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群


“說數學”指的是個體用相當靈活的數學語言來表述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思想,以及數學學習的情感體會等數學學習活動。“說數學”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有利于優(yōu)化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在學生分歧處“說數學”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并非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是主體在自己頭腦中建構與發(fā)展認知結構的過程。“分歧”指的是意見的不一致,有差別。“分歧”說明了部分學生在對某些知識在頭腦的構建過程中模糊不清。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好好地利用這個分歧點“說數學”,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更好的構建。
案例: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出示題目:計算19.2÷6=
師:19.2÷6到底等于多少呢?相信咱們班的孩子一定能想出辦法計算出來。請大家思考一會兒,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學生出現了以下的做法,教師在平臺展示如圖:
做法(1) 做法(2)
師:哪種做法是正確呢?
此時學生竊竊私語,有人認為做法(1)正確,有人認為做法(2)正確。此時,我故不作聲,讓學生分組談論交流。
師(指著第二種做法):請列出這種豎式的同學來介紹一下他的做法。
生(說):先用整數部分19除以6商3寫在個位,余下的1和十分位上的2合起來是12個十分之一,12個十分之一除以6得到2個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寫2。
師追問:不過老師有一個地方不明白,整數部分余1再加上十分位移下來的2合起來是1.2,可1.2÷6不夠除啊!那你是怎么算的?
生(說):我是把1.2看作12個十分之一。這里的2表示2個十分之一,1可以表示10個十分之一,所以合起來就是12個十分之一,那就是12÷6了。
師:真聰明!既然1.2可以看成12個十分之一。同學們,是不是應該把做法(1)的小數點去掉呢?
生(齊說):是!
師:12個十分之一除以6得到 2個什么?
生(齊說):2個十分之一。也就是說:2的前面要加小數點,才能表示2個十分之一。
師:你們說得真好。我們通過觀察說明了: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要對齊。
師跟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如圖):
回顧算理
師:哪位同學能完整說說剛才的計算過程呢?同位之間互說。
此時,通過以上的“說數學”,學生對于“分歧”已豁然開朗。
計算教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我關注學生對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也關注學生對算理理解,并重視激發(fā)學生“說”算理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理清“說”的內容,倡導為學生提供“說”的空間。最終通過在分歧處“說數學”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發(fā)展思維。
二、在實際問題的關鍵句中“說數學”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在教學解決問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信息,理解題意。這就需要在實際問題中找出關鍵句,在關鍵句中 “說數學”,為問題的解決作好鋪墊。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結合題意,找出問題的關鍵句,在關鍵句中“說數學”,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突破口,那么學生很快就能掌握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從而得出此類問題的解決模型。在解決問題中獲得解題的經驗和成功的喜悅,可以激發(fā)了學生學數學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
責任編輯 羅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