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華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迅速臨近,加強國際經濟法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利用經濟法律約束各個國家的經濟行為,同時實現了保護不同國家合法經濟利益的目標,避免了國際經濟法在制定的過程中,淪為侵犯和霸占他國主權工具現象的發生。本文主要是就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國際經濟法;國內經濟法;關系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國際經濟法不僅為國際貿易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增強了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與互動。此外,隨著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聯系的日益密切,兩者之間聯系機制的建立不僅為國際國內之間的經濟平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1 什么是國際經濟法
經過深入的分析國際經濟法,針對其內涵的闡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重新確定國際經濟法的概念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一個國家經濟政策的轉變對于他國經濟政策的制定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這也說明了國際經濟法的制定不僅是確保他國經濟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確保他國經濟改革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3)國際經濟法在制定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各國經濟政治主權的原則,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任何侵犯他國正當國際利益的行為都是非法行為。
2 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的關系
2.1 研究視角層面存在的聯系
在分析過近經濟法的過程中發現,其在國際法層面存在著個人與國家之間結構不同的特點,而這也說明了國際經濟法與國際法同樣存在著國際層面與國家層面兩方面的關系。國際經濟法隨著實際各國經濟交流的不斷加強,其不僅成為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國際經濟法的相關規定也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切身利益的聯系。但是由于這種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法律并沒有得到國際的認可,而這也說明了國際經濟法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所以,世界各國在制定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國內經濟法時,如果將經濟利益作為其核心目標的話,那么其所指定的國內經濟法將無法獲得國際認可。而這就要求我國在制定國內經濟法時,必須避免受到利益局限現象的出現,才能在提高經濟理念重視程度的基礎上,確保我國國內經濟法理念與國際經濟法理念保持一致,從而確保我國國內經濟法在全面掌控國家利益的同時,實現合理協調我國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之間相互利益關系的目的。
2.2 研究對象層面存在的聯系
經濟環境和經濟發展現狀是國際經濟法管理的主要目標,國際經濟法不僅要全面的進行世界各國經濟的管理,同時還要保持與世界各國內部經濟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因此,法學研究者在研究國際經濟法時,不僅要站在世界經濟發展的角度,同時對于本國的實際國情予以充分的開裂,才能避免本國國內經濟法的制定出現與國際經濟法相互沖突的現象發生。所以,我國法學研究者在分析國內經濟法時,必須對我國的國情、國策等予以充分的重視,同時參考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制定出適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經濟法。
2.3 研究成果層面存在的聯系
只有不斷的加強國際貿易行為的規范,才能確保世界各國發揮出其在國際經濟法中的積極作用。因此為了促進我國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相關法學研究者不僅要關注國際經濟發展的趨勢,同時還應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同時在國際經濟法制定的過程中,充分發表自身的建議和見解,才能在促進我國國際地位穩步提升的基礎上,促進世界經濟的全面發展。因此,為了增強我國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之間的聯系,我國相關法學研究人員必須加強國際經濟法制定過程中的研究力度,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國內經濟法在國際經濟法中影響力的持續提升。我國近些年在經濟以及法制領域所取得的發展,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具有積極的借鑒和學習意義。但是我國經濟與法制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的相互協調,同時積極的進行我國經濟法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才能在促進我國國內經濟法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的基礎上,構建出符合我國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
3 符合我國經濟特色的國際經濟法的構建
3.1 我國經濟法制文化發展步伐的加快
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僅促進了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同時也為我國國際社會影響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國的法制文化建設與幾個角實力、軍事實力等各方面相比較而言,還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而隨著我國對法制文化建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輸出也呈現出逐漸提高的發展趨勢,但是由于我國法制文化建設的體制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所以為了確保我國法制文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必須加強法制文化建設的力度,促進我國國際法制形象的不斷提升,才能實現通過法制文化建設推動我國經濟法制文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
3.2 具備我國特色國際經濟規則的建立
隨著世界各國在國際經濟體制構建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持續競爭方面的弊端,但是如果站在另一個角度分析的話,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競爭不僅為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為了充分發揮出國際經濟法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對國際經濟法制定的各個環節予以充分的重視,才能在促進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之間緊密聯系的基礎上,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另外,很多發達國家在其的發展過程中,大多利用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達到改變國際規則的目的。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壟斷局面,我國在制定國內經濟法的過程中,必須構建出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法原則,同時加強當前社會經濟形式研究的力度,才能達到促進我國國際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的目的,發揮出我國在國際經濟法制定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為我國經濟原則贏得國際認可奠定良好的基礎。
3.3 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
我國國際經濟法研究人員,必須積極的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先進的研究成果與經驗,才能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經濟體制。同時,加強我國社會經濟與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之間的聯系,才能在獲取經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促進我國國內經濟法研究的順利進行。另外,我國國際經濟法研究人員,必須加強國際經濟法研究創新的力度,才能總結出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經濟理論,才能在實現國際經濟法與我國國內經濟法緊密結合的基礎上,加快具有我國特色國際經濟規則構建的步伐。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際經濟法的制定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的約束世界各國的經濟行為,確保全球經濟的發展始終保持平穩的局面,從而達到促進我國國內經濟管理效率提升的目的。隨著國際經濟法在我國國內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用的不斷增大,我國必須不斷加強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之間的相互聯系,同時充分利用國際經濟法促進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穩步提升,才能在構建出具有我國特國際經濟規則的基礎上,發揮出國際經濟法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宋陽,穆凱盈.對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關系的再思考[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v.16;No.8402:189-194.
[2]劉若慈.國際經濟法和國內經濟法關系的分析[J].全國商情,2016,No.209709:95-96.
[3]張宸.經濟全球化對國際經濟法發展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17,01:73-74.
[4]魏健馨.國際經濟法與發展中國家的憲政過程[J].南開大學法政學院學術論叢,2002,00:293-2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