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齊??
摘要:高中物理作為一門集思維和記憶力為一體的課程,需要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僅要牢牢地掌握概念,還需要靈活地運用思維。本文主要從打好基本功、優化使用概念以及注意課堂總結與升華這幾個方面介紹了一題多解角度下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思維;一題多解;學習方法;優化策略
高中物理大多以實驗為基礎,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其中運用的知識類型也十分豐富,有著廣闊的可創新空間,是一門知識性較強的學科,有著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的顯著特征。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如果可以通過詳細的例題去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達到真正的舉一反三,實現觸類旁通,那么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也會輕松很多。
一、 打好基本功
高中物理所學習到的運動學,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無論是力學、原子物理還是宏觀的物理運動等內容,都需要利用到運動學的基本公式,它可以有效地貫穿于整個高中物理的學習當中。所以,我們在學習物理時,首先要掌握運動學的基本規律與公式,這對于我們融會貫通地學習大有裨益。事實證明,如果沒有深入理解某個知識點,我們是很難靈活地將其進行運用的。要想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認識、掌握和記住規律,就需要通過典型的例題開展相關的聯系,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應該加強互幫互助,在解題上練習所學的知識點,深化認識,在不斷的練習當中打牢基礎。例如在學習“運動的描述”時,我們可以進行鞏固雙基、能力訓練以及實際運用等內容,在理解“時間、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方面的內容時,更加游刃有余。接下來,去掌握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與變速運動,給自己一個自習的時間,學會自我反思和自我促進。與此同時,還應該強化對實驗的利用。物理知識和其他的知識不同,它在于為人們揭開自然界神秘的面紗,很多知識都是取決于實踐,而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需要進行相關的實驗。在優化我們的知識結構體系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將理論知識更加靈活地運用在實踐中,以此解釋這些豐富有趣的自然現象,這樣在我們做題的過程中,腦海中就可以形成更加豐富有效的畫面,幫助我們去理解和感知問題。
二、 優化使用概念
計算電磁感應時,往往高二的物理學生很難掌握處理,計算的方法既可以根據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分析,也可以采用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所以往往會讓我們在計算時出現一些混淆。
例如在固定水平面的金屬架cdef處于垂直向下的磁場中,金屬棒ab擱置的框架可以隨意地滑動,此時的adeb組成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電阻為r,其余電阻忽略不計,開始磁感應強度為B0,如果從t=0時磁感應強度逐漸減小,當電棒以v的恒定速度向右移動時,為了不讓金屬棒中產生電流,則磁感應強度的變化應該是如何的?寫出B與t的關系式。
在這里,可以利用兩個方法進行解析。
方法一:利用感應電流條件分析
我們知道感應電流產生的必要條件就是閉合電路中有磁通量的變化,只要在adeb中的磁通量始終保持不變,那么回路中就沒有感應電流,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可以推算出t時刻的回路中的磁通量:Φt=Btl(l+vt)。
t=0時的磁通量:Φ0=B0l2
因為:Φt=Φ0
所以:B0l2=Btl(l+vt)
即:Bt=B0ll+vt
方法二: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進行分析
利用導體切割磁感線的動生電動勢表示:E1=Btlv
因為磁通量變化產生的感生電動勢是:
E2=l(l+vt)ΔBtΔt=Bt-B0tl(l+vt)
再因為E1=E2(數值大小相等,方向卻相反),
所以可以得出:Bt=B0(l+vt)l+2vt
事實上,兩種方法的切入點都是正確的,方法一是建立在感應電流的基礎上,方法二是建立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基礎上。兩種思路都是正確的,在方法一中,導體向右運動,磁通量增加與磁場變化引起的磁通量會進一步地減少。在方法二當中,導體切割磁感線干線引起的動生電動勢與磁場的變化大小相等,只是方向相反,它的總電動勢就是零。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就不難理解具體的解題思路了。
三、 課堂總結與升華
雖然教師為我們準備課堂小結,但是在這個環節當中,我們在做好信息的接受者的同時,也應該圍繞著課堂的三維學習目標進行,實現對學習重點、難點的突破,重視課程學習的方法與小結工作,注意區分新知識和已經學過的知識的區別、聯系,將更多的新知識納入信息系統當中,與原有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課堂小結最好親力親為,實現對課堂的提問、練習、動手操作以及信息反饋,進而對新的授課內容進行深化。
例如在學習帶電粒子的磁場平拋運動時,我們探究到它的特點是帶電粒子的初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垂直的,是一個勻速變化的曲線,這種運動方式就可以利用合成、分解的方法,將其分為兩個運動,利用“以曲化直”的思想來思考,這樣的方式方法就有助于我們去總結課堂,鞏固課堂,在我們的解題上,也能夠實現一題多解。
梳理清楚高中物理的主干線,在腦海中可以明確地掌握相應的知識結構,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要及時分析和研究典型例題,善于利用典型例題中的方式方法為自己加深印象形成典型的解題思路。學生自己還要善于去高考題中尋找一些課本題的影子,探尋高考試卷與課本結合之處,在必要的時候,將這些問題做進一步分解與整合,完成延伸和拓展工作,使課本的知識更加靈活豐富,更好地服務于考試。
四、 結語
在解題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題意,可以根據物理公式去建立有關的等量關系,這些等量關系也許就在數學的函數當中,這是解題的關鍵所在,我們需要抓住關鍵、突破關鍵,這樣才能夠更加順暢。我們學習物理,最重要的還是要從基礎抓起,落實基本功,這樣才能夠將學習的重點突出,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放棄從多角度出發,實現普遍聯系,讓物理的知識體系在我們心中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湯志松.前車之覆后事之師——從高考閱卷的參與體會回看物理教學[J].經營管理者,2016,(6):372-373.
[2]姚舜.高中物理教學中以程序化教學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z1).
[3]賈春.借用“面積”巧解題——高中物理圖像法解題技巧之一[J].發展,2010,(1):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