幼兒運用隱喻類比法嘗試說說生活化的事物是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幼兒運用夸張想象創作出主體形象,幫助他們創作出生動有趣、富有表現力的作品,滿足他們的想象與表現的愿望。這一過程可以在創作之前,也可以伴隨幼兒創作的整個過程。幼兒通過夸張想象,可以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主體形象。[3]教師也可以在創作過程中通過幼兒已畫的簡單線條,讓幼兒自己想象,幫助其創作主體形象。同時,結合場景敘事拓展幼兒思路,教師要幫助幼兒進一步明晰繪畫主題,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創作意愿。“你的翅膀會吸引誰來和你一起玩呢?”簡單的一句提問就讓幼兒的想象情趣化、情景化,想象出與自己翅膀相關聯的背景。
參考文獻:
[1]張民.幼兒園大班開展繪本教學活動的思考——以《小仙女艾麗斯》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2(06).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聶咪國. 電子出版物取代紙質出版物的必然性[M]. 編輯學刊, 1997.
[4]王梅,朱德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多元智能功能和模式解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