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日兩國的語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浩瀚的詞匯中,無論是日語還是漢語,都有很多表人的名詞。比如,日語中有“歌手”“経営者”“持ち主”“登山客”等,漢語中有“科學家”“記者”“胖子”“煙民”等。隨著時代的變化,語言也在默默地變化,中日兩國每年都會出現了大量新的詞匯,特別是在新媒體中流傳的語言,比如日語中的“プロい”,漢語中的“粉絲”等。漢語學界對于漢語指人名詞的研究比較多,日本學界對于日語指人名詞的研究也不少,指人名詞進行對比研究的論文卻不多,從國內學術網站上搜查發現,對指人名詞進行對比研究的大都集中在漢韓對比、漢俄對比,從日本學術網站搜查發現,對指人名詞的研究集中在日英對比上,其代表是日本學者影山太郎的《形態論と意味》《名詞の意味と構文》著作中提及了指人名詞、動作主名詞的語義。筆者試圖通過“—者”的指人名詞的日漢對比,來豐富動作主名詞的對比研究。
【關鍵詞】指人名詞;日漢比較;個體層面謂語;階段層面謂語;物性構造理論;“—者”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漢語中的指人名詞,有學者也稱表人名詞,研究論述比較多,而日語中一般稱“人間名詞” 或“ヒト名詞”,有時也稱作“動作主名詞”,以下統稱為“指人名詞”。影山太郎(1991)形態論と意味從英語中的-er名詞入手,從動作主、工具、對象物及場所四個類別對英日動作主名詞進行了分析,并用物性構造理論(日語稱“特質構造”)對上述的四個類別進行了分析,指出工具、對象物、場所的物性構造是一樣的,即都以某種目的為落腳點,而動作主名詞中,一種是以某種目的,另一種是事態發生的主體。以某種目的存在的一般可用“個體層面謂語”(或稱“恒常性謂語”,日語稱“個體解釈の述語”,英語稱“individual-level predicate”),事態發生的主體名詞一般可用“階段層面謂語”(或稱“瞬時性謂語”,日語稱“事態解釈の述語”,英語稱“stage-level predicate”)。影山分析了日語中“V-者”與“N-家”的物性構造,從而解釋了在日語中著者和作家的區別。
因漢語分類不同于英語,本文所研究的不涉及工具、對象物及場所,本文研究的范圍是能夠發生動作的指人名詞,也不涉及動物名詞。本文以“—者”構式為出發點,試圖比較漢語與日語的異同,對日語的動名詞研究進行有益的補充。
一、先行研究
(一)中國學術界對漢語指人名詞的研究
中國學術界對漢語指人名詞研究非常多,有的是從語法學角度進行,有的從詞匯學進行,還有的從社會語言學進行研究,并對指人名詞進行分類,如:
安志偉的《現代漢語指人名詞研究》是專門研究指人名詞的代表性著作,其中把現代漢語指人名詞劃分為親屬類指人名詞、社會類指人名詞和認知類指人名詞三類,并重點進行了指人名詞的詞綴研究。
馬晶晶在《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中,從具體的“X手、X者、X員”的構式出發,從詞法、語義、語用三個角度討論了“X手、X者、X員”的使用情況及相異性問題,豐富了指人名詞詞綴或類詞綴的研究。
張春泉、劉雪芹的《“民”作為一種后綴——以“彩民”、“股民”、“網民”、“煙民”等為例》,從詞法語義功能和修辭語用功能分析了后綴“民”的指人名詞。
李華的《現代漢語表人名詞后綴、類后綴考察》中,基于語義特征的取向,把著眼點放在源義及其對綴義的影響上,對表人名詞后綴(類后綴)與詞根的搭配特點和構詞能力等方面進行考察。
(二)日本學術界對日語指人名詞的研究
日語中的指人名詞,研究論文較中國漢語學術界來說要少得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田村泰男的論文《人を表す名詞を派生する造語成分について》,該論文僅僅以《日本語俗語辭典》為語料庫,對33個日語指人名詞的詞綴進行了梳理:人、者、手、屋、家、師、士、主、民、坊、漢、助、員、長、生、徒、蟲、公、族、黨、男、女、夫、婦、子、児、嬢、娘、君、ちゃん、さん、様。
