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衛鳳儀 李曉慶 編輯/王亞亞
總部經濟再騰飛 資金歸集添助力
文/衛鳳儀 李曉慶 編輯/王亞亞
跨國公司的政策訴求、內控管理水平、資金運營管理能力等各有差異。相關部門應在堅守風險底線的前提下,為企業開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改革,以公司治理結構相對良好的跨國公司為載體,通過國內、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分別集中管理境內、境外成員單位外匯資金。這有利于降低整體結算及匯兌成本,也賦予了企業更大的資金運作空間。2013年11月,廣東繼北京、上海后,成為全國第三個開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的地區。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指導下,外匯局廣東省分局(下稱“廣東省分局”)創新管理和服務思路,支持跨國公司外匯資金實現集中運營管理,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基礎上,為企業的真實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助力跨國公司全球化發展。
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改革在廣東省開展之后,廣東省分局立即召開專題政策宣傳會、座談會等,并對符合業務準入條件的企業逐家宣講、重點推薦,力求通過積極的宣傳,讓當地企業能更充分地了解政策、有效地運用政策。廣東省分局以企業需求為指針,對各類型性質的企業一視同仁,不論中資、外資還是民營企業,只要企業有需求,符合業務準入條件,廣東省分局都積極予以支持。截至2016年年末,轄內共有11家國資企業、18家外資企業和12家民營企業完成了業務備案。其中,2013年11月,美的集團和TCL集團成為全國首批開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的民營企業。此外,基于粵港澳經濟金融合作一體化的發展戰略,重點培育港資企業,已有12家港資企業完成備案,占外資企業總數的2/3。廣東省分局在企業培育過程中,優先支持制造業等傳統經濟企業,并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支持重點,適時調整。國務院關于支持物流業發展的要求一公布,廣東省分局便立即深入了解轄區物流業企業發展的狀況,并選擇了普洛斯集團等一批物流業企業加以重點培育。截至2016年年末,轄內完成備案的41家企業橫跨了制造業、運輸業、物流業和金融業等7大行業。
截至2016年末,廣東省分局轄內已有41家企業完成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用管理業務備案,涉及境內外企業557家;集中外債額度141億美元、集中對外放款額度104億美元;開展了境外外匯資金境內歸集、境內外匯資金集中管理、外債額度集中調配、對外放款額度集中調配、經常項目集中收付匯及軋差凈額結算等業務。
廣東省分局深知,企業的政策訴求、內控管理水平、資金運營管理能力各有差異,因此在政策原則要求下,應致力于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方航空”)是中國運輸飛機最多、航線網絡最發達、年客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在境外設有67個國外辦事處。其境外辦事處銷售的機票款一部分歸集到其開立的境外賬戶中,另一部分仍處于由各境外銷售點代管的狀態。就前者而言,境內機構境外賬戶的開立須經外匯局審批,企業只能在核定的賬戶余額范圍內歸集銷售款,且該賬戶需逐年審批;而后者,由于資金分散,境內機構難以實時管控,安全性不高且難以獲取資金理財收益。了解到上述情況后,廣東省分局主動與其聯系,上門介紹政策,并在符合政策總體原則的前提下,為其設計了更符合其行業特性和更便利的服務方案。
一是將境外辦事處視同獨立法人資格管理。根據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運營管理政策的要求,境內外成員公司應均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而南方航空的境外機構多為辦事處性質,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廣東省分局經過多方了解,鑒于行業特性,以及國內其他航空公司都有類似情況,決定將其辦事處的注冊證明視為法人資格證明,辦理了業務備案手續。
二是靈活運用賬戶功能,解決操作難題。根據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企業經常項目資金應通過國內外匯資金主賬戶管理。南方航空的境外機票銷售款屬于經常項目收入,也應直接歸集到國內外匯資金主賬戶,并完成實際收付款數據和逐筆還原原始收付款數據的跨境收付款申報。由于機票銷售存在筆數多、金額小的特點,且其跨境支出多為支付境外加油款、機場管理費等,存在著操作頻繁的特點,導致其涉外收付款的申報壓力較大。特別是服務貿易等項目的對外支付,按規定需提交稅務備案表等資料,對于操作頻繁、業務量大的企業,帶來的管理壓力更甚、成本更高。據了解,南方航空在正常情況下,完成一筆境外支付約需3—5天時間。對此,廣東省分局根據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外來外去”的賬戶定位,指導其將境外機票銷售款歸集至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與境外賬戶發生的往來無需進行真實性審核。南方航空據此將每日的境外機票銷售款利用銀行內部系統自動劃轉至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境外支出憑支付指令即可辦理,資金安全性、操作便利性大增,且企業辦理稅務備案等成本也相應消失。在此管理架構下,其境外資金調撥可在1日內完成。
