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巍+劉曉云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提出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同時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多樣性的教學方式。美術特長生的培養與普通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進行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根據這一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培養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從多方面進行分析,指出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環節特長生的培養方法。
關鍵詞:高中;美術特長生;培養方式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階段教學發展的需求,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國很多學校都采取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以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此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提高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在進行速寫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指導,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的創造,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操作。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觀察,感受整個畫面的動態,鼓勵學生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可以簡單地對作品進行表現和講解,接下來的時間交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問與答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此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樹立學生的信心。在進行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怎樣把握素描的五大調子”或是“如何在素描紙上塑造出具有三度空間的物體”,這時不要急于讓學生回答,要先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和依據。教師將小組之間的觀點進行整合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并對這個結論進行點評,指出其中的錯誤或不足,這樣的過程才能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樂趣引起興趣,以情動人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形式,通過圖片、視頻等向學生展示優秀的藝術作品或是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通過直觀的刺激使其意識到美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富有樂趣,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采用多種新穎的表達方式或是教學方式,提起學生的好奇心。
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一定要將科學技術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效地結合,使其為教學服務,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學校在進行各種晚會或是大型活動時,可以由美術特長生為活動進行設計、策劃,通過實踐活動讓其意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繪畫比賽或是設計比賽,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對于得獎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激發學生進取精神,使其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由于學生個體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習水平也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四、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提高素質教育質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提高學生集體榮譽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進行合理的分組。定期設置一個繪畫或是設計主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比賽,小組成員輪流參賽,其他成員輔助,最后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優勝成員。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拉近學生感情。同時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實現有效互助,能力較高的成員幫助落后成員進行學習,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創新美術教學內容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只是單純地訓練學生繪畫能力,長此以往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無法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一定要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美術各元素之間的內部聯系進行教學,在進行色彩課人物寫真時,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人物繪畫教學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人物頭像泥塑練習,這樣可以有效打破長時間繪畫訓練的疲憊感,同時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采取實踐教學的模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一些作品展示,或是帶領學生到當地的藝術館進行參觀,使學生更好地意識到藝術的重要性。
六、重視評價的激勵作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高中時期的學生自身的性格和個性更加突出,急需得到家長、學校和教師的認同,同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求勝心理,因此高中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同時注重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多加鼓勵,樹立學生強烈的自信心,使其意識到學習美術并不難,甚至是一件充滿快樂的事情。教師一定要意識到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以及不同教學情況進行合理激勵方式的選擇,以此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溝壑,甚至很多學生對教師存在很多錯誤的認識,這樣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部分學生甚至產生抵抗的情緒。因此,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這點,轉變教學理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走近學生,融入他們的生活中去,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與學習上遇到的實際問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師生之間的感情。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單一地將最后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還要對學生在這一學期的課堂表現,參與實踐活動的表現,以及學生整個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轉變等進行綜合,對學生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美術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美術教學是一門專業性強的課程,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氛圍,逐步實現學生美術繪畫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秀梅.分析如何開展好高中美術特長生教學[J].藝術品鑒,2015(12).
[2]葉芬.高中美術特長生培養的原則與方法分析[J].藝術教育,2011(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