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滿??
摘要:現如今教育問題普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的原因,另一方是學生自己本身的問題。針對教學現狀,國家相關教育部門已經正式啟動新課改,并且在全范圍內快速地施行。在新課程的教育環境下,培養孩子的全方面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上也慢慢地在改變,但是孩子的析題能力還有待著重培養的,那么針對新課改背景下的孩子析題能力的培養,本文做出一定的分析,舉出一定的參考措施,希望能夠改善教師在教學上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析題能力;改善;措施
引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全世界范圍內開始引發了關于可持續發展的疑問,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體系?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當然就目前的科技來說可持續發展正在慢慢地實施,但是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下一代的孩子將是巨大的推動者。那么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教育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在教育中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的精神、品德、知識、推理、創造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更應該注重的孩子的析題能力,析題能力的訓練是幫助孩子對事物的本質看清,培養其思維能力、推理能力、證據能力,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巨大的人才儲備。
一、 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現狀
教師在新課標背景下,也在努力地進行改善,包括教學理念的轉換、創新式的教學模式等,但是老師在教學中還是會有側重點的誤差?,F目前的狀況是這樣的:在新課程背景下,首先是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其次是主動性培養,再接著慢慢延伸到知識的運用和理解。從宏觀上面講,教師培養的不僅僅是知識在題目中的運用,更加注重的是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當然這個出發點不可否認,對于孩子本身和社會發展都是良好的。但是在教學的階段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孩子在實際的成長過程中的知識運用是不可控制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們應該抓準什么作為培養重心?
其實總的來說,以幾門學科為例:
語文:培養的是表述、傾聽、交際、運用等能力。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培養這些能力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以分析為基礎。在傾聽中如果不會分析,就很難體會表達者所體現的環境、情感、內容。在表述中如果不會分析自己的表述核心,那么表述出來別人也很難理解。在交際中不能分析對方的主題,很容易導致理解錯誤。
數學:培養的是計算、推理、思維、創造、證據等方面的能力。但是這也不難發現它們的共同點也是建立在分析上。在推理中不能分析導致推理的失敗。在創造中不能分析,那么創造的成功率將會極大地降低。沒有足夠地分析能力就更別說證據的收集和運用了。其實培養析題能力就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不管是在生活中的任何事都需要去分析。分析有助于解決面臨的困難,有助于在人生道路取得優異的成績。目前的教師現狀就是沒有足夠地去理解教學的目標和方向。雖然在教學模式上面有所改變,但是實際上的培養卻很有缺失。在教學中要時刻地理解培養的最終目的。以最終目的為中心,那么當下可以發現,在中高等教育中,實際運用還是在分析能力上面。抓住分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的體現就是析題能力培養。
二、 析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析題能力從教學的片面性講,主要培養的還是孩子對于已掌握知識的運用。從生活和社會上面講,則意義重大。
在生活和社會中析題能力就是分析的能力。分析是大腦在進行思考運轉的一個過程,將每一個點進行排列梳理,進行整合,思考出解決方式。同時分析還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對于自我價值觀有著引導作用,看清本質什么是好什么是壞。那么試問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是不需要經過大腦分析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天的行程安排包括:買菜、洗車、理發、煮飯等,那么正常人的思維是什么?我先去干什么再接著干什么。在思考的這個過程就是分析的過程,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合理安排一下今天的行程怎樣才能最快、互不沖突地完成。比如,先去開車出去買菜,然后在洗車場的附近找一下理發店,在理發的過程車子已經洗好了,然后帶著菜開著車回家做飯。在社會工作中,兩家公司同時找你合作,你應該怎么取舍?此時也需要你的分析能力,通過經濟效益、自我發展等方面為出發點進行分析,權衡利弊,做出最好的決定。