(三)中國學術界對指人名詞的對比語言研究
漢語學界中進行指人名詞的對比研究還未涉及日漢對比研究,只有英漢、漢韓、俄漢對比,如:
蘇志麗的《英漢表“人”的名詞性后綴語義功能對比分析》及《英漢表人的名詞性后綴對比分析》、安麗虹的《漢韓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指人名詞組合式對比》、金瑜琳的《漢韓人稱代詞和指人名詞組合式對比》、郭石磊的《韓中人稱名詞后綴對比》、金元培的《漢韓語人稱名詞后綴的比較分析》、丁益軍的《俄漢語中表示相應動作特征的表人名詞——構詞的對比分析》等。
(四)日本學術界對指人名詞的對比語言研究
日本學界做指人名詞的對比研究最典型的要數影山太郎的著作《形態論と意味》《名詞の意味と構文》,該著作是從英語中的“-er名詞”入手,從動作主、工具、對象物及場所四個類別對英日動作主名詞進行了分析,并用物性構造理論(日語稱“特質構造”)對上述的四個類別進行了分析,指出工具、對象物、場所的物性構造是一樣的,即都以某種目的為落腳點,而動作主名詞中,一種是以某種目的,另一種是事態發生的主體。
二、指人名詞日漢對比研究
(一)日語中的指人名詞——以“—者”為例
通過廣辭苑逆查法,在887個以“家”結尾的詞中選取了73個具有代表的指人名詞,結合現代日漢大辭典,剔除古典日語,并合并意義上有上下位關系的詞,再加上日漢大辭典中沒有收錄的,卻在影山的書中出現的5個詞,共計40個詞,分類情況如下:
1.表職業的名詞(22個)
醫家(醫生) 演出家(導演、制片人) 音楽家(音樂家)
作家(作家) 史家(歷史研究家) 経済家(經濟學家)
蕓術家(藝術家) 寫真家(攝影家) 書家(書法家、字寫得好的人)endprint
小説家(小說家) 畫家(畫家) 文筆家(職業作家)
聲楽家(歌唱家) 落語家(落語家) 政治家(政治家)
評論家(評論家) 実業家(實業家) 事業家(企業家、實業家)
資本家(資本家) 法律家(律師) 銀行家(銀行家)
故実家(掌故家)
2.表喜好厭惡或擅長某事的人(11個)
厭世家(厭世者) 愛煙家(愛吸煙的人) 好事家(好事者、好風流之人)
交際家(交際家) 好角家(喜好相撲的人) 楽天家(樂天主義者)
美食家(美食家) 旅行家(旅行愛好者) 理財家(善于理財的人)
専門家(專家) 登山家(登山愛好者)
3.其他指人名詞(7個)
財産家(財主、富豪) 金満家(大財主、富豪) 実際家(實踐家、實干家)
迷信家(十分迷信的人) 野心家(野心家) 篤志家(慈善家)
思想家(思想家、思想豐富深刻的人)
第一組都是表示職業或專長于某事的指人名詞。其中,日語中的音楽家、作家、蕓術家、小説家、畫家、聲楽家、政治家、評論家、実業家、資本家、銀行家與現代漢語完全對等。
第二組基本上都是詞綴“家”與動詞搭配而來的指人名詞,均表示人的喜好與厭惡,除了美食家、専門家是名詞搭配的指人名詞。専門家、旅行家能夠在漢語中找到外,其余指人名詞在漢語中是沒有的。
第三組指人名詞有些是指專注于某事的,如篤志家等,有些是指擁有某種東西的,如財産家等。這一組是不好進行歸類的一組,因而把它單列一組。
(二)漢語中的指人名詞——以“—家”為例
漢語詞典中由“家”構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指人名詞共有37個,合并意義上有上下位關系的詞(如“專家”和“土專家”合并,“資本家”和“農業資本家”合并等),還剩33個,另收集了詞典以外的詞12個,共計45個。按照加綴詞的意義進行分類,得到以下幾類:
1.表從事某行業的人(4個)
店家 漁家 酒家 船家
2.表職業或某一領域有專長的人(32個)
與形容詞搭配:大家 行家 名家 慣家 專家 專門家 方家
與名詞搭配的:兵家 科學家 思想家 藝術家 玩家 美食家 美術家 政治家 資本家 書法家 銀行家 企業家 野心家
與動詞搭配的:革命家 炒家 觀察家 活動家 收藏家 演奏家 演唱家 實干家 空想家 投機家 作家 畫家
(劃線詞為日語也有的詞匯)
3.表那類人(4個)
