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波
摘 要: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雖然或多或少利用了信息技術的手段,但是更多的是把“黑板+粉筆”嫁接到“PPT+投影儀”上,授課方式依然是“滿堂灌”,“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化教學內涵沒有深入到教師的內心。通過闡述信息化教育及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中的五個關鍵步驟、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征、信息化教學在中職電子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以高速貼片機的操作為例以及信息化教學要注意的事項等五個部分,指出信息化時代給傳統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我們要將信息化教學融入中職電子教學中,讓信息化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中職;電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13
在中職教學中,學生基礎不扎實,理論學習積極性差,但喜歡學習專業的技能,喜歡動手實踐,傳統的教學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不能達到最佳。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雖然或多或少利用了信息技術的手段,但是更多的是把“黑板+粉筆”嫁接到“PPT+投影儀”上,授課方式依然是“滿堂灌”,“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化教學內涵沒有深入到教師的內心。傳統的赫爾巴特的教學思想必須改變,沒有互動的教學不能稱之為“教學”,知識的習得、能力的提升總是在教師和學生思想經驗的交互碰撞中產生。因此,我們要更注重如何完成生產實際的任務,適合中職生的特點,把信息化教學引入課堂,讓學生主動學習,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信息化教育及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育即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主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主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形態,它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整合后的表現形態。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現代教學理念及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對教學的一種改革。它不僅僅是把教學技術運用在教學當中,也并非把黑板和教學內容照搬到網絡或屏幕上,而是與傳統課堂教學相對而言的一種現代教學表現形態,主要表現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學變得更加可視化、形象化、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教學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二、信息化教學中的五個關鍵步驟
1.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把生產線搬進課堂,把社會需求和就業前景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好的開頭,才能高效地學習。
2.分層次教學,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個性不同,擅長的方向也不同。教師要按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3.設立各學科的成果展示區。班級應該建立QQ群、微信群、學習通等共享平臺,把每節課好的作品上傳,供學生學習參考。對做得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稱贊肯定,他們下節課會更認真、更主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作品沒有被上傳的學生也會積極主動地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這樣班級中學習好的學生帶動其他學生,學習效果更高。
4.信息化手段要應用恰當。信息化手段要充分應用在課堂中,如微課、仿真軟件、操作視頻、交互游戲等,讓信息化手段服務于課堂,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5.有多元的作品評價機制。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大眾點評等途徑,學生可以學習他人的優點,改進自己的不足。
三、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征
信息化教學的主要特征有教材多媒體化、資源網絡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傳統的教學枯燥、乏味、呆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信息化教學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形象生動活潑,而且多媒體手段的教學交互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信息化教學在中職電子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以自動貼片機的在線操作為例
整個項目分兩個任務實現,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貼片機設備的組成。任務一是學會仿真軟件操作;任務二是設備運行情況管理知識。我們把項目分成兩個小任務,更容易實現。在上課時,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先用高清視頻播出表面貼裝技術SMT是目前電子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就業前景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課前讓學生自主學習貼片機的設備組成,分層次教學,不同的學生要求完成的程度不同。通過教師提供的資源完成設備組裝,學生把不同的內部設備和外部設備按照正確的順序組裝到正確的位置。通過設備組裝檢驗學習貼片機設備組成,這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中播放藍牙音箱的三維解剖視頻,使學生直觀地看到自動貼片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觀看藍牙音箱PCB板的自動貼片微課后,學生通過查看資源包、對比貼片前和貼片后的板,小組討論如何貼片,接著制定計劃,讓任務清晰化。由于設備昂貴,學生無法經常性實際操作機臺,因此用模擬軟件仿真操作來進行教學,以生產實際的任務導向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相關職業能力。三組完成的任務不同,各組完成一個準備任務,再次分層次教學。仿真操作準備之一是用DXP2004軟件導出包含五個參數的坐標文件,為模擬仿真中系統設置第一步導入文件作準備。教師首先播放自動貼片機工藝流程的視頻,師生一起得出需要五個參數。教師演示操作如何導出包含這五個參數的坐標文件,然后學生操作,如果忘記了可以查看微課視頻。參數獲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貼片機元件的位置。仿真操作準備之二是用游標卡尺正確測定PCB板大小,為模擬仿真中系統設置第三步PCB編輯作準備。教師演示操作,并講解如何讀數。學生用游標卡尺測量并記錄數據。貼片機貼的時候要以實物為參照,用游標卡尺測量可以估讀兩位小數。仿真操作準備之三是認識各個按鈕的作用及設備運行的環境,如溫度、濕度的控制等。接著全班學生模擬軟件仿真操作,裝物料、啟動電源、系統設置中的文件導入、元件編輯、PCB編輯、供料器編輯、啟動運行。教師分步講解介紹貼片機操作步驟,并仿真操作,再由學生分步模仿操作。教師提供元件編輯即核對坐標操作視頻和仿真軟件核對坐標的加強模塊,讓學生反復查看操作練習,印象深刻。采用模擬仿真軟件,可以解決設備貴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評價貼片工藝結果是否合格。貼片工藝不合格,出現的問題在哪里,如何改進,通過仿真軟件的檢查系統檢測學生的成果。
課后帶學生到企業實踐高速貼片的在線操作和設備運行情況管理。教師先提供學習資源包給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帶著問題到企業實踐。有了課堂中的仿真操作,貼片的在線操作就很容易上手,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學生作品上傳到學習通平臺進行考核評價。
五、信息化教學要注意的事項
1.信息化教學視學生為主動接受知識并獲得自身發展的學習主體。在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教師不是直接提供信息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根據需要查找不同的信息,教師給予點撥幫助,從而讓學生獲得查找信息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知識,要不斷更新信息知識,是學習的指導者。教師不再像過去是講授者的身份,而是把項目和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自主探索,提高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處于信息化時代,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多次頭腦風暴后會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和想法,教師就要進行全面的深入備課,如果教師在駕馭各種信息技術的能力上捉襟見肘,或對課堂上將會出現的情況準備不足,就有可能無法很好地控制課堂上的局面,因此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準備充分,靈活應對各種情況。
2.對教學條件要求較高,有些學校難以實現。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要求學校的教學設備條件不斷更新和升級,學校的教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先進的教學設備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要求也較高,要培養教師都可以自如駕馭先進的教育設備,更好地為課堂服務。
信息化時代給傳統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我們要將信息化教學融入中職電子教學中,讓信息化在教學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孔超.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2.
[2] 林淑紅.讓信息化教學走進電工電子課程教育[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8).
[3] 王璐.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4(2):45-47.
[4] 張一春.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