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白玉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38頁例題7、練習八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填寫“百數表”,進一步明確百以內數的順序,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
(2)使學生通過觀察“百數表”,探索并發現“百數表”中數的排列規律等活動,培養自身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發展數學思維,進一步增強數感。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體驗合作交流的價值,提高數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百以內數的順序并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百數表中隱含的諸多規律并會運用規律。
【教法與學法】教法:引導探究法;學法: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百數表”掛圖、“田”字框、“十”字框、“器”字框等三個“魔力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教師用課件、掛圖分別出示書上例題7未填滿的“百數表”,并說:“今天,數學王國開運動會啦!特別熱鬧,數寶寶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入場了,大家向他們打招呼吧!”學生齊讀表中數。
二、合作交流,探究規律
1.整體感知未填滿的“百數表”的規律
師:“仔細觀察,這些數寶寶是怎么排隊的?想好后與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數寶寶的隊伍藏了什么有趣的秘密呢?誰能把自己的發現和大家分享一下。”
引導得出:第一行都是雙數,第二行都是單數;(說明:橫排叫做“行”)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從右上到左下這一斜行中的數(10除外),(上下數相差11)十位上的數從1增大到9,個位上的數從9減小到1(上下數相差9)。
2.完成“百數表”,明確數的順序
(1)引入。老師問:“咦,要開運動會了,可方隊里還有不少位置是空著的,你知道是哪些數寶寶還沒來嗎?我們要把數寶寶1~100全部請上場,并將它們按一定的順序排在方隊里。”
(2)匯報。老師問:“課前已安排大家去請數寶寶了,現在請打開書38面,看看他們都來了嗎?你都排對了嗎?來看這幾位同學的。”老師選取幾位學生填的百數表投影展示。
老師把大家排的方隊放大,一起對照檢查。老師用掛圖出示完整的百數表。
( 3)齊讀。老師:“來給所有出場的數寶寶們打聲招呼吧!”學生齊讀完整的百數表。
(4)揭題。我們把數寶寶按順序從1排到了100,組成了一張完整的百數表。老師板書課題“百數表”。
3.涂色游戲
(1)引入。老師說:“有些數寶寶想穿漂亮些的運動服,下面我們聽從小精靈聰聰的指揮,來給它們涂色,好好裝扮一下吧!”
(2)涂色。老師依次出示要求分別涂色:①給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②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③給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涂上粉色。
(3)匯報。老師投影展示學生涂色的百數表并讓學生評論,提問:“誰愿意展示給大家看?他涂對了嗎?或者你是怎么涂的?”學生答邊課件演示。老師把他涂好的百數表放大,讓大家看個清楚。交流:“為什么要給‘33涂三種顏色?為什么要給‘3涂黃色?是否要給‘30涂綠色?到底要不要給‘100涂粉色?為什么?”
老師引導“涂黃色的這一列數有什么特點呢?其他各列也一樣嗎?涂綠色的這一行數有什么特點呢?其他各行也一樣嗎?涂粉色的這一斜行數又有什么特點呢?
4.探究規律
(1)引入。老師問:“這張百數表里還藏著好多有趣的奧秘呢!我們可以怎樣觀察去找奧秘呢?”引導得出:橫、豎、斜看,并板書。
(2)小組合作交流。老師問:“請大家分別從這三方面仔細觀察,先獨立思考,想好后再和組內四人一起分享找到的秘密。”
(3)全班匯報。老師問:“找到了哪些奧秘呢?哪些同學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
老師引導得出:①橫著看,在同一行數里,左邊九個數十位上的數是相同的;個位上的數依次分別為1、2、3……9;最右邊的一個數是整十數,它十位上的數比左邊九個數十位上的數要多1;橫著看同一行數中相鄰的兩個數相差1。②豎著看,在同一排數里,個位上的數都相同;十位上的數依次為1、2、3……9;豎著相鄰的兩個數相差10。③斜著看,從左上到右下個位和十位都依次增加1,從右上到左下十位依次增加1,而個位是依次減少1。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比眼力(找數活動)
(1)引入。老師問:“數寶寶密密麻麻地排進方隊里了,你能很快地找到任意一個嗎?”
(2)師生互動。老師問:“數學小精靈聰聰先考我們了:①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38);②明明也飛過來考我們:55前面一個數是多少?(54);③老師還想考考大家:與29相鄰的兩個數是多少?(28和30)。下面誰想當小老師考大家?”
( 3)同桌互動:每個人都有當小老師的機會,接下來請同桌兩人輪流當小老師,互問互答,在百數表里找數。
(4)最后挑戰:①哪些是一位數?分別找出最大的一位數和最小的一位數。②哪些是兩位數?最大的兩位數和最小的兩位數分別是多少?③有幾個三位數?是多少?
2.按順序填數
老師出示書上練習八第1題。
(1)請拿出答題紙,完成第一題:按順序填數,然后思考下面的問題。
(2)學生在答題紙上獨立完成。
(3)匯報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按什么順序?幾個幾個地數?
(4) 再點名回答:①所填數中,哪個數最接近100? ②67是更接近60還是更接近70?62呢?
3.“魔力框”猜數endprint
(1)引入。老師說:“小朋友真了不起,在百數表里發現了這么多奧秘!老師還做了幾個“魔力框”, 被它框住的數,都會乖乖地按順序排好隊。大家仔細觀察,你還會有新發現哦!”
(2)揭示秘密。老師用三種不同形狀的框子:“田”字框、“十”字框和“器”字框分別在百數表里框出幾個數老師說:“請你仔細讀一讀框里的每個數,橫著、豎著、斜著比一比,相鄰兩個數有什么聯系,在小組里交流。”老師分別從左往右、從上往下拉動框子,引導學生在動態中觀察“魔力框”里的數,啟發學生思考在觀察百數表時發現的規律。
(3)猜數。老師用課件出示帶一個數的“魔力框”。
老師問:“你們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幾個數嗎?”學生猜數,在答題紙上獨立完成后再匯報,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四、全課總結,課后延伸
老師問:“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了百數表里有趣的奧秘。你們開心嗎?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說:“是的,數學王國里還有更多神奇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呢!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五、課后反思
(1)教師的教一定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的。之所以不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而是設計大量的活動,是因為活動便于學生理解、融會貫通。那么,教師怎樣才知道教學效果達到了呢?例如,可以設計出能方便教師掌控學生學習狀態的環節。如學生討論時,教師參與傾聽、討論、指導;再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來反饋他們的所得,答題時注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
(2)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對于數學的學習,不僅是讓學生習得基本的知識、技能,還要讓學生會做學問,會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而這些都需要教師“搭臺子”。本節課設計了大量的觀察、歸納、表達、互動環節,這些都是必要的數學活動,如果將學生思考力度加大,可能會更好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觀察百數表,學生得出“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后,教師是否可以提問:“為什么是這樣呢?(因為這里的上、下兩個數之間相差11,一行10個數,不夠放11個數,因而在行的位置上被推后了一個,因而形成它們出現在同一條斜線上的現象)”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期待的未必是學生必須答得出(當然,也不要輕易懷疑學生的思考力),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會質疑、會提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