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朝富
摘 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生產和服務一線的高級技術和管理的應用型人才。高職學生無論是在理論和技能方面都有著無限的潛質,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會創造出無限可能。在大力推行應用于技術教育人才的時代背景下,怎樣能夠堅持以應用型人才為教育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就成為高職數學教育教學廣泛關注和研究的課題?;诖耍疚闹饕槍θ绾闻囵B高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職教育;數學;應用意識;應用能力
一、 轉變數學教育思想, 深刻認識數學的價值
站在主觀的層面上來講,高職學生對于技術的認知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他們在技術領域中追求高、精、尖,力求達到技術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引導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第二、深入鞏固數學的應用問題。將技術的理論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為高職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應該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數學知識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和領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比如高職生進行的計算機操作,在數據統計、語言分析以及編程中都是需要運用數學知識才能順利完成。學生如果能夠思想上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那么也將會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數學學習上。
二、 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一) 在教學內容上, 加強應用環節教學, 突出知識的應用性
在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地增設應用性的教學環節,從而有效地實現抽象知識向著直觀、更易于理解的知識的過渡和轉化。把握數學教學的目標,針對不同專業找出兩者之間的聯系,數學教學盡量能夠和學習、生產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數學,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比如在學習導數的知識時,課本上只是簡單介紹了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教師應該引出一些和專業相關的變化率問題,比如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可以引出商品的總量對時間的導數就是總產量的變化率,產品總成本對產量的導數就是產品總成本的變化率。在機電專業授課時則可介紹變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非恒定電流的電流強度等變化率問題。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充分發揮數學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價值,建立數學模型,將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的生產、生活建立一定的聯系,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數學知識向著技術領域的有效轉化。數學模型的建立是相對復雜的,沒有統一的模式和框架,因此,就需要通過在實踐中,學生不斷探索、分析、概括、推理、演算和總結,進而逐步培養其數學建模能力。
(二) 在教學方法上, 重視知識的應用性
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于數學的教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該深入鉆研教學教法,潛心研究,能夠站在數學的層面上處理數學、解釋數學、表現數學,不僅讓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提升其實踐動手能力。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要適當,在應用教學中不斷灌輸和傳遞數學思想,重點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現階段,很多高職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加強調理論的系統完整性、論證的邏輯嚴密性,而將數學的應用性拋之腦后,這顯然不符合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
(三) 在教學手段上, 適當運用現代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在我們解決實際問題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各種電子計算設備的更新和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智能設備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 計算器、電腦等輔助性工具代替了人腦進行各種計算過程,達到精準、高效的計算目的。此外,在數學實驗課上,我們引入了Mathematica 數學軟件,讓學生掌握在計算機中求導數、積分, 解微分方程, 把函數展開成冪級數等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讓他們獲得不一般的學習體驗。
三、 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一) 探究性實踐作業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育也離不開生活,學生的數學實踐作業不應該局限于傳統的模式,應該盡量多設置一些能夠自由發揮的題目,貼近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盡量選取一些開放性題型,能夠緊密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正確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思考、分析和研究,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課外講座
傳統的數學主要是以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為主,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現代教學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可以組織開展一些數學有關的知識講座,像“數學趣談”“數學建模漫談”“數學熱門話題”等等。讓學生通過這些知識講座學習數學的發展史和背景,了解數學在各個領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真正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 課外活動小組
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和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了解不同行業的生產、經營、供銷、成本、產值、利潤及工程設計、立項、預算等情況,通過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充分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所表達的意義,鼓勵學生根據課程的內容,在了解相關背景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來得到相應的結果,再對這些結果的進一步探究、檢驗,判斷其與實際所產生的差距,然后進行修正,最終得到準確的結果。學生通過這一實踐過程,能夠充分認識和了解到數學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價值和重要作用,從而提升其數學應用能力。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時代背景下,高職數學教學應該充分結合專業課程,緊密貼合實際生活,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促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立英.數學教學中應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能力培養[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