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干
【摘要】“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小說的魅力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言有盡而意無窮。不過我們始終相信,真正有效的閱讀必須要能走進文本,找出關于人物問題鏈條的核心。所謂“核心”,并不是統領全篇,而是能承上啟下、觸發讀者對人物形象的再思考,成為小說人物和內容情節的關節點。正是它的存在,才使一篇小說從某種意義上具有了自己的特色。
【關鍵詞】小說;解讀;《雕花煙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任何體裁的文章總有它的美麗之處,小說尤其如此。我看小說最美的地方就是通過特殊的手法,借助特殊的事件,表達作家特殊的思想情感。
一聽到開課,我內心卻有幾分惶恐。倒不是怕眾人圍觀,而是擔心教之不透,遭同行誤解。課余我習慣地拿出開課教材,反復觀看。起初味同嚼蠟;上網查詢收效甚微;直到偶然翻閱同類小說楊絳的《老王》的教學案,自己才如夢方醒。于是擬定目標再行閱讀,接連數日的疲憊,我逐漸清晰地領略到馮式小說最美的地方……
《雕花煙斗》這篇經典小說最無法割舍的是其中精彩的人物描寫。你看“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駝背……眸子發灰,動作遲緩”不僅描寫細致——涉及人物的體態、穿著、面色、眼睛(眸子),甚至還有動作的性質,且描寫極富有特點——明顯讓人感覺到老范這一人物身上的土里土氣,即樸實。這里的描寫完全符合老范“花農”的身份,體現出他原本平凡的特質。印象一旦產生,關于人物的認識也隨之逐步打開——“一雙灰色的眼睛牢牢地盯著他嘴里的煙斗……那老漢卻和氣地說‘沒關系,到這邊來抽吧!”動作表明老范對煙斗一見鐘情(愛慕);語言表明他態度親切、為人寬容。由此可見,他是一位可親的人!“矮墩墩的老范笑瞇瞇地站在他面前……露出滿足的神情”“笑瞇瞇”十足的熱情友好;“一聲不響”不愿打擾主人的寒暄;“甘愿蹲坐屋角”十足的善解人意。誰都會覺得他“傻”得可愛!“老范喜得聲音都震顫了……‘謝謝你,唐先生,真謝謝你……”人們不解地是老唐的一點小恩小惠何以讓老范激動不已,連聲致謝。我想,這正是人物的可敬之處,遠比世間虛偽的君子來得更加真誠實在……
隨著老范這一人物形象漸朗漸明,不少人認為小說的閱讀目標已基本實現。筆者卻以為這還只是初步,好像進了門檻,尚未真正登堂入室。你想關于老范這一人物的一系列描寫難道只是孤立存在的嗎?果真如此的話,它和一般的寫人敘事類的文章就不存在根本性的區別。所以高明的馮驥才又出奇招:人物的描寫緊緊圍繞“送花”“送煙斗”的特定事件展開。“花”是老范送的,“煙斗”是老唐送的,這正是問題的關節點,引導小說的閱讀向縱深邁進,我不禁要問“老范”為什么要送花給老唐呢?仔細一讀,你會發現“他被這一大盆金光燦燦的鳳尾菊迷住了。這菊花從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噴涌而出……一道瀑布——靜止、無聲、散著濃香的瀑布”巧用比喻,化靜為動,凸顯“鳳尾菊”的生機勃發、色彩絢麗、芳香四溢,簡直一幅絕美的藝術品!“迷住”的老唐沉浸其中。“從此以后,唐先生常來花房坐一坐,在飽嘗冷淡、受到歧視的他看來,這一片單純、溫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貴”原來“像他這樣一位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好比高高懸掛的閃爍的大吊燈,如今被一棒打落下來,曾經光彩照人的玻璃碎片,被人踩在腳下,甚至無人顧惜”。落魄的老唐之所以閑來老范的花房原來是給自己心靈療傷。打個比方,“鳳尾菊”曾是老唐黑暗生活中的光明和希望。老范卻渾然不知,一送再送。在老唐重戴桂冠之時,他親自送貨上門,毫無索求。即使他死后,依然囑托兒子堅持代送。多么可貴的人啊!既真誠又善良。我們判定老范送的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捧出一顆金子般的美好心靈。相反,老唐呢?確有十分的不足,他明知老范“美,美呀!”“美,美,美呀!”贊美“雕花煙斗”不停,卻無心知曉“雕花煙斗”是老范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滿足,最多以回禮用普通煙斗來打發,顯然不夠真誠。他隱隱“感到自己認識這么一位無知的傻里傻氣的怪老頭很難為情”,一句話門縫里瞧人帶有一些知識分子的清高和勢利。盡管他后來也有良心發現,但終究掩飾不住人性的缺憾。明白人看得出:老范看似無心其實有心;老唐看似有心其實無心。閱讀至此,恍然大悟:小說對人物的塑造,特意運用了對比和襯托手法,意在突出老范雖然是平凡的卻是可貴的,老唐雖然是高貴卻也是平庸的。
試問馮驥才最欣賞的人物最誰?他微笑著“有事找老范!”因為他是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化人物。我們從俗人奇事中感受人性的完美,而人性中帶有缺憾的老唐只能作現實中的陪襯,主人公非老范莫屬!從他身上作家教人為人處世的真誠和友善,呼吁社會真善美的回歸。
我如釋重負,為自己解讀本篇小說的奧妙感到欣慰,更為自己無意中發現小說最美的閱讀技巧——“牽一發而動全身”感到驚喜。當前人們對小說的閱讀,忽視其體裁特征,片面追求人物分析,力求中心歸納,輕視閱讀規律的探尋、方法的總結。苦于品嘗不出語文的原汁原味,導致閱讀低效乏力。愿我的這一教學解讀實踐能為改變可怕的小說閱讀現狀做出自己大膽的嘗試。
眾所周知,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中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所以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小說閱讀的熱點。那么,怎樣才能對人物進行有效的欣賞呢?我以為通過反復閱讀全文,在熟讀的基礎上,或抓環境探求人物命運的形成,或抓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賞析人物具體的思想性格特征。目的是要在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的前提下,形成對人物的關鍵性認識,以局部的細節打開理解的缺口,如同一戶窗透進一線陽光,室內的風景就不再是水中月、鏡中花。精讀過后,聯系上下文不斷加深思考,聯系相關人物的重要事件(情節),把握人物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小說閱讀不斷縱深發展,拓展無限的思維空間。設想,一旦擁有這一條神奇的曲徑,小說的閱讀之門我們又何愁打它不開呢?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