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霞
摘 要:一年一度的中考,不僅是對初中所學知識和能力的考查,更是對考生心理素質的考驗。學生進入初三復習備考之后,隨著考試次數和頻率的增加,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多年執教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往往在數學技能差不多的情況下,常常由于心理因素的影響而使學生的學業成績差異較大的現象屢屢發生。因此,重視對初中生數學應試心理的輔導,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預防不良心理問題產生,是提高初中生應試成績的關鍵。
關鍵詞:應試技能;心理因素;教學策略
一、影響學生數學應試技能正常發揮的心理因素
由于數學是中學各學科中比較難學的一門學科,學生從心理上就存在著畏難情緒,特別是到了初三年級之后,數學作為中考升學測試中的重要學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升入什么樣的中學,這也是許多學生對數學“想說愛你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的重要緣故。那么,在數學考試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響著學生技能的正常發揮呢?
1.焦慮心理
考試時有一點焦慮是正常的,考試時焦慮程度太高了就會影響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正常發揮。有些同學特別擔心自己在數學考試中出現焦慮,甚至稍有緊張就擔心得不得了,以為大禍臨頭。在數學考試前產生焦慮心理的考生,一是數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害怕考不好,這類考生目標太高,常常是急于求成或不能正確估計,從而造成過分焦慮,甚至有的學生還睡不好覺,生怕考差對不起老師的培養和父母的養育以及朋友們的期待。二是數學學習成績差的考生也怕考試。由于平時學習困難,數學成績落后,難以適應老師教學的要求,考試不可避免地要暴露他們數學學習中的缺陷,怕受到數學老師、家長的批評。
2.急躁心理
學習好,成績好,能博得老師、家長、同學的好評,這是每個學生的愿望。然而,有的學生在考前也是很認真地復習數學,摩拳擦掌地背公式、歸納總結、大量做題、改錯等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忙活了半天,等來的卻是“有心栽花花不開”,復習準備的內容在試卷上絲毫不見蹤影。尤其是面對B卷的題型,讀不懂題,無從下筆,心里更是如貓抓一般,曾有一個學生因不會做題而將鋼筆狠狠地摔在桌子上,學生的急躁可見一斑。
3.馬虎心理
不管在任何形式的考試中,總有一部分學生在解題時出現馬虎心理,主要表現在:一是審題時,不注意認真閱讀試題要求和題意,不注意試題中的關鍵字詞,不用平和的心態去應考;二是丟三落四,做B卷題時,不是忘記了題干就是會錯意,答題時粗心大意,不是符號沒看清,就是數字謄寫錯了等等。馬虎心理造成很多過失性分。
4.定勢心理
思維定勢從積極方面來說,能幫助和引導人們走向成功;從消極的方面來說,則表現在思維的惰性和呆板上。在數學應試過程中,學生總是滿足于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解題技巧,當遇到一些似曾相識、但其某些條件已變的題時,他們卻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而是根據固定的思維模式去解決問題,從而得到錯誤的結果。
5.畏懼心理
初三數學考試次數較以往增多,難度也加大了,頻繁的檢測與考試中,往往表現出談考色變、神情漠然、心驚膽戰,由于不堪重負,就只好在以后的檢測或考試中,試卷一發,不管三七二十一,隨便亂做一通,時間未過半就匆忙交卷了事,再到后來干脆放棄以求解脫。
二、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應試技能正常發揮的教學策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試也是一種能力,要使學生在中考中正常發揮數學應試技能,提高考試成績,就必須在平時加強對學生數學應試技能訓練和應試心理輔導。
1.進行考前應試技巧指導
恰當的考試技巧將直接穩定學生的考試情緒,每次大型考試前,老師都要在以下技巧方面加以指導。
(1)認真審題準中求快。考試要一分一分去拿,不放過每一分,寧可少錯一題,也不多得一分。科學統籌做好時間預算,做解答題時要沉著對付,身心疲勞及時調適。
(2)考試答題由易到難。一般情況下是先做A卷題,確保A卷高得分率,然后再做B卷題。考試中遇到較難的題,要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大膽開動腦筋,用已學的方法來解決考試中的問題,如果出現真的難題暫放一放,把可以做正確的題做完以后再回過來
思考。
(3)細節決定成敗,關注每個細節。抓題中的隱蔽條件,再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推理,考慮問題要全面,不漏掉任何一種情況。重視題中的因果關系,全面、細致地考慮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往往就是不經意的一個細節正好是解題的突破口。
2.進行考前心理訓練
(1)向恐懼宣戰,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緊張水平與活動效果呈U字曲線關系。這就是說,緊張水平過低和過高,都不利于提高活動的效率,而適度的心理緊張,對人所從事的活動會起到激勵作用。
(2)自我心理調節,保持樂觀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考前都會感到心里堵得慌,因此要指導學生在考試前或考試中保持一種感覺舒適的姿態,閉上眼睛,兩手平放桌上,抬頭挺胸,做三至五次深呼吸,緩緩放松肌肉和神經,或用手指按摩太陽穴或后腦勺的穴位,消除緊張情緒。
(3)給學生心理減負,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如果說學習任務繁重是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直接原因,那么心理負擔過重則是學生苦不堪言的根本原因。“解鈴還須系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因此,老師不要在考前人為地制造緊張氣氛,過分強調數學考試的重要性及時間的緊迫性,讓學生閉上眼睛聽一段輕音樂,唱兩首喜歡的歌曲,或者帶學生出去運動,轉移注意力,這對學生將是最大的心理放松。
3.進行考后心理跟蹤輔導
(1)合理定位考試的結果。公平對待每個學生的考試結果,不隨意責怪學生。每次考試后讓學生制定一個可望而又可即的奮斗目標,對于達到目標的學生給予多種評價和鼓勵,讓學生樹立自信,有成就感;對于沒有達到目標的學生,以微笑撫平學生受傷的心靈。
(2)及時進行分層座談。針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座談,對粗心大意的學生,不斤斤計較他的失誤,建議他們準備一個糾錯本,幫助他們建立完整的數學學習框架體系。對于數學學困生,要尊重、理解學生,用數學上的一些典型事例教育學生,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與學生談話時要坐下來,態度溫和,語言委婉,富有建設性和啟發性,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
(3)幫助學生重塑自信。不怕學生反復出錯,教育學生遇到困難永不言棄,在自己的座位上貼上自己的目標和座右銘,以增強自信心。同時提倡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共同進步。課后相互抽查試卷上出現的錯誤,相互安慰。
初三是人生的分水嶺,學生的許多性格品質、行為習慣、心理素質等都在這一心理轉型期定型。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考試心理,讓學生理性地對待考試,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波利亞.學會學習[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
[2]張祥.關于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