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朝蘭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制度也在不斷完善。與此同時財稅制度也有所改革,這對于財會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一定的職業能力,才能夠滿足市場和企業的需求。但在目前的職業院校財會教育專業中,其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能培養出市場需要的財會人才。我們必須在分析當前職業院校財會專業教學問題的基礎上,以學生財會能力的提升為目的進行財會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可用人才。
關鍵詞:職業院校;財會專業;教學質量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著,而市場在愈加復雜的情況下需要更多的財會類人才,幫助企業或者個人處理財務問題,但與市場期望相矛盾的卻是財會專業畢業生的能力素質不足與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過剩。歸根結底在于職業院校財會專業教學出現了問題,具體表現為現行教育仍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以理論課程的教學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得到實踐,教學過程和方式單一、考核方式單一,這樣導致教出來的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缺乏實際的動手能力,無法適應實際的財會工作。
一、 目前職業學校財會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問題
教師是進行教學的主力軍,學生的大部分學習活動都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展開,所以教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實質上職業院校財會專業中的教師能力素質并不合格,不能教出市場需要的人才。首先從教師來源來說,財會專業的教師除了一些資歷較老的教師外,大部分都是由本專業或者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擔任的,雖然他們勝在觀念比較新穎,但也缺少了一份沉淀和積累,并沒有相關的實踐工作經驗,所能教的也只是理論知識,而不能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其次就是教師教學的方式單一,盡管新課改已經提出了很長時間,但執行力度不夠,很多教師的教學還是深受傳統教學影響,采用生硬的“灌輸式”授課,學生不感興趣,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會很積極;再次就是教師隊伍中缺少專業技術人員,要想培養出全方位的人才就必須在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都要兼顧到,而現在的教學情況明顯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缺少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財會人員參與教學。
(二) 專業課內容設置不合理
從本質上來說,目前職業院校的教學已經偏離了學校的初衷,本來職業院校是為社會培養具有實踐應用能力人才的后備基地,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而具備動手能力的前提就是學生在學校中得到足夠的實踐訓練,所以現在以理論課程為主的課業設置無疑是舍本逐末。學生在很少接觸財會實際工作的情況下,在進入職場后可能會不適應工作,甚至要花很長的時間來適應,這樣學生就會失去很多發展的機會。會計上崗證只是一個具備基本會計資格的證明,并不能代表會計的實際能力,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教學往往是以讓學生拿到會計證為目的,而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學計劃不合理。除去上述不合理內容之外,職業學校對于學生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培養也不夠,而職業道德卻是職場中要求會計人員具備的最基本的一項品質。對于學生的實踐訓練來講,本該由學校聯系企業為學生提供演示、指導和實操訓練崗位,但現實情況卻是校方缺乏與企業的溝通,企業也因為沒有利益,更沒有空閑的人員來指導學生練習實作。
二、 提升職業院校財會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對策
(一) 建設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
首先職業院校要深刻對新時代的市場情況和教育情況進行把握,了解教育的方向和市場的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對教育進行改革,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培訓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要手段來進行教學工作。而對于承擔著主要教學工作的師資隊伍,校方要想提升師資隊伍的教學能力,就要從三方面出發:其一,要對目前的財會專業教師進行培養,尤其是針對那些理論基礎扎實卻缺少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將他們送到與學校密切合作的企業中去鍛煉;其二,要加強對于外界優秀教師的吸收,以待遇來吸引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過硬的教師到學校任教;其三,要主動聯系專業財會人員,讓他們為學生開展指導或者講座,傳授相關的經驗,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少走彎路,盡快熟悉工作,更快能夠獨當一面。
(二) 適當調整教學內容
要想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就必須對現有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尤其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比例的調節,適當地將一些理論課程轉換為實踐教學內容,聘請具有工作經驗的教師為學生進行財會職業技能的講解,并讓他們有動手的機會,獲得技能上的鍛煉。另一方面,要使財會專業的課程具有動態性,能夠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市場熱門的信息開設實用的課程,減少學生與社會市場的隔閡。在學生實踐鍛煉環節,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據學校條件進行模擬訓練,如進行角色扮演、會計從業環境模擬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學習會計工作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從而積累一些工作經驗。這方面很多學校已經在做,但是做得不夠好,如資料陳舊,不能與現在的實際情況一致;另一種是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一個企業不可能接納太多的學生進行實作訓練,政府應該給企業一些優惠政策,讓企業更樂意接納學生實習,使學校和政府、企業三方之間建設廣泛的實踐平臺。在政府的調控下,學生可以去較多種類和規模的企業進行實習,獲得更多鍛煉的機會,在企業滿意的情況下可以聘用。這樣不光解決了學生的實踐訓練問題,還解決了企業的用人問題。
三、 結語
在現有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對于財會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但職業學校卻無法提供素質過硬的足夠數量的人才,這就必須對職業院校財會專業的教學質量進行反思,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對策。本文提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調整教學內容等對策,希冀為職業院校財會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唐慧萍.新時期職業院校財會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科技展望,2016,(21):354.
[2]劉靖.新時期財會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6):437.
[3]王珺.高職財會專業經濟法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2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