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彩霞??
摘要: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家長因個人的文化水平、成長經歷、所處環境的不同在孩子幼小銜接的方式方法上很容易進入誤區。本文緊緊圍繞常出現的誤區和幼小銜接的有效做法展開。
關鍵詞:幼小銜接;誤區;建議
如果你的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你將會做什么準備?你已經做了哪些準備?這兩個問題對于即將上小學的家長真的很值得深思。很多家長會受周圍環境,個人成長的家庭環境的影響做出相應的選擇,但是很容易進入一些誤區。
第一,重知識輕習慣。很多廣告語會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乎就會有拼音班,英語班,提升班,很多家長會陷入到各種盲目的培訓和攀比過程中。當然還有很多家長會更加注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短時間內看不出什么太大的效果。對于前者來說你的孩子可能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你會很疑惑,錢花了,孩子學到了知識怎么就輸了呢?因為你并不知道究竟什么對你的孩子是最重要的,孩子現在最需要什么。所以你焦慮,你盲從,你并沒有根據自己孩子成長發展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幫助。因為孩子的起跑線并不在于各項補習班的知識的學習,而是父母的理念,父母學習的狀態,父母給孩子養成的習慣。過早、過多的知識的學習往往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因為不適合六七歲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的知識讓孩子理解、接受、學習起來特別難;或者孩子本來對學習特別有興趣但是因為學的過多,反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就是超限效應。提前知識的學習的優勢在二年級基本上就不明顯了,反而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孩子的優勢凸顯出來,其實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授之以漁”的道理,良好的習慣就像是一大筆存款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因此在幼小銜接的時候家長需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專注的習慣、傾聽的習慣、自理的習慣、愛閱讀的習慣、遵守規則的意識等等方面的準備更有益于孩子長遠發展。
第二,重孩子輕自身。很多家長會認為銜接是孩子的事情,會在孩子的身上花很大的工夫,但是忽略自身。當孩子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時候,家長就即將成為一名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這種角色的轉變也需要家長提前的適應。孩子要規律入學,回家后會有作業,家長需要準時接送孩子,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給孩子聽寫、簽字,需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這就要求家長有良好的責任意識、陪伴的意識和規律的作息,一方面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另一方面更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重經驗輕成長。“想當年我上學的時候沒人管,現在不是也很好嗎?”很多人會以為我當年就是這樣的,以自己的經驗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大的環境已經變了,身處于變化的環境下孩子的需求也已經發生很大改變。曾經適用的方法并不適用于現在的孩子,經驗也不等于定律。作為父母必須和孩子一起成長,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孩子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引導。
由于孩從幼兒園到小學會在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學習期望、行為習慣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必須重視并且對孩子做適合的引導。
第一,關注孩子情緒,讓孩子愛上上學。我們可以通過電視節目向孩子介紹小學多彩的生活;也可以帶孩子去參觀即將要上的小學,熟悉校園環境;讓身邊親戚朋友家大一點的小學生給孩子介紹小學的學習生活。通過這些了解介紹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一個整體認識和提前認知。
第二,利用假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在行為規范上有更高的要求,為了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家長可以重點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
自理習慣:作為家長要有目的的讓孩子自己穿衣,獨立吃飯、睡覺,自己整理文具用品,自己疊衣、洗小襪子等等。這些是六七歲的孩子可以做到的也是應該做到的。在最初家長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做的時候,孩子可能做的不夠好,這就需要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允許孩子嘗試錯誤,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漸樹立自信心。
專注的習慣:這是影響孩子課堂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孩子在家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要隨意的打擾,提醒孩子一件事情做完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并在固定的區域做相關的活動,并且可以讓孩子多進行一些安靜的桌面游戲。
閱讀的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專注力、理解力、意志力的培養。作為即將進入一年級的小孩子需要父母每天至少30分鐘的時間陪伴孩子親子閱讀。通過親子閱讀拉近親子距離,便于情感教育,也可增加識字量,并幫助孩子豐富精神世界。
規則意識: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時候做,該怎么做。這對于孩子適應新的學校、班級規章制度、配合老師進行班級管理并對孩子以后養成良好社會道德規范有很好的幫助。父母可以借助親子閱讀時繪本分享,游戲互動中角色扮演,并讓孩子學會承擔相應后果來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
第三,做一位學習型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生理和心理在不同階段特點也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不能用一貫的方式方法對待變化中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也做一個學習型的父母,提前了解每個階段孩子大致的身心發育的特點,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心理營養”,掌握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的方法和應對孩子每個階段中出現問題的方法。父母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書籍的學習、向老師學習、向成功家長學習、向孩子學習等等,只有家長堅持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解決好幼小銜接問題能夠使兒童入小學后在身體、情感、社會性適應和學習適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從而順利地實現由學前向小學的過渡。幼小銜接需要父母提前“預習”,耐心引導,與孩子一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