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
摘 要:在良好而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了,學習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學”的模式轉變為“我要學”的模式。文章就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輕松和諧;課堂氛圍;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69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教學,使課堂真正體現學生與教師平等,課堂氣氛活躍、融洽、和諧。實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自己愿意學習,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和諧師生關系即朋友關系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老師和學生互相交流的最重要的場所。朋友似的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交流交往的催化劑,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重要的基石。教師不僅僅是解除疑惑、傳道授業的角色,而且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應當是平等的朋友關系,而不是師生關系。教師只有低下身子和學生交朋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服務于學生。只有學生把老師當成自己的朋友,才能喜歡這個老師和她所教的課,進而抵觸心理消除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也就順暢多了。這樣,在課堂上形成了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辦公室、樓道里、校園里、草坪中;活動中、作業輔導時、課間十分鐘;春游、郊游、社會實踐活動中等等,教師都要俯下身子和學生多交流,多聽聽他們的心聲,所思所想,所悟所議,并且對好的意見或建議及時采納。對學生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疏導,分析處理,并且解決。這樣師生關系會越來越和諧、融洽、輕松。這樣無論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還是學生各個方面能力與素養的培養與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課前交流是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基石
教師在學習每一節新課時,營造輕松的課前氛圍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基礎。有助于本節課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提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和學生交朋友,讓學生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也就不知不覺地消除學生害怕心理。開始新課前,教師可以采取和學生做游戲,講故事或利用名言名句、歌曲、視頻、課件、猜謎語等等導入新課。如教學《一夜的工作》時,可以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引入本課。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也高漲了,興趣也濃厚了,自然而然注意力就集中了,教師因勢利導,學生學得輕松,學習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高效目標也就實現了。
三、教學情境創設多樣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根據課程內容、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年齡及知識水平特點,創設不同課文內容的不同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教學《鞏乃斯的馬》一課時,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藍天、白云、草原、萬馬奔騰的場景在二胡獨奏曲“賽馬”的伴奏下,氣勢如虹,宏大壯觀的場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滌蕩學生的心靈。再如日出日落、高山流水、花、鳥、草、蟲、人文景觀、歷史古跡、現代建筑等等,這樣的情景舉不勝舉。在這樣的情境里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課文內容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小了,學生掌握起來也就容易多了,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語言風趣、激勵性、感染力強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教學語言精練幽默,成為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催化劑。這就要教師不斷學習,多讀書,多積累,多參加各種語言類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技巧,從而更好地應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營造輕松、和諧氛圍,對教學效果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于課堂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方法與形式,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樣,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賦予教師新的角色,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模式,并且使課堂容量成倍增加,學生捕捉到的各方面信息量也大大增多,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氛圍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多種生活場景、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再現,學生的心靈得到大大震撼,視野不斷擴大。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例如,教學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場景,在網絡上搜集有關李白送孟浩然場景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讓學生形象直觀、生動地感受好朋友難舍難分深厚情誼。黃鶴樓、美景、紅日、孤帆、天、水及李白、孟浩然惜別場景,在多媒體技術聲、光、電及色彩的渲染,烘托下,此時,老師的語言都變得蒼白無力。反復播放,反復誦讀,學生感染,真情流露,不一言表。只有這樣,實實在在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五、積極思考,深入探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以前的教育方式教師往往是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教學,常常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教師只注重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知識點或重要內容灌輸給學生而已,根本不重視學生能不能掌握,效果怎樣,也無從談起對學生各種能力的訓練與提高,形成“填鴨式”的教育,學生是被動地接受。針對這樣的教育方式,就需要教師轉變思想,更新理念,采取多種方法對課堂教學創新設計,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切實使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極致,輕松、和諧的語文閱讀課堂氛圍形成,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都高漲起來,積極思考,深入探究,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探究、合作交流等各個方面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的高效也就呈現出來了。
因此,輕松、和諧的語文閱讀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以生為本貫穿整個課堂,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娜.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2):106.
[2] 袁春山.如何營造輕松愉快的語文課堂氛圍[J].西部素質教育,2015,9(8):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