并不是每一個人的分析能力都是特別好,并不是每一次分析的結果都是準確。因此在學習的時代,老師就要抓緊對學生的析題能力的培養,從而為學生在以后的正確分析能力上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析題能力就變得更為重要。
三、 新課程背景下培養學生析題能力的措施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的是合作學習、創新模式學習、探究學習、實際操作學習、理論實踐結合學習等特點,因此針對這幾個特點,舉出以下幾個培養學生析題能力的措施:
(一) 游戲教學下的析題能力培養
采用游戲教學,首先能在第一時間吸引住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進去,能夠親身體會游戲中包含的問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去分析。采用游戲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戲中提問問題的方式。那么要起到析題的能力,就要在提出的問題上面做好一定的準備。舉一個例子,以小學數學幾何為主:
在進行幾何基礎知識的教學中包含了邊長、圖形、面積、垂直線、周長等問題,在實際游戲教學模式上怎么設置游戲和提問?可以這樣提問: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定義為A/B/C/D等多組,讓每一組選出一位參與者。第一個問題,A/B/C三位學生組成的三角形中,D同學位于AB邊上的位置,請問D同學在三角形的范圍內怎么走,才能最短、最快地到達D同學的位置。在此引入的數學問題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其次改變A/B/C同學的位置形成不同的三角形,引入垂直線、面積、周長等問題。在此游戲的過程中可以非常簡單地讓學生記住圖形的模型,還有涉及的面積、周長問題。當學生明白基本定義后,開始提出較難的問題,比如已知三角形AB邊長BC邊長,此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請問中垂線的長度是多少等等問題。這些相對較難的題,一方面幫助學生自己理解定義概念公式的運用,另一方面通過親身參與的時候,會不斷地分析怎么去得到垂直線的長度?運用什么公式?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推理、運用,最主要的是分析能力。endprint
析題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關鍵。游戲教學模式下的問題,要一步一步的復雜,并且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系。不斷地深化問題,引發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起到一個析題能力的培養。
(二) 多媒體教學模式下的析題能力培養
以高中數學幾何為例,多媒體能夠非常清楚地看見幾何圖形里面的構造,或者看不見的線、邊等。并且可以通過制圖軟件直接在幾何圖形里面進行標記。比如延長線的標注等。在多媒體立體簡化的幾何模型展示中,學生們對于分析幾何問題的思路將會更加的清晰,進一步地幫助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達到一個培養的目的。
(三) 情景教學模式下的析題能力培養
這里以高中語文為例,比如說當我們學到《荊軻刺秦》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情景教學,語文老師可以將課文改成一個小劇本,讓學生們自己參與,擔任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們自主演繹荊軻刺秦這個過程。在參與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和體會當時荊軻是一種什么心理,秦王又是一種什么心理。這就和傳統的教學有一定的區別。傳統的教學老師是引導學生去體會主人公的內心,以及故事的發展。而情景教學中是學生自己去體會和分析當時主人公的內心。在此情景教學中,鍛煉了學生自主分析的能力,達到析題能力的鍛煉。
(四) 教學活動下的析題培養
教學中適當地開展一些學習性的活動,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說舉行辯論賽,將學生分成兩組,不管是哪一門學科其實都可以適用的,提出一個觀點,然后兩組通過小組分析采取不同的持有觀點進行辯論。那么在這個活動中,是最鍛煉學生的析題能力的,學生通過分析觀點開始查找或者構思持有觀點的證據。在這個辯論活動中,學生的分析能力能夠得到極大的散發和鍛煉,同時培養其證據、推理、邏輯等方面的能力。
結語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模式其實是非常多,當然這需要教師能夠勇于創新、并在不斷地實踐中去完善。在教育中抓住重心培養,孩子的析題能力培養相對來說至關重要,人類活動的基礎是通過大腦思考,也就是分析。分析事物的本質、分析事物的原理、分析事物的構造、分析事物的取舍,總之教育中培養析題能力,對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乃至社會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澤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J].亞太教育,2015,(34):240.
[2] 王永剛.淺談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學周刊,2014,(25):119.
[3] 王傳學.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