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妹,陳 麗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對行關節鏡手術的半月板損傷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的效果探析
仲小妹,陳 麗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目的:探討對進行關節鏡手術的半月板損傷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的60例半月板損傷患者按數字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3個月的隨訪,對比其膝關節功能的改善情況和術后的生活質量。結果: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和生活質量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和生活質量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而且觀察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和生活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關節鏡手術的半月板損傷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其膝關節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半月板損傷;關節鏡手術;術后康復護理;膝關節功能
半月板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維持膝關節穩定性、緩解、分散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減輕振動對膝關節的損傷等作用。半月板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膝關節受損性疾病,其發生與半月板的結構薄弱有關。半月板損傷可嚴重影響患者膝關節的功能,甚至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進行關節鏡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半月板損傷的重要方法[1]。有研究結果顯示,對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的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對于促進其膝關節功能的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點,本文對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的60例半月板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的60例半月板損傷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半月板損傷的診斷標準[2]。將這60例患者按數字抽簽法分成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0)。在觀察組患者中,有17例男性、13例女性;其年齡最小的為49歲,最大的為79歲,平均為(63.89±4.51)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14例男性、16例女性;其年齡最小的為49歲,最大的為78歲,平均為(64.78±4.01)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進行術前心理護理。半月板損傷可對患者的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損傷所致的疼痛可嚴重限制其日常行動,使其出現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對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充分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掌握其生