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萍
摘 要:校本培訓是教師不斷成長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必經之路,參與校本培訓對教師日后的發展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近些年來我國學校教師改革力度也不斷增強,校本培訓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社會競爭力,參與校本培訓是大勢所趨。
關鍵詞:微課;校本培訓;作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95
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使得人們的生活壓力、就業壓力等不斷加大,教師競爭壓力和教學壓力也不斷增加,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相關的校本培訓過程,而且傳統的校本培訓模式效果不甚理想,大大降低了校本培訓的質量和效率。如何減輕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負擔和壓力,改變現有的校本培訓教學模式,提高校本培訓的效率和質量是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許多的便利,將微課形式應用于校本培訓中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對教學的認知,促進教師的專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就微課在校本培訓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總結,研究詳情見下文。
一、微課應用于校本培訓中的優勢分析
微課主要是指通過微視頻、微講座、微課程等形式進行教學的形式,其具有明顯的特征性,具有層次性和差異性,即教師可以依據自身不同的水平選擇不同層次的微課,選擇適合自己層次和進度的課程進行學習;具有靈活性,能夠彌補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教師能夠隨時隨地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進行學習,且不受地點的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可以反復進行聽課,鞏固學習到的東西;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微課能夠對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整理,大大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提高其自身學習的效率,縮短學習的周期,使教學質量和學習成果均能得到明顯提升,微課能夠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側重點明確。
微課是以視頻課堂為中心,包括了教學素材、課件、教學反思和學生評價等多方面內容,能夠完整真實的記錄課堂上發生的事情,學生或教師可以通過事后觀察視頻,發現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微課短小精悍,具有較強的便利性,而且其內容重點明確,目標性強,能夠使得教師快速把握校本培訓的重點。再加上微課多采用結構化網頁匯聚和整合的形式,使得校本培訓的資源和布局一目了然,教師能夠快速從網絡上找其想要瀏覽的信息,并且微課可以進行實時交流,這就大大方便了各教師之間的信息和資源共享,通過交流和溝通能夠碰撞更多的火花,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借鑒他人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微課具有先驅性,能夠緊跟社會發展的潮流,根據不同時期社會和學校對教師提出的不同要求,利用大數據為教師篩選必需的課程,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指導作用。
二、微課在校本培訓中的應用分析
總結分析校本培訓中微課的運用可分為三類——微視頻微講座的應用、結合校本特色的微課程的應用、學習和教學均能使用的微課資源。
(一)微視頻、微講座的應用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網絡上各類的免費視頻和講座也能夠有效減輕教師的經濟負擔,降低學校進行校本培訓的成本,優勢較為明顯。但是由于網絡上良莠不齊,雖然不少的資源具有明確的針對性,也對培訓教學資源進行了有效的整合,但是仍然需要教學者做好相應的培訓前工作,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適合的資料,進行收集處理并進行活動設計,完善相應的培訓流程,減少失誤的發生,提高校本培訓的工作效率。
(二)結合校本特色的微課程應用
校本課程的主體是教師,校本培訓也是以提高教師的認知程度和水平為目的,這就使得校本培訓具有鮮明的特異性和個體性,因此在制定相應的微課程時也應注意個體性和差異性,將校本培訓的特色與微課程相結合,最大程度的發揮微課程的效果。校本培訓中微課程必須包含學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制度,也應包括對教師的技能水平訓練,每個學校的設備水平程度不同,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學校擁有的設備進行適當的培訓,讓教師能夠熟練掌握教學設備的使用,并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設施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構建微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加強信息共享,根據學習特色制定符合學校主題的校本課程。
(三)學習和教學兩用的教學資源應用分析
微課程的類型具有多種形式,主要是分為自學性、引導性、互動性、答疑性、實驗指導性等多種形式,根據微課不同的形式,學生和教師可選擇不同的微課類型進行學習或教學。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微課程可主要用來指導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工作,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相應的教研審核工作。
三、結語
教育改革不斷對校本培訓提出更高的要求,校本培訓的質量和效率也備受社會各界的重視,不斷改革新的校本培訓模式,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應該積極主動的建立相應的微課交流平臺,健全微課資源建設機制,大力推行微課在校本培訓中的應用,同時建立具有自己學校特色的微課程,在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同時,讓教師充分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思想文化,培養教師的愛校心和責任感。但是微課不僅可以應用于校本培訓中,也可應用于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幫助教師和學生完成自我的反思和反饋評價,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根據學生的建議適當改變教學形式和模式,學生也夠認識到自身的短板,不斷完善和發展。總而言之,將微課應用于校本培訓中效果顯著,優勢明顯,值得大力推行,同時也可適當拓寬應用領域,使微課模式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杜豫.微課題研究:校本培訓開展的有效載體[J].教學與管理,2014(17):27-28.
[2] 劉艷芳.微課優化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校本培訓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3] 劉啟艷.“微格教研”探索與實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20(1):25-29.
[4] 劉朋飛.面向微環境的移動微型學習在教師校本培訓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6):56-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