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萍
摘 要
教育部編版初中教材歷史知識容量大,內容較以前豐富了許多,加上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使得歷史學科變得更加異彩紛呈,新課改對我們的歷史學習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成為了歷史發展必然要走的路。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外閱讀;習慣養成
1 培養歷史課外閱讀習慣的意義
1.1 歷史課外閱讀習慣的養成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基本素養
了解歷史是每一個人的基本素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的整體素質提高將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青少年素養的提高,也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主要力量,全面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方式。青少年廣泛涉獵各類歷史課外讀物,了解歷史,正視歷史,并做到“以史為鑒”,有利于開闊自身視野,豐富自己的內涵,愉悅自己的心靈,并能正確認識自身使命,全面提高自身素養。
1.2 培養歷史課外閱讀習慣有利于中學歷史學習
開展歷史課外閱讀,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探究歷史的興趣。在歷史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領略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感受曲折動人的歷史故事,探究引人入勝的歷史謎團,使得學生在沒有考試壓力的狀態下對諸多此類歷史相關進行課外閱讀,進而形成一種學習歷史的興趣,養成一種歷史課外閱讀的習慣。興趣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就不會感覺枯燥無味,并能自覺的學習歷史,研究歷史,通過課堂的學習研究,促使學生們對歷史進行下一步的課外閱讀,如此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在這種良性循環的不斷影響下,我們的知識領域得到更深層次的拓展,課堂學習內容也同時得到了鞏固和深化。歷史知識廣闊無垠,而我們僅僅靠課本知識也不過是滄海一粟,不能窺其全貌,而課外閱讀正好填充了知識點狹隘的空缺,再者通過不斷的課外閱讀,更深層次的了解課內歷史人物、歷史觀點及歷史事件,從而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如此一來,歷史學習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枯燥的背書,而是對于歷史學習也產生濃厚的興趣,使整個歷史能被快速,輕松地的認知。
1.3 歷史課外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
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整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國家無論經歷怎樣的歷史變遷和外部競爭都無法磨滅的意識存在。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民族先烈們不斷探索發展,形成了如今的民族精神。在當今全球化一體化的國際大形勢下,如何讓青少年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激發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懷,正視歷史就顯得愈加重要。
歷史的內涵就在于讓青少年在中學時期正視歷史,了解歷史,并“以史為鑒”深入了解本民族的精神內核,進而把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的形成。歷史學科內容豐富,涉及面也較寬泛,是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程,我國光輝燦爛的五千年歷史,其中涌現出多少民族大義、抗擊列強,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偉大人物,這些都是影響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方式,只有讓學生“了解歷史,正視歷史”,才能使學生“正視未來”。學生在歷史的課外閱讀中,不斷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才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2 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策略
2.1 培養歷史閱讀興趣
歷史的閱讀興趣的培養,會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一旦有了閱讀興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自主學習的可能,并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記憶一些趣味性的歷史小故事、小事件,以此引發我們的好奇心,激發閱讀興趣。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還應閱讀歷史書籍及歷史典故,進而在書籍選擇方面有一個正確認識,有利于我們正視歷史,了解歷史,并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愛上歷史,從而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2.2 歷史學習方法很重要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歷史學習首先要養成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慣,這樣才會有利于知識面的拓展,激發閱讀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我們應重視課外閱讀方法的學習,在課堂外更深入的了了解歷史,正視歷史。
進行歷史課外閱讀時,應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首先是分類閱讀,把課外閱讀書目進行分類,分為精讀是略讀,高一歷史課外閱讀應以略讀為主,先對歷史有個粗略的了解,精讀是在略讀大量歷史書籍之后提出的,注重對歷史的分析的判斷。略讀時,應先對想要了解的信息進行閱讀,并達到一定數量的要求,精讀是,應將書目里的內涵進行提煉加工,并做出有效讀書記錄;其次是與朋友進行交流討論,通過對歷史書目進行大量且深層次的閱讀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并以此解決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在交流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還可以加深對歷史的思考,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歷史學習水平的不斷地提高。最后,我們的課外閱讀成果可以進行集中展示,以便總結經驗,鞏固效果。我們還可以通過各類方式來展現自己的課外閱讀成果,比如:辯論賽,歷史劇表演,歷史知識競賽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會極大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激發學習歷史的熱情。
3 結語
課外閱讀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歷史學習過程中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有效的歷史課外閱讀,不斷了解歷史,正視歷史,并“以史為鑒”,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在課外生活中,學生應留意一是相關的人事物,閱讀歷史是沉淀一個人文化底蘊的重要方式,這樣既不斷滿足了新課改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會養成我們的良好閱讀習慣,實現全面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娜.淺談中學歷史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10).
[2]聞偉紅.初中歷史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6).
[3]繆愛紅.談初中閱讀學習習慣的培養[J]. 歷史教學(學術綜合版),2015(07).
作者單位
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實驗中學 山西省萬榮縣 0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