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競玲 楊世福 楊世眾
摘要:籃球運動項目是一項風靡全球的運動項目,深受人們的喜愛。籃球運動項目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必修的體育運動項目,本文以新課程標準為基礎,通過科學的課堂設計進行籃球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參與籃球教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籃球運動;運動項目;課堂效率;教學活動
籃球運動項目是一項風靡全球的運動項目,深受人們的喜愛。籃球運動項目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必修的體育運動項目。籃球教學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讓學生養成良好健身習慣和提升其身體素質的重要體育運動項目。調查發現,籃球運動是小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尤其是男學生,對籃球課情有獨鐘,如癡如醉。但是對于籃球本身來說,其動作復雜,戰術組合善變、多樣,尤其是對抗性比較激烈,從而形成了籃球運動獨有的風格魅力。筆者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結合素質教育的思想要求,轉變傳統小學籃球教學的教學模式,設計比較科學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剛剛開始接觸籃球,所以要把學生的一些籃球運動中的錯誤動作,扼殺在萌芽狀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從小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籃球技術動作,為以后的籃球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各項技術。例如:先讓學生學會單手運球,運球過障礙物等等,再教學生雙手胸前投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行進間低手上籃等。這樣教學的好處是,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技術。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籃球技術掌握起來難度較大,練習方法單一,枯燥乏味。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一般在10分鐘左右,不能長時間地重復同一個動作。所以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籃球教學,剛開始學生積極性特別高,但是學習一會兒后就沒有興趣了,如果教師還讓學生繼續練習,可能導致學生有一定的抵觸情緒,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原本感興趣的籃球課產生厭學的心理,甚至害怕上籃球課。所以筆者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適合小學生的籃球教學模式。
一、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設計完全適合小學生籃球教學的模式。例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籃球運球技術的掌握,技術要領:要求五指分開,手心空出,在球的上方向下用力運球,手、球不分。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動作就有一定的難度,剛剛開始好多學生根本達不到教師的要求,再加上這個運球的過程自始至終都是兩腳左右開立站著不動的,這樣練習的時間稍微久點,好多學生都堅持不住。但是如果教師采用花樣運球提高他們的練習興趣,如:單腿過球,左右手向下運球的同時,左右腿交替邁過球。這種練習雖然有一點難度,但是學生初次接觸,覺得很好玩,便會主動去“玩”。從而在花樣運球中提高了手對球的控制能力,也提高了運球的熟練度。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籃球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籃球教學的課堂中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 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授的教學模式,教師教什么,學生被動地接受什么,學生成為容納知識的“容器”。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體育教學課堂沒有一點活力。所以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把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小學生的籃球知識結構較為模糊,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籃球技能水平發展的高峰期,由于學生天性好動、樂學、求知欲強,只喜歡投籃打比賽,忽視了籃球基本技術的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先應從體驗運動樂趣和感受成功喜悅為基本出發點,選擇一些新穎、有效的練習手段,在教師的引導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籃球技能與體能的和諧發展。
三、 讓游戲走進小學籃球教學的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讓游戲教學法走進籃球的教學課堂是至關重要的。“課程標準”強調在籃球教學實踐過程中,以讓學生自主地去感受和體驗籃球特征價值和樂趣為主線,不過分追求技術細節,這恰恰符合了籃球教學中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法的要求。通過該法可以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提高小學生興奮性的作用。通過游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把“玩”和“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籃球技術要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活潑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動作技術,鍛煉身體,提高素質。這樣久而久之,提高了籃球教學的課堂效率。
四、 對學生進行及時、適時的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贊揚深深植入每一個人的心底,無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都渴望別人的贊美,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更加渴望教師的贊美。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適時地進行正面評價。好多小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引起別人的嘲笑,他們羞怯于展現自我。在這種情形下,多夸夸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自信,他就會敢于展現自我。學生表現欲望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時也更渴望得到同學們,尤其是老師的激勵和贊揚,這是他們實現持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有效保障。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比較,注意學生的點滴變化,經常表揚先進,鼓勵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作激勵性的評價,充分肯定他們的優點,哪怕是一個極其細小的地方,對他們說一些激勵性的語言。這樣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很濃,熱情很高,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參考文獻:
[1]白莉,陳茂林.投籃時肌肉運動感覺的心理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1983,(Z1).
[2]凌偉,陸遵義.中學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教法探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85,(04).
[3]肖平廣.按興趣分組組織體育課堂教學之我見[J].科技信息,2011,(17).
[4]羅振興.論課外體育鍛煉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