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淑琴
摘 要:民間美術是在歷史發展中人民智慧淬煉的結晶,體現了人民的文化思想和審美取向,已成為我國民族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此,將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更多、更全面的在課堂內外的生活中發現美術藝術之美無處不在,提高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也可以在長期的教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和保護意識,同時自身的文化品位也可得到提升。
關鍵詞:初中;民間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97
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課標要求初中美術教學應當重視教學資源的生活化,并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還應將我國民間美術中的一些資源進行適當的課堂引入,拓寬初中學生的審美思維,從民間美術中吸取其藝術特點,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熱愛,這對他們審美能力提升和美術創作思維的啟發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民間美術被引進初中美術教學還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更好地遵循新課標教學要求,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此,我從自身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出發對民間美術資源與初中美術教學結合進行有效探索。
一、民間美術進入美術課堂的必要性
(一)能夠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保護與傳承意識
將民間美術引入課堂,不僅可以在一定意義上促使民間美術走向發展,更是對民間美術在實際中教學應用的檢驗。教育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播方式,而民間藝術的傳承方式不正是傳承人向被傳承人給予經驗的過程嗎?只不過教育換了場所是在學校罷了。教師在教授學生的同時不僅僅要注重知識技法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民間美術所包含的民族性、特殊性以及文化底蘊,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想象創新與耐性,從而潛移默化地煥發出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保護意識。
民間美術在文化藝術范疇之內,其承載了無比豐厚的藝術之美。民間美術可以結合其發展歷程、人物傳記、歷史背景、人文環境,將靜態藝術品馬勺臉譜與動態民俗活動社火相結合。民間美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全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二)能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術教育課程
甘肅民間美術課程的開發利用,挖掘了甘肅地區與民間文化、民間傳統藝術相關的資源。課程開發,一方面是對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傳統的“教科書”教學形式,豐富了美術的課程內容,拓展了學生的學識眼界。
二、民間美術資源與初中美術結合應用于課堂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特點出發,針對性選取民間美術資源補充初中美術教材資源不足
盡管初中美術教材中也有民間美術資源作為教材內容,但難以滿足學生對民間美術博大精深的認知和感受。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以教材為參考,結合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和年齡特點,進行民間美術教學資源的選取,從而確保初中學生興趣的激發,發揮資源應有的課堂作用和教學效果。例如,初中美術中的剪紙教學,教師就可以選取甘肅的民間剪紙藝術作為課堂教材的補充內容。在教學中,通過對民間剪紙起源、藝術文化思想、類型等的學習,學生認識到民間剪紙在美術中的藝術審美,進而對不同地區的剪紙風俗文化進行對比,從而親身體會和感知到甘肅乃至我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魅力所在。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剪紙創作,從而在美術創作的氛圍中,親身體會美、感受美、創造美,并在此過程中自己的動手能力也得到培養。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引到課外,帶領學生去本地的民俗博物館,在博物館氛圍中感受剪紙藝術的歷史的沉淀和文化,剪紙的多姿多彩,真正在課內課外實現民間美術資源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融合,更好地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二)拓寬教學思路,讓學生更有意識地對身邊的民間美術藝術加以關注
除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重視學生、教材以及其與民間美術資源結合上述問題外,教師也要從自身的經驗出發,積極進行教學思路上的創新拓寬,更好地增強學生有意識的關注民間美術,提高自身的美術基本修養。這足可以顯示出,課堂美術學習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都在學生所熟知的環境里,為此,教師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關注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自己生活中尋找、觀察、發現每個充滿藝術審美的事物,如:剪紙、建筑、雕像、壁畫、玩偶等。借此,學生更好地從自然和生活中感受民間藝術的美,體會到生活與自然中處處有美術審美存在。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自己身邊的材料進行手工創作,做出自己的藝術品,進而使生活化的民間藝術進入到初中美術教學中。
(三)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讓民間美術資源更好地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發揮作用
現代多媒體技術已成為現代教學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美術教學,把民間諸多與教材內容緊密結合,又無法直接挪動到課堂中的民間優秀資源、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品,通過多媒體進行在線視頻播放,圖片展示等,讓學生更好地飽覽這些民間藝術品的美,同時也讓學生學會自主借助網絡計算機資源獲取更多的教學信息。這樣,初中生的興趣不僅得到更好激發和培養,也調動了課堂教學的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民間美術資源對初中美術課教學的現實和長遠意義,但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美術工作者的長期重視和不斷探索,以求更好的方法融入到中學美術教學中,促進民間美術深入應用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民族民間美術的發展、保護和傳承。
參考文獻:
[1] 周天涯.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藝術教育,2011(7):74-75.
[2] 向思樓.論中國民間美術意象結構的審美特征[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3] 陳宏峻.初中美術課堂的生活化——民間美術資源在課堂上的應
用研究[J].術教育研究,2015(6):137.
[4] 梁辰.民間美術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