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人類的基本活動離不開群體生活,同樣對于學習來說,也可以將其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來看待,那么學生的學習也就離不開其他同學的合作互助,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也就成了學習的必然選擇。合作既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正在逐漸占據各個階段的課堂教學,如此廣泛的應用足以可見其學習的優勢。而高中語文閱讀在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屬于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實閱讀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做到高效有質量的閱讀,因此,積極探究高中閱讀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迫切的。基于以上兩方面的分析,將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引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高中閱讀教學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影響
1.轉變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展開閱讀學習,教師在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展開教學安排的同時,也促使了自身觀念的轉變。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其教學觀念仍舊以傳統的教學為主,自身也不主動積極地學習新理念,改進教學方式。然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不得不接受新的教學觀念,被動地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教學的理論知識,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逐漸接受新的教學方式,轉變了自己的教學理念,開始新的探索。
2.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是一個策劃者的角色,起的是一個引導的作用,教師通過這種學習方式更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凸顯出新課改觀念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依據學生個人的發展特點與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環節與教學問題的設計,積極地調動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語文閱讀課堂的主角。
3.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
高中閱讀課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也不再是學習的被動承受者,教師作為合作小組學習中的一員,雖然不參與內容的討論,但是對學生的引導與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成為主人公,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其自身也就更加具有自信心,與教師的交流也就多了起來。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給學生的感覺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表現得更加自由,課堂教學的氛圍自然也變得更好。
4.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同時,也轉變了學生的學習理念,讓學生更加喜歡閱讀,更加自覺地進行閱讀。據調查研究發現,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比以前更加喜歡語文、喜歡閱讀,學習的興趣也隨之增加。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閱讀課程的學習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自己的主體作用體現不出來。但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加,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學習語文閱讀課程,遇到不懂的問題能夠想到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意識到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師開展有效小組合作教學的方法分析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自覺地閱讀,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而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直觀的來自于教師的教學,教師的教學方式越有趣,教學手段越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越濃。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快速地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情感中,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積極討論的熱情。例如,在教學郁達夫的《故鄉的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自己對秋天的印象與感覺,并總結作者對故鄉的秋的印象,加深閱讀的效果。
2.合理分組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在閱讀教學過程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小組成員的安排與組織也是有較高要求的,不能簡簡單單地按照前后桌或者學習成績來分。教師要綜合考量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都能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小組人數的構成上,組員不宜太多或者太少,太多的話不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發揮不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還不利于教師工作的組織開展。太少的話也不現實,學生之間的討論作用體現不出來,學生的問題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所以在成員的構成上,一般以4~6人為最佳,學生按照個人的個性、愛好、學習能力等來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間興趣愛好相同或相似,一起學習能夠更好地溝通;或者小組成員之間存在單方面的差異,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做到優勢互補,促進學習。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全方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彩麗.從學習科學視角探究翻轉課堂[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2).
[2]林芳.翻轉課堂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阻滯[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4(10).
編輯 栗國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