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
摘 要: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學生思維更加活躍,也更加開放,而諸如初中語文課堂當中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了。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當前學生問題意識缺乏的客觀因素,從而有效提出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對策,最后得出結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學生;問題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0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41
一、引言
教學,本質上來講是一個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過程。一方面,在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在同學生的討論,或者是在從學生的提問中學到一些自己之間并不了解的東西或是方面,這樣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促進的過程。然而,在現如今的中學語文課堂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通常是“教師”,教師往往會對學生進行提問,而忽略掉學生自身的自主提問意識。
二、當前初中語文課堂中課堂學生提問的現狀
雖然近年來我國在語文教學領域有所改進,也摒棄掉了之前的一些不足,但仍然存在著學生問題意識薄弱,教師占據主導地位,以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不能完全發揮等諸多問題,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最終也將影響到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具體表現如下:
(一)學生沒有提問的“機會”
在一堂初中的語文課上,上課之前教師通常都會進行充分的備課,課堂上該講的知識也已經被一一羅列了出來??梢赃@么說,如今我國的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形成很好的“互動”,教師往往會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課堂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有著絕對的權力去主導一堂課的具體進程。而當學生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開始意識到需要進行“提問”才能解決心中的疑惑的時候,此時學生往往沒有提問的“機會”,而一堂緊張的課堂也沒有足夠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提問”。由此可見,初中語文課堂中這種學生沒有提問的“機會”的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的,這極大地影響到了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將起到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學生不敢提出問題
一堂初中語文課堂的時間也就是四五十分鐘,在這么有限的時間內,大多數教師往往都會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留給學生提問的時間微乎其微?;诖耍谶@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生感受不到那種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對于提問往往是不敢為之。具體來看,一方面很多學生害怕在提出問題后會被同學嘲笑,說:“連這種小問題都要提出來,你可真行!”“這種問題本就不值一提,下次就不要提出來了。”諸如此類的話,讓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大受打擊,往往在經過幾次碰壁之后,那些平時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會變得默不作聲了。
(三)學生不善于提出問題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課堂上要充分實現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夠融入到正確的課堂教學環境當中,并且教師要能夠適時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問題意識,讓學生有不懂或不明白的時候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然而,在現如今我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不能夠完全做到解放學生的天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創新性思維善于提出一些問題,從而有助于教學的高效開展。
總之,在我國現如今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已經變得非常突出了。很多學生往往只是一味地在課堂當中聽老師講,即使自己有聽不懂的地方,或者在講到某些知識時需要進行求證,往往是不敢進行提問,而教師也沒有采取積極的手段去鼓勵學生進行提問,況且在時間上也不允許學生進行提問。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課堂中在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上問題頗多,教師還不能夠充分重視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
(一)營造自由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一堂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應當是平等的,只有這樣充分自由輕松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覺得舒適,覺得自在,才能在學生想要進行提問時敢問。而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語文教師,其主要作用除了教授學生必要的知識之外,更為重要的在于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讓學生敢于去進行探索,當有不懂或者是不明的地方時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當然,教師也可以在課堂當中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充分對問題進行交流與探討。只有做到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才能在有疑問時敢于進行“提問”。
(二)善于引導學生質疑
其實,從某一個方面來看,在課堂上教師占據主導地位也是有一定理論依據的。教師畢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無論在學識還是經驗方面,都要比學生更加豐富。那么,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對學生進行學習積極性的充分調動,鍛煉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讓學生能夠學生能夠獨立思考,發揮其創造性的發散思維,能夠在當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時提出自己的“為什么”。當然,對于學生的這種對問題的質疑,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只有學生自己具備提出問題的能力時,這樣的教學才能夠變得更加有意義。
(三)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
作為合格的中學語文教師,如果只是做到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引導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當制定具體的策略,教給學生自主進行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進行有效提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眾所周知,學生的認知水平畢竟有限,當其在某一方面有所疑問,需要向教師進行求證實,其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從什么角度進行提問,這便是學生缺乏有效提問方法的最好例證。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對學生進行長期的鍛煉,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讓學生逐漸掌握必要的提問方法,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聽講中取得足夠多的進步。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如今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了。尤其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師生間的更多互動是極其必要的,并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敢于、善于進行提問,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學會提問意味著其創新意識的培養和鍛煉,從而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學習。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去逐步引導學生對這種問題意識的建立和完善,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秦信念,侯亞林.培養中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探析[J].知識經濟,2013(19):166.
[2] 黎水生,張婷婷.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與方法[J].文學教育(上),2011(6):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