女人家 孩子家 姑娘家 學生家
4.表有某一身份或某一方的人(5個)
本家 莊家 仇家 冤家 管家
第一組表某種行業并以此為生計的人,因而與“家”搭配的是“店”“酒”“漁”“船”表示行業的語素。
第二組表示在某一領域掌握了專門的知識或從事專門活動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和“家”搭配的語素或可以分為三類:形容詞性的、名詞性的和動詞性的。和形容詞性語素或形容詞搭配的“—家”是泛稱,沒有明確表明精通哪種知識。和名詞性語素或名詞搭配的“—家”主要指在某一領域有專門知識的人或有影響的人。和動詞性語素或動詞搭配的“—家”主要指的是從事某一活動并有一定影響的人,多數含有褒義。少數詞里的“家”采用了諷刺的用法而使整個詞具有諷刺意義,如“空想家”“野心家”等。該組詞里的“家”在構詞時具有類化的作用,表示某類人,隱含有“有專門知識或有影響”義,意義上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虛化,構詞位置只能固定在后面,所以是類后綴。
第三組的詞是由本身表示人的名詞和“家”構成的,表示屬于那類人的人,如“女人家”就是“女人”,“孩子家”就是“孩子”,“家”在意義上是羨余成分,構詞位置固定,是公認的后綴。這是日語中所沒有的用法。
第四組詞表示的是具有某種身份的一方或人,“家”隱含有“單位”義。這種用法在日語中有,如良家(良家、好人家)領家(莊園領主)等。
(三)指人名詞的日漢比較——以“—家”為例
漢語第一組中如“酒家”,日語只表示酒店及海量兩個意思,并不具有表人的意義;漢語第三組中的用法在日語中是完全沒有 的;漢語第四組中表組織或一方的詞,同樣是不具有表人意義的。通過比較發現,日語、漢語中都有的詞匯有10個:專門家、思想家、藝術家、美食家、政治家、資本家、銀行家、野心家、作家、畫家。這10個詞均分布在漢語第二組中的“表職業或某一領域有專長的人”這一類中。可見日語中的指人名詞比漢語的范疇小。影山所說的動作主名詞實際上就是指的“V+N”構式的指人名詞,也就是第二組中的與動詞搭配的指人名詞。然而遺憾的是影山并沒有把這一概念弄清楚,因而給讀者造成了混淆。
如果我們重新把日語中的“—家”的指人名詞,參照漢語研究方法,通過分別與形容詞、名詞、動詞搭配來分類的話,得到如下結果:
1.與形容詞搭配的(0個)
2.與名詞搭配的(25個)
醫家(醫生) 音楽家(音樂家) 史家(歷史研究家)
蕓術家(藝術家) 経済家(經濟學家) 寫真家(攝影家)
小説家(小說家) 文筆家(職業作家) 聲楽家(歌唱家)
落語家(落語家) 事業家(企業家、實業家)政治家(政治家)
実業家(實業家) 資本家(資本家) 法律家(律師)
銀行家(銀行家) 故実家(精通掌故的人) 金満家(大財主、富豪)
美食家(美食家) 専門家(專家、內行) 財産家(財主、富豪)
篤志家(慈善家) 実際家(實踐家、實干家)野心家(野心家)endprint
思想家(思想家、思想豐富深刻的人)
3.與動詞搭配的(15個)
作家(作家) 演出家(導演、制片人) 書家(書法家、字寫得好的人)
畫家(畫家) 楽天家(樂天主義者) 迷信家(十分迷信的人)
交際家(交際家) 愛煙家(愛吸煙的人) 好事家(好事者、好風流之人)評論家(評論家) 好角家(喜好相撲的人) 登山家(登山愛好者)
厭世家(厭世者) 旅行家(旅行愛好者) 理財家(善于理財的人)
現在再用到物性構造理論來分析上述三組的指人名詞。
第一組“A+N”類指人名詞為零,第二組中的“N+N”指人名詞多達25個,表示從事某種職業的人或專注于某一領域的人的詞有17個:
醫家(醫生) 音楽家(音樂家) 史家(歷史研究家)
蕓術家(藝術家) 経済家(經濟學家) 寫真家(攝影家)
小説家(小說家) 文筆家(職業作家) 聲楽家(歌唱家)
落語家(落語家) 事業家(企業家、實業家)政治家(政治家)
実業家(實業家) 資本家(資本家) 法律家(律師)
銀行家(銀行家) 故実家(掌故家)
這17個詞的物性構造均為:
N-家 N-家
形式役割=人間(X) 形式要素=人(X)
目的役割=Nに従事する 目的要素=從事N職業或在以N為生的人
如果按照個體層面謂語(個體解釈)和階段層面謂語(事態解釈)理論來分析,經查,都可與“優秀的”等表評價的形容詞搭配,如優秀な音楽家等;可與“前的”“新來的”等形容詞搭配,元政治家、新進資本家等;也可與“辭職”“培育”等詞搭配,如法律家をやめる、経済家を育てる等。綜上所述,結論是以上的詞均為個體層面謂語(個體解釈)。
其余“N+N”的指人名詞有8個:
金満家(大財主、富豪) 野心家(野心家) 財産家(財主、富豪)
思想家(思想家、思想豐富深刻的人) 専門家(專家、內行)
実際家(實踐家、實干家) 篤志家(慈善家) 美食家(美食家)
金満家、野心家、財産家、思想家這前4個詞的物性構造與表職業的指人名詞一致:
N-家 N-家
形式役割=人間(X) 形式要素=人(X)
主體役割=XがNを持つ 主體要素=X擁有N
因為這四個詞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有金錢、有野心、有財產、有思想。所有者因為有了這些東西,這些詞才存在,因而N是詞的出處所在。因而屬于階段層面謂語。
而専門家、実際家、篤志家、美食家這后四個詞的物性構造為:
N-家 N-家
形式役割=人間(X) 形式要素=人(X)
目的役割=Nに従事する 目的要素=從事N職業或活動的人
第三組中的“V+N”指人名詞15個,其中表示職業及專注于某一領域的人的詞有9個:
作家(作家) 演出家(導演、制片人)書家(書法家、字寫得好的人)
旅行家(旅行愛好者)評論家(評論家) 好角家(喜好相撲的人)
畫家(畫家) 登山家(登山愛好者) 理財家(善于理財的人)
這9個詞的物性構造均為:
V-家 V-家
形式役割=人間(X) 形式要素=人(X)
目的役割=Vために働く 目的要素=以V為目的工作或活動
這些詞因表職業,因而也屬于個體層面謂語。
其余6個詞為:
厭世家(厭世者) 楽天家(樂天主義者) 迷信家(十分迷信的人)
交際家(交際家) 愛煙家(愛吸煙的人) 好事家(好事者、好風流之人)
這9個詞的物性構造均為:
V-家 V-家
形式役割=人間(X) 形式要素=人(X)
主體役割=V(動詞要素)の語彙概念構造 主體要素=XV
這與影山分析的“—者”的物性構造是一樣的。主體因為有這些喜好,這些詞才存在,因而N是詞的出處所在。因而屬于階段層面謂語。
三、結語
通過尋找指人名詞對比研究的相關文獻,發現日漢對比研究的空白。筆者從日語和漢語的不同角度來研究指人名詞,使指人名詞的研究更加豐富與清晰。通過“—家”構式來比較日漢的指人名詞,進而深化了影山對動作主名詞的研究,明晰了影山對于動作主名詞研究的不足。今后,筆者將繼續比較日漢“—者”“—家”“—員”等類詞綴指人名詞的異同,以豐富動作主名詞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日]影山太郎.形態論と意味[M].くろしお出版,1999.
[2][日]影山太郎.日英対照名詞の意味と構文[M].大修館書店,2011.
[3][日]田村泰男.人を表す名詞を派生する造語成分について[J].広島大學留學生センター紀要,2010.
[4]安志偉.現代漢語指人名詞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5]李華.現代漢語表人名詞后綴、類后綴考察[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3.
[6]翟東娜.日語語言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潘均.現代日語語言學前沿[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左鳳娟,女,1988年生,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日語語言文學。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