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潘明蕓+謝紅梅??
摘要:高中學科課外作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作業量應該如何界定,是需要不斷探究修正的。既要達到能減輕高中課外作業負擔,又要優化高中課外作業,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要解決這些問題,高中各學科要統一思想,優化設計課外作業,定時、定量完成,還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
關鍵詞:減輕作業負擔;統一思想;優化設計;主動學習
北師大教育學院教科所和北師大中美教育研究中心(2006)曾對我國中小學作業進行調查,其結果顯示學生課后的作業時間嚴重超標,且作業類型單一化,建議多關注學生課后的作業時間、作業類型和作業量的研究。同時,吳也顯(1991)在其論著中提出“作業系統如果安排得好,對學生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教師改進方法”。宋秋前(2007)認為實施有效作業,教師必須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施良方教授(1999)在《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中也指出“對不同學生要求設計有差異的課外作業”。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習過程必不可少的,是課后鞏固基礎知識的過程,更是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徑。一本好的課后練習是良師益友,能引導學生提高到更高層次,是課堂教學得力的助手。臺灣著名的教育家陳龍安對優秀課外作業的理解非常精辟,“‘作業應具有‘創造性的學習過程或‘創造的工作的本質”,“創造思考作業就廣義來說是指教師針對課程需要,配合學生程度,指定學生在課內外所從事具有創造思考的學習活動或工作,就狹義來說,創造思考作業是教師提供一些問題,讓學生運用擴散性思考去從事習作或練習,而產生不同答案的作業,也就是教師運用激發創造思考的原理與策略所編制的一些書面的問題,讓學生以書寫的方式來呈現,其目的在借作業練習來增進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高中各學科要統一思想,優化設計課外作業,定時、定量完成,還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一個教師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各科教師精誠團結,統一認識,需要有組織者,最好是領導統一部署,級長、班主任負責溝通,協調各科課后的作業時間、作業類型和作業量的布置問題,共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 高中各科課外作業的一些現狀
主動學習是涉及學生一生的生活、工作的質量問題,而大量事實證明,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處于被動學習的境況,分析原因問題主要還在教育工作者,不愿意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大量的作業累得學生根本抽不出時間,而且各科作業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各科教師很少相互配合,這些問題都是現在客觀存在的事實。
(一) 課后作業量大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72%的學生認為現在的高中作業量過大,有的科目有片面追求數量的嫌疑,所有科目累加起來數量當然就很大了,真是堆積如山,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即使勉強完成了,也根本沒有時間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而且有的科目作業量多得離譜,練習冊達到了五、六本,說是分別涉及不同的知識點,高中生真的是學海無涯呀,聽話的學生當然都是被動的去完成了,確實完不成的只有逃了,第二天等著挨批吧,慢慢的學生也養成了這種壞習慣,不交就不交吧,反正完不成,那就看哪一科倒霉了,這些科目往往是語數英之外的,那就看哪幾科的老師溫柔一些了,一般有一兩科會中招,還有的學生就只有快速地抄答案了,當然這些是聽話的學生,這不能怪學生的行為不當,確實值得教育工作者多多思考,加以關注。
(二) 各科作業的質量參差不齊
一本好的課后練習是良師益友,是學習過程必不可少的,是課后鞏固基礎知識的過程,更是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徑。七、八十年代基本沒有多少練習,有的科目根本就沒有練習冊,是教師根據需要刻印的,針對性強,作業量也少,真的很好。那個年代的應用效果也相當好,說明作業的質量并不是靠量堆出來的,一本練習照樣可以編排出很好的質量,很多家長也是這樣跟教師溝通的,現在的問題是作業量多了,質量也不見得有提高多少,少數作業量適度的,考查效果也較好,說明這些練習的質量是能有保障的。
(三) 各學科缺乏協調、溝通
通過調查等方式發現大多數高中各學科之間根本沒有相互溝通的習慣,不同科目的教師在本科目教師之間統一備課、統一練習,基本沒有與其他科目溝通的過程,各自為政,在本科目狹小的圈子里孤芳自賞,學校整體也沒有做統一的安排部署,甚至根本就沒有把各科聯系在一起的想法,即使有最多也是在高三才有一些聯系,做一些相互調節工作,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的效果也是一般化。筆者有幸接觸到一所近幾年考進頂級重本人數較多的學校的老師,通過咨詢了解到他們的秘訣就是各科教師精誠團結,統一認識,統一組織,校領導統一部署,級長、班主任負責溝通、協調各科課后的作業時間、作業類型和作業量的布置問題等,嚴格按照統一部署進行操作,把好質量關、作業量關,事實證明他們的效果確實非常明顯,同時確實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能騰出時間來處理自己的薄弱環節,此消彼長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相比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孰優孰劣一目了然。這不正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成功的秘籍嗎?
二、 優化高中課外作業的主要策略
(一) 統一協調,共同進步
大量事實證明一個國家,一個省、市、縣,甚至一個基本的村集體,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集體領導,一個整體的發展思路,要想致富奔小康是難以想象的。同樣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小到一個班集體,都必須要在集體主義思想的引導下,統一組織,協調發展,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班主任要樹立威信,做好協調配合任課教師的工作,當然反過來任課教師也應該在工作中配合班主任。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無論哪一個教師,都不能單獨地進行工作,都不能作個人冒險,不能要求個人負責,而應當成為教師集體的一分子。”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可能只依靠個人的力量,來完成教育任務和班集體建設。一個班不是班主任在“單槍匹馬”地工作,而是一個教師集體在工作。比如在學生的德育教育上,每一位教師都責無旁貸,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可以在班主任的統一協調下做到齊抓共管,積極督促每一位學生健康走好每一步。endprint
(二) 確保各科課外作業質量
在作業質量上,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精選質量高的練習,或者按照自己良好的想法精編優秀的練習,或者同科的教師集體備課,使練習的質量切實得到保障。作業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進步與否,一個好的練習能引導學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獲取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把握重點的能力、提高思維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題多變的能力。如果都能反映在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效果還能有其他方向嗎?真的很好。筆者通過課題《高中生物課外作業啟發式探究創新設計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充分說明了作業質量的好壞,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直接的,相信各科的課外作業的布置都應該是完美的,至少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三) 嚴把課外作業數量關
確實現在的高中課外作業量過大,嚴重影響到學生的主動學習,是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可以在各科教師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嚴格安排好各科的作業量,希望老師們共同遵守。當然這需要學校校級領導親自部署,統一思想,這是要承擔責任的舉措,要趕上時代的步伐,必須銳意改革,目光長遠,虛心向其他成功的學校學習,有意愿改變現狀,希望學校向更高層次發展,能夠承擔失敗的責任,敢于打破現狀,用更加先進的理念來指導具體的行動,只有這樣,學校才有繼續前進的動力。有了統一的部署,教導處加以具體實施,由各年級落實,落實的過程也是一個痛苦的經歷,大量的思想工作是校領導、教導處必須要做的事,多多地與各科教師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打開他們的心結,統一思想,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通過統一思想,優化設計課外作業,定時、定量完成,做到通過數量、質量的統一部署安排,嚴格控制了各科課外作業的數量、質量,保證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必要的作業,適當騰出一定的時間主動學習,彌補自己的短板,使各科學習共同進步,提高整體綜合素質。還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共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郭華,劉曉敏,趙介平.國內四省區普通中小學作業情況調查研究[J].素質教育大參考,2007,(4B).
[2]吳也顯.教學論新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236.
[3]宋秋前.有效作業的實施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5).
[4]施良方.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360.
[5]陳龍安.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臺北:臺北心理出版社,1988,179.
[6]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