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棠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戰略,旨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個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當前教育也應緊隨“互聯網+”戰略,創造教育系統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生態。互聯網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物,網絡模式教學運用于教育也是時代的需要。如何將這些信息化技術運用于體育教學,這對學校體育場館建設、硬件投入以及教師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一集學生的接受能力等都有了新的要求。
關鍵詞 現代化信息技術 互聯網+教育 體育教育
近年來,“互聯網+教育”迅速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逐漸普及。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也受到巨大的沖擊,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合理運用于體育教學中成為必然的趨勢。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比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來充實體育課堂,打破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這一傳統模式,教學中動作要領的講解與示范,可以直接播放給學生觀看。反復慢放重點與難點,配合特定的聲音、圖像,讓學生直觀、主動、立體、全面的掌握動作,提高教學實效。
一、現代化信息技術運用于體育創新教育的現狀分析
和互聯網+教育一樣,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體育創新教育的運用中存在“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方面是在一些條件成熟的院校,各式新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逐漸走進體育課堂,這很大程度的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同時也收獲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偏僻或是硬件設施相對薄弱的學校,教師對于現代化教學手段依然是一知半解,甚至摸不著頭腦。
二、現代化信息技術對體育創新教育的影響
(一)對學校運動場館的要求越來越高。
筆者通過微信以及QQ等方式,與各級各類學校的同行交流,總結出一個現狀,即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基本停留在“紙上談兵”狀態。究其原因,一是學校在資金投入上明顯優先考慮其他文化課程而“暫緩”體育教學需求,導致各類硬件、軟件設施得不到保障;二是在一些條件較好的學校,配套了部分現代化教學設備,然而由于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維護與更新,設備處于“休眠”狀態,無法體現其價值。
(二)教師掌握并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要求越來越高。
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手機課堂等技術的運用,首先受到挑戰的就是體育教師。在傳統的教學中一貫遵循“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這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互聯網+教育的沖擊后,教師掌握并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三)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無論是微課、慕課、翻轉課堂還是手機課堂,其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學生要主動去學習,網絡體育教學必須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產生效果。比如一個微課的運用,其目的一般是要求學生預習或是根據微課進行課后的復習,以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動作要領,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能更好地領悟教師的教學內容,掌握知識點。如果學生沉迷網絡游戲,不能主動去學習,那么這些新型教學手段也將去其意義。
三、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體育創新教育中的運用研究
(一)增加投入,改善體育運動硬件、軟件設施。
在硬件設施上,根據需要適當增加現代化教學設備與場館,并安排專業人士進行維護與更新。在軟件方面,重視體育網絡建設,充實體育網頁方面的內容,如遠程教育、信息瀏覽等;完善體育教學資源,鼓勵教師積極開發教學資源,從體育教學、體育競賽、體育鞏固等方面著手,貫穿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同時倡導學校之間的共同合作,資源共享。
(二)轉變觀念,提高體育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體育教師要具有時代感,跟上時代的變化。面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體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大膽嘗試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體育課堂中的運用;抓住每一次的培訓、學習機會,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在具體的教學中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世界大學城等打造“第二課堂”充實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同時要在教學中增加思想教育,輔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另外,師范類院校是培養未來教師的搖籃,在課程設置上也要順應時代潮流,增加現代化教育相關課程,使新一代的教師們在掌握和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方面具備較好的理論基礎。
(三)加強引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育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引導學生轉變觀念,盡快適應互聯網體育教學模式。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參與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科學價值觀,為體育學習制定有效的計劃;同時要充分肯定學生運用互聯網絡在學習中的收獲,增加學生的“獲得感”,從而引導學生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
四、結論
互聯網+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不是誰取代誰,而是要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才能融合為一。體育創新教育也是如此,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方案,不僅能優化互聯網+教育模式,還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樹立體育“終身體育”意識。
基金項目:衡陽市科技局一般項目課題——基于“互聯網+教育”下的新型數字化體育課堂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16KJ09。
參考文獻:
[1] 衡楠.論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體育課堂教學[J].科學中國人.2015(11).
[2] 王森.淺析高校體育教育改革[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2(22).
[3] 許翔.體育教學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6).
[4] 刑麗娜.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