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亞
摘 要: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信息技術課教學應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自由翱翔的空間,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與技能,并能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學習;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87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一般使用方法,了解計算機的一些基本常識。我認為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可以先從學生興趣入手,再逐步深入學習基本操作。
一、興趣入手
(一)巧設“導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生動、成功的信息技術課,不僅要有緊密的、良好的教學過程,還要看你是不是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能啟迪學生思維,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整堂課的學習過程中去。在一節課的開頭就巧妙地導入,一定會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教學效果。當然導語也有很多種形式,比如:你知道怎樣用電腦發電子郵件嗎?你能用計算機為媽媽制作一張電子賀卡嗎?你可以用電腦為我們班做一張課表嗎?這一系列問題,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二)巧設“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必然激活和加速學生的認知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激情。例如,在學生學習鼠標操作時,教師可從游戲引入,一些用鼠標操作的簡單小游戲(紙牌、掃雷……)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加上教師耐心指導,學生便從“玩”中學到新知,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玩中學”,在“玩”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創造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激情。其中,紙牌游戲是通過鼠標把相同花色的牌全部疊在一起來完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學會熟練使用鼠標。鮮艷的背景和撲克牌,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游戲導入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計算機課的興趣,同時還熟練掌握了鼠標的“單擊”、“雙擊”和“拖動”幾種功能。小學生喜歡涂涂畫畫,“金山畫王”這個軟件很適合學生使用,學生對它的興趣也很濃,“金山畫王”里漂亮的畫筆和顏料盒,五顏六色的卡通圖案,都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把學生興趣和學習過程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操作,培養他們美的情操。
(三)巧用“范例”,激起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用“范例”代替“語言”。例如,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幅美麗的圖畫,或欣賞一幅漂亮的賀卡,也可以讓學生看看制作好的精美的電子小報,或用PPT制作的班級通訊錄……用這些生動、形象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自主學習
學生雖然是學習的主人,但大部分小學生都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很多學生以為掌握了教師所教的內容,完成了教師下達的任務就完成了學習任務。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及時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使他們意識到信息技術知識的博大,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
在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上網成為一種時尚,許多家庭都有電腦并且能上網,所以,學生在家已經接觸到了網絡,他們也都很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在我校,四年級學生就要求學會掌握上網的基本知識,例如:瀏覽網頁、查找資料、下載圖片或文本等。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很濃,渴望學習更多的知識,學習到怎樣與同學發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等等。通過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指導,學生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不是教師強加給自己的負擔,所以學生更能牢固的掌握。
三、在學習中提升能力
學習任何知識都是為了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也要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服務,所以教師要將課堂任務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使教學任務不枯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能夠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任務時要注意“學以致用”的原則。
(一)教學內容的制定要與學生的“用”相結合
在教會學生畫圖以后,我讓每個學生都為自己的媽媽制作一張生日賀卡,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自己的媽媽。學生既學會了各種畫筆和圖形的使用方法,又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時,我讓學生幫助教師制作班級的課程表,并通過“比一比”的競賽方式,選出制作最漂亮的一張打印出來作為班級的課程表,粘貼在教室內,這樣又一次激發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并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Excle”電子表格時,我讓學生制作班級電子報到冊,讓學生找到成功感。學生在課堂上學的知識都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都能服務于現實生活,所以學生學起來就會感興趣,樂于學。
(二)在應用中練習,鞏固知識
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是為了“用”的,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作為使用它的人才能想辦法強化鞏固知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較強,但知識面還不夠廣,教師在教學時可利用“任務驅動”讓學生明白本節課學習的主要目標和完成的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一些適合本課完成的任務,并設置不同的層次,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相應的目標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收獲。有了明確的目的性,學生練習就有了動力。
總之,為了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教師要想方設法的從“導入”“情境創設”“任務驅動”“自主探索”等教學的各個環節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高速公路”上飛奔,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 李先達.創設“任務驅動”情境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新課程(教師版),2005(8):36-37.
[2] 趙金星.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教學[J].成才之路,2010(1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