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仲??
摘要:當前,進行素質教學,開展個性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引導,給予學生參與式體驗,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現代數學教學的主要趨勢,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尤為重要,能夠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培養;主體參與意識;教學策略
一、 前言
灌輸式教學是一種低效的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效果不佳,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甚至會產生排斥心理,且發生思維的固化,產生惡劣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進步發展?;诖?,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十分重要,它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為學生其他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這樣的情況,部分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但卻不具備數學學習的興趣,因而,在數學學習中也未取得突出的成績,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對數學的愛好,使學生被數學迷住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第一,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雖然,教材本身并無情感,但是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合理利用生動的語言,和藹可親的動作以及自身的積極情感開展教學,借助心理感應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參與動機。第二,注重數學史,利用數學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史即數學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任務以及對數學發展產生促進作用的事件,數學史一直是教師忽視的部分,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般不會重視數學史的講解,只是一帶而過,但是,通過數學史的講解,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三,利用數學實際應用的廣泛性誘導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知識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教師通過引用貼近生活的實例,可以化難為簡,引入新的知識,使學生感覺到親切,發現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使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學習“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為例,在學習本節課知識點時,需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產生學習的興趣,方便學習與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情境創設,問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 抓住參與時機,創造參與機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抓住時機,創造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實現接受式學習到主動參與學習的轉變,為學生的學習,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造條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抓住參與時機,創造參與機會十分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使學生參與到課堂辯論與集體討論之中。使學生積極進行辯論與討論是開發學生智力,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通過進行辯論與討論,將善于主動參與與不善于主動參與的學生進行恰當的分組,使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第二,引導學生參與,合理利用反饋信息,通過師生雙方的信息交流,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加強對反饋信息的調節與控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在一般情況下,教師需要通過聽取學生發言,觀察學生反應,查看學生作業,了解問題,觀察練習等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率,抓住參與時機,創造參與機會。第三,根據數學知識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進行例題解答,公式推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為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在辯論之前,要求學生通過預習,總結空間幾何體的特點,自己總結己方觀點,在辯論過程中了解知識,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四、 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思考
在不同理念支撐下可以設計不同的數學問題情境,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鼓勵學生思考,喚醒學生的參與意識,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思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設計遞進型問題情境,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都不相同,為了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需要設計遞進型問題情境,逐漸增加問題難度,一步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擴展學生思維。第二,問題需要是思考性的、新穎的、有趣的,高中學生的競爭意識較強,喜歡挑戰困難,克服困難,通過設置難度適中,思考性的基礎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進入思維角色,成為學習的主人,思考的主體。例如,在設置問題時,教師不能夠詢問一些概念、定義,需要設置學生通過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第三,問題需要具有開放度,問題具有開放度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第一,需要具有層次性、發展性,一般都是低起點的。第二,要注意問題的難度,問題的難度需要適中,不能夠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是學生通過現有的知識能力能夠解決的問題。
五、 總結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是教學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需要教師從現在開始,從每一節課開始,不斷地努力,將學生看作是發展中的人,進行人性化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創新,學會學習,學會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唐森.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J].才智,2013,(16):109.
[2]劉文研.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8):129-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