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玲??
摘要:高中語文的學習對一個人來說,是綜合素質(zhì)養(yǎng)成的基礎,也是成才與否的關鍵,作文教學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項中心環(huán)節(jié)。因此,為了能夠滿足新課改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和規(guī)定,完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同時也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才,教師需要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建立對作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寫作質(zhì)量,為高考打基礎。本文主要研究我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新課程改革下,提升作文教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一、 前言
語文學科作為高考中的主科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作文寫作占了很大的比重。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漸完善,對高中語文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作文學習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平時多積累詞匯量,在作文的寫作實踐中,能夠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扎實基本功,提升表達能力,促進作文寫作能力提升的同時,也能夠增加語文閱讀水平,從而促進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
二、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
作文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的一項重要的途徑。但是大多數(shù)學校在進行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卻迫于高考分數(shù)的壓力,許多訓練的環(huán)節(jié)一成不變,容易受到固定模式的限制,教學的內(nèi)容相對枯燥,難以拓寬學生的實踐寫作能力,同時服務于高考的教學模式也很難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舍本求末的教學套路也會將高中語文的教學領入到尷尬的境地。例如教師在布置一篇作文之后,一些教師從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審題、立意以及如何開頭結(jié)尾,甚至發(fā)給學生一些范文作為參考,自始至終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每一篇作文都像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學生的個性難以得到發(fā)展。
(二) 注重外在的形式
重視作文的創(chuàng)新形式,充實作文的內(nèi)容,是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必然要求。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過于重視對于文章的布置和結(jié)構(gòu)以及問題技巧的運用,而缺少對于文章亮點的塑造,這樣的模式很難為學生打開作文寫作的新思路,同時難以形成高質(zhì)量的作文。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為了贏得教師的贊賞,取得高分,采用特殊的文體形式進行作文的寫作,進而忽視了文章的實際內(nèi)容,使作文讀起來空洞乏味,缺乏情感,不利于自身寫作的創(chuàng)新,束縛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因此也很難升到更高的寫作層次。
(三) 過于重視寫作語言華美
思維和語言是相互依存并相互獨立的關系,語言作為思維的重要承載工具,需要具備一定的真實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強調(diào)華美的語言修飾詞,搜索大量的華麗辭藻和精美詩篇,并要求學生進行背誦,長此以往,學生會誤認為只要會背一些名家詩篇,就能加深寫作功底。雖然文字功底逐漸提升,但是寫作的內(nèi)容卻空洞無物,缺乏真實情感,通篇下來滿是華麗的詞語造句,文章的立意不明確,學生的創(chuàng)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三、 新課程標準下促進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
(一) 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作文學習的興趣
對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興趣是使其學習的動力和唯一來源。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作文的學習中來,從而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實際的考察,認識到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所面臨的升學和人際的壓力,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為其樹立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感受生活中的點滴,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抒發(fā)自身的真情實感;其次,教師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需要積極的引入寫作素材,利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將典故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通過趣味性故事的引入,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對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通過不斷的積累故事和典故,學生能夠豐富知識內(nèi)涵,促進其語言的表達和情感的溝通;最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的外國名著和古典文學,選擇有趣味性和震撼性的作品進行集中推薦,也可以舉行讀書交流會,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互相推薦自己喜歡的作者和作品,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作文寫作中保保持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 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寫作
大多數(shù)學生進行作文的寫作,都是根據(jù)教師的要求,讓寫什么就寫什么,難以對作文的寫作以及創(chuàng)作的過程有一個深刻而 明顯的認識,因此這樣的作品難以形成匯聚學生的智慧,因此也就缺乏情感和靈魂。因此為了能夠使學生走出誤區(qū),重新建立對作文寫作的認識。學生和教師都需要認識到作文寫作的過程,是對知識和思路進行積累和整理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思維交流的一個過程,需要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與生活中的感悟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自身情感的表達和論述。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會逐漸認識到知識存在的不足,寫作業(yè)也能夠使其在獨立思考中,實現(xiàn)對自己的反省,從而不斷的取得進步,對于學習的知識也能夠有一個消化和理解的過程。
(三) 協(xié)調(diào)對學生思維和語言的訓練
高中語文的寫作實際上是一種語言和思維的融會貫通,需要教師訓練學生思維水平和語言溝通能力。首先,從語言的方面入手,幫助學生理解例如修辭、句式以及意境等手法和技巧的運用,對其語文寫作的多個方面進行訓練和指導;其次,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結(jié)合生活的實際,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找到寫作素材和靈感,也可以使其針對某一篇文章,了解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之后,對其進行再創(chuàng)作或是記錄自己的感受。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可以模仿,創(chuàng)新才是最終的目的,使學生能夠?qū)ν皇挛镞M行多角度的練習,提升其思維的廣度。
(四) 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
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設備時,需要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和作用,以書本上的知識為主要的內(nèi)容載體,選擇合適的課件內(nèi)容,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使用的頻率也不宜過多,否則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對作文的學習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例如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優(yōu)秀的作文結(jié)構(gòu),幫助學生了解作文寫作的基本行文結(jié)構(gòu),使其能夠印象深刻,也可以通過播放勵志影片或是感人短片的形式,讓學生寫出讀后感,以班級或是學校為單位,展示優(yōu)秀作文作品,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發(fā)展和諧的師生關系。
(五) 注意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高中語文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作文學習的配套練習形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應該包括書面練習,還應該有一定的口頭練習。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使學生能夠開口講話,訓練其口頭表達的能力,學生能夠發(fā)揮語言和思維的天賦,豐富精神的內(nèi)涵。例如每天語文課上,教師可以給出題目,讓學生進行口頭的演講或是辯論,由師生共同點評,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鍛煉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不僅能夠積累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同時也能夠在每一次表達中得到提升,將其運用到實際的作文寫作中。
四、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可知,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寫作,想要學生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語文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促進其思維表達和實際的運用能力,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激發(fā)學生作文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寫作,加強對學生思維和語言的訓練,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訓練其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其能夠更好的將思想情感融入到實際的寫作中來,使作文更加具有深度和靈魂。
參考文獻:
[1]徐一姝.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11):123.
[2]劉家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01-202.
[3]肖文勝.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下作文教學的一種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5,(16):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