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成熟,檔案數字化趨勢也是愈加明顯,本文就縮微檔案數字化的發展趨勢進行具體分析,并探討推廣縮微檔案數字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相應縮微檔案數字化質量控制的建議:縮微檔案數字化管理模式,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流程,相關技術人員技術培訓,全程質量管理監督機制。
關鍵詞:縮微檔案;數字化;質量控制
伴隨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等科技技術的成熟,人們為了建立更加安全、詳盡、便捷的檔案信息存儲系統,設計了一種新型檔案信息形態,被稱為縮微檔案數字化,將人們的檔案信息轉化為數字化檔案信息,存儲在檔案數據庫中,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管理,并在互聯網上相互連接,形成一個高效、安全、有序的數字化檔案信息庫。這種新型檔案信息形態是把原載體縮微膠片的檔案進行數字化,是檔案數字化的關鍵。
1 開展縮微檔案數字化的必要性
檔案存儲的發展由紙質檔案存儲轉變為縮微膠片存儲,有效的節省檔案數據庫的存儲空間,并且其特性穩定、易保存、存儲時間長,也是目前主流的館藏檔案的儲存形式。但伴隨縮微膠片的普及率增加,利用縮微膠片進行存儲的問題也在不斷增多、明顯??s微膠片在使用時既沒有紙質檔案直觀,也有沒電子檔案方便、快捷。因此,為了彌補縮微膠片帶來的弊端,縮微膠片數字化是必要的,這能有效提升縮微檔案的使用效率,也緊跟時代的變化,因此館藏檔案數字化工作應當及時進行。
2 縮微檔案數字化遇到的問題
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需要完成多個步驟,先把縮微檔案的文件進行編著、記錄,然后在進行對應的縮微膠片數字化掃描,但在進行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中往往會出現許多問題,急需相關人員進行分析及處理。
2.1 縮微膠片掃描后影像不清晰
在對縮微膠片進行數字化掃描時,常常出現縮微膠片掃描影像不清晰,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幾方面共同組成,其中由于縮微膠片存放時間久,部分老化,或者在縮微膠片進行記錄時出現加工問題,同時也可能是檔案原件本身存在缺陷:其次縮微膠片數字化掃描儀分辨率太低,落后的設備不足以完成高清掃描:最后在對縮微膠片進行拍攝時,由于圖幅較大,縮率往往高于正常拍攝標準。
2.2 縮微檔案著錄數據和影像一一對應問題
縮微檔案數字化是先進行縮微檔案文件的著錄工作,然后進行縮微膠片數字化掃描,最后將著錄數據和數字化影像進行一一匹配,但在匹配工作中也會出現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縮微檔案數字化進程。
縮微膠片在進行拍攝時,為了節省空間,對于小于A3篇幅的紙質檔案通常進行合并拍攝,也就是一張膠片包含兩張紙,但在進行縮微膠片數字化掃描時,一張膠片只有一幅影像,因此一幅畫就對應了兩條著錄數據。與之相對,對于較大篇幅的紙質檔案通常采取分幅拍攝的方式進行處理,但在進行縮微膠片數字化掃描時,一張膠片對應一幅影像,因此一條著錄數據就對應多個影像。造成著錄數據不能進行一一匹配,這時就需要進行人工拼圖的方式來處理,或者修改相應的影像頁數和著錄信息,但這兩種方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非常消耗時間。另外,在縮微拍攝過程中出現了漏拍、多拍等失誤,也會對縮微檔案數字化進程造成嚴重影響
3 縮微檔案數字化質量控制
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多而復雜,且工作周期長,其中檔案文件的著錄、縮微膠片的保存及數字化掃描等多個環節都是互相關聯的,只要一個環節沒做好都會影響其它環節的進程及成效。所以為了提升縮微檔案數字化的工作效率,建立一整套嚴格的全流程控制管理模式,嚴格控制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的質量,同時管理好各個工作的相互銜接。
3.1 樹立全流程管理模式
3.1.1檔案接收環節。紙質檔案作為檔案原件,其保存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了縮微檔案數字化的質量,在注重檔案原件本身的質量問題時,同時也要注重檔案整編質量。在檔案原件的保存上,著重排查檔案原件的紙質問題,檔案原件的文字及圖片清晰度等一系列質量問題。同時檔案原件上字體的大小也影響著縮微拍攝,因此區別小字體,這部分依舊使用紙質檔案。另外檔案文件的編著質量也是至關重要,后期其與縮微膠片的掃描影像需要進行一一匹配,以保證檔案內容及卷內目錄的一一對應。
3.1.2縮微加工環節。對檔案文件進行縮微拍攝及加工,是一項復雜、注重細節的工作。其中縮微加工包含縮微排序、縮微拍攝等工序,同時縮微拍攝及膠片的沖洗需要符合嚴格的技術要求。在進行縮微拍攝時,由于檔案原件多種多樣,縮微拍攝人員必須根據檔案原件進行相應的技術調試,因此縮微拍攝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及工作積極性嚴重影響縮微拍攝進度及質量。另外,縮微符號和排版也是縮微膠片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對待這些細節進行加工時,必須認真仔細。
3.1.3縮微檔案保管環節。雖然縮微膠片體積小、性質穩定、易保持、保存時間長,可縮微膠片的保存環境有嚴格國定,在國家標準GB/T15737-2014中,就對縮微膠片的保存環境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在進行保存的同時也要進行定期的檢查。
3.1.4縮微膠片數字化環節。2009年檔案行業就縮微膠片數字化發布了相關規定及標準,其中嚴格規定了縮微膠片數字化的技術標準,同時這也為縮微膠片數字化及數字化管理提供一個具體標準。
3.2 調整工作流程,縮短縮微檔案數字化流程周期
縮微檔案數字化工序有很多,包括縮微檔案文件的著錄工作,縮微膠片數字化掃描,著錄數據和數字化影像進行一一匹配等復雜工序,各個工作流程是環環相扣的,如果在某一環節中出現問題導致影像不清晰,往往是無法補救,因此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工作流程,縮短縮微檔案數字化流程的工作周期,并嚴格控制每個環節的質量,盡早發現問題進行彌補。
3.3 強化技術培訓
作為直接參與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的技術人員,其專業技術水平及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縮微檔案數字化的進程。目前絕大多數技術人員都是外包人員,固定崗位的技術人員非常少,因此對技術人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督促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操作。
3.4 建立質量核查制度,作好記錄
建立完善的縮微檔案數字化工作的核查制度,明確每個技術人員的責權,確保上一工作環節交接至下一工作環節的任務不出現質量問題,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及質量。
4 結語
控制縮微檔案數字化質量是一個復雜的工作,需要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的進行,并對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及技術要求去實施操作,以提升各個工作環節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解曉鮮.縮微檔案數字化質量控制研究[J].數字與縮微影像,2016,(02):25-27.
[2]王向東,袁慶華.檔案縮微品數字化實現方法的研究[J].數字與縮微影像,2007,(02):18-20.
[3]王海歐.歷史檔案數字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數字與縮微影像,2007,(02):25-28.
作者簡介
黃旻倩(1986-),女,漢,安徽和縣,碩士,研究方向:檔案數字化,電子數據保存,縮微與影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