三是爭取優惠政策借用外債。2015年8月,外匯局允許跨國公司實施外債比例自律管理,打破了中資企業無法借外債的政策障礙。在原先的政策框架下,企業依據“投注差”(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總額與注冊資本的差額)核定外債規模,而中資企業因沒有“投注差”,難以借用外債。而跨國公司外債比例自律管理新政,則允許企業可在其凈資產1倍、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5%的范圍內申請外債指標,使中資企業獲得了借用外債的權利。但對于航空公司這類高負債企業而言,實施條件較高。對此,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向國家外匯管理局陳述了企業需求和實際情況,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支持下,南方航空可在其凈資產1倍范圍內借用外債。此舉進一步幫助企業打通了境外融資渠道,有利于企業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2016年,廣東省分局轄內的外債呈現凈流出狀態,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項下則實現了外債凈流入6億美元。
南方航空自2016年8月開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以來,資金歸集規模正逐步增長。在其示范帶動下,轄內企業對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的功能有了進一步認識,紛紛表示要將境外資金更多歸集至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2017年1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優化了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管理,也順應了這一趨勢。2017年2月末,轄內國際外匯資金主賬戶余額達8000多萬美元,環比增長4倍多。
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穩步推進,是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提供政策便利的同時,廣東省分局積極加強業務監管,避免異常資金借道流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構建業務監管體系。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打破了常規管理中經常、資本的界限,利用同一賬戶實現了不同成員企業、不同性質資金的歸集處理。對此,廣東省分局制定了專項工作職責分工制度,明確了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外匯檢查等條線的工作要求及職責分工,調動全分局力量做好業務監管。外匯管理實行屬地管理原則,較難實現異地企業實時監控。例如企業集中外債額度后,境內成員公司無法以自身名義借用外債,導致異地企業實際借用外債的情況難以監控。鑒此,廣東省分局制定了明確的職責分工,由綜合部門負責與異地外匯局對接,并定期與異地外匯局反饋相關外債借用情況;資本項目部門則負責在相應管理系統內對企業進行標注。
做好日常監測。廣東省分局指定專人負責業務監測,按月撰寫報告,共享監測情況;如果出現資金異常波動,則組織相關人員深入了解情況、分析原因,及時發出業務警示。
開展業務核查。自2016年起,廣東省分局采取銀企自查、分局核查的方式,對業務開展全面核查;核查范圍涵蓋賬戶管理、通道額度控制、數據統計準確性等各方面。由于核查到位,轄內業務基本合規,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情況。
加強窗口指導。廣東省分局對資金異常波動的企業,主動約談、了解情況,指導企業合理調配資金;同時,鼓勵企業用好、用足外債比例自律管理政策。截至2016年末,轄內已有16家企業適用該政策,集中外債額度達110億美元。
下一步,廣東省分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支持跨國公司優化資金的管理模式,以便讓更多的企業分享改革紅利;同時,引導銀行機構提升國際業務經營和服務水平,為跨國公司提供全球化的金融服務,支持廣東企業進一步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為地方總部經濟發展再添助力。
作者單位:外匯局廣東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