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樾
摘 要:涉外經濟法是《經濟法》的分支,主要調整對外貿易中的社會活動規 范以及打擊不法商業活動。隨著國與國之間政治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一體化的浪潮席卷而來。作為規范和管理國際貿易與經濟交往的法律規則,涉外經濟法在經濟與商業活動中的應用越發頻繁與廣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還是國家之間,市場經濟需要規范和協調。涉外經濟法的作用在于使市場經濟總體穩定和規范,使經濟市場在國家可控的范圍內有序良性運行并獲得優質的發展。文章基于高中生視角,以全面化多元化的角度分析看待問題,試論涉外經濟法和特點及在市場經濟中的應用。
關鍵詞:涉外經濟法;特點;應用;高中生視角
涉外經濟法作為經濟法的一種分支,其健全和科學有助于鼓勵和規范市場經濟參與主體良性競爭,有序活動,能夠在國有層面實現對遵紀守法的市場主體鼓勵和支持,對違法亂紀的市場主體則堅決打擊與懲治。隨著涉外經濟活動越來越廣泛,涉外經濟法在經濟活動中起到的作用相應地越來越重要。從涉外經濟活動管理者即國家的視角來看,只有在健全而科學的法律制度的規范下,市場中的商家才能有序競爭,良性發展,才能夠使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趨于健康發展,并通過對外貿易活動不斷提高我國企業的技術與生產力水平。
1 涉外經濟法的特點與重要作
對涉外經濟法在市場活動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就要明晰其特點及能夠發揮的重要作用。通常而言,涉外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有明顯的差別,涉及到的內容更多且更加復雜,因此對其進行詳細地分析了解是極為重要的。涉外經濟法作為經濟法的分支,與其他經濟法規聯系緊密又有較明顯的區別,表現在很多方面,簡要概括如下:
1、調整對象外具有“涉外”因素。
與純粹調整國內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不同,涉外經濟法調整的對象,要么作為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或雙方是外國的自然人或法人,要么法律關系的客體或標的物是位于外圍的物、財產或者需要在外國完成的行為,要么作為經濟法律關系 內容的權利和義務據以產生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國外。以上調整對象,均有“涉外”因素,使涉外經濟法明顯區別于其他調整國內經濟關系的國內法律規范體系。
2、調整范圍獨特。
我國與外國的涉外經濟法在調整范圍上有明顯的區別。涉外經濟法通常是指
一國調整涉及該國與他國主體之間在經濟來往中產生的特定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國與國之間經濟關系的調整和本國與外國市場經濟主體之間經濟關系調整,以及本國與外國各市場主體之間法律關系調整并重,而我國的涉外經濟 法并不強調中國與他國的關系,而旨在調整在對外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中產生的涉外經濟管理關系和涉外經濟合作關系。因此我國涉外經濟法調整范圍相對較窄,側重也有所不同,是“狹義”的涉外經濟法,故司法實踐中,即便是華裔跨國企業與我國華人企業簽署的協議與規范也會嚴格按照涉外經濟法的規章制度進行,而其他的經濟領域如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系調整劃歸國經濟經濟法予以調整。
3、能夠有效地打擊與抵制經濟違法犯罪。
經濟違法犯罪在整個世界范圍頻繁發生皆因利益使然,對社會經濟秩序危害 性極大,因為沒有什么違法犯罪能夠像經濟違法犯罪一樣迅速獲得巨額的利潤。經濟違法犯罪對一國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也相當之大,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公平良性競爭與運營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因此涉外經濟法為市場公平競爭、有序運行所科學合理地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規范,能規范所有市場主體的經濟運行行為,使這些社會經濟活動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敦促遵紀守法,減少違法犯罪。
4、維護我國的正當利益。
盡管我國通常以國民待遇不分國籍一視同仁地對待各涉外主體的經濟活動,但然而還是會涉及到本國與他國市場主體之間利益分配的問題。一些外資企業利用法律的漏洞,更有甚者是明目張膽地做出違法犯罪的事情,損害我國包括稅收、經濟主權等利益。我國將以《經濟法》為基點,通過一系列措施制裁違法犯罪活動,重拳出擊,杜絕一切不遵紀守法的現象,保障與維護我國的正當利益。
2 涉外經濟法在市場經濟中的運用
涉外經濟法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一些外資駐華企業或是我國 企業在與他國注冊成立的企業進行商務貿易往來時,涉外經濟法便能夠廣泛有效應用。涉外經濟法在社會生活與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表現在很多方面,在此無法一一詳盡,只能選取以下三個方面作為案例以供參考:
1、通過建立健全和完善涉外經濟法律規范,使經濟活動有法可依。
涉外經濟法制定和完善,使市場經濟主體能夠對自身的經濟活動的原則和范圍、權利和義務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知,對自己所作所為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及紅線,只要不是不法商人都會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行事,從而避開法律不 允許的范圍。法律依據的設立,使得市場主體之間的來往貿易規則明確,經濟交往變得公平和諧,這有助于市場的良性發展,也有利于企業的良性運行。
2、打擊不法市場主體,制裁違法犯罪,弘揚社會正氣。
涉外法學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是執法的依據。市場經濟相關主管部門及司 法機關依法而行,對于違法亂紀現象依法給予查處和制裁,是其基本職能。涉外經濟法推行至今,有無數違法亂紀的商家與企業落馬,作為前車之鑒能給一些蠢蠢欲動的企業與商家警示。社會正氣的弘揚不能紙上談兵,只有對違法犯罪的現象加以打擊,加以防范,在此基礎上經濟往來活動才會更加順利與和諧。營造和諧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有利于加強我國的對外貿易往來與商業合作,在這個基礎之上,越來越多的外商將更樂意來我國進駐投資與商業發展。
3、維護一些弱勢企業與商家的合法權益。
由于經濟市場都具有自發性,滯后性以及無序性的特點,因此弱勢企業與商家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一些強勢企業的打壓,也可能會因信息滯后等 原因無法作出正確判斷的情況,這是由于市場經濟自身的性質決定的。通過維護一些弱勢企業與商家的合法權益,能夠有效地平衡各商家利益,讓市場經濟良性 發展。無論是我國的企業還是外國企業,他們的發展都需要在良性和諧公平的法制環境。涉外經濟法的制定及與時俱進地修改完善,使混亂與滯后的市場變得公平與有序,通過公平有序的競爭,淘汰掉一些無法為社會提供良好服務的企業,而讓優質企業脫穎而出,在安全的環境中生存發展和壯大,市場經濟也變得良性與健康。因此一系列的規范與章程的制定,能充分保障和維護市場主體中弱勢方的合法利益,促進市場本身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涉外經濟法有狹義與廣義之稱,現階段我國的涉外經濟法多指狹 義經濟法,并不著重強調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而是強調各國間企業與企業商務合作的關系調整,涉外經濟法具有與其它法律部門不同的特征,其調整范圍其它法律部門不可替代,由此其能成為一個獨立的部門法,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得到廣泛的運用。涉外經濟法通過一系列必要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能規范市場商家的行為,有效地打擊制裁涉外經濟活動中的違法犯罪,維護弱勢企業與商家的正當權益。
參考文獻
[1]陳遠平.涉外經濟管制法律協調問題研究[J].“決策論壇——地方公共決策鏡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2016年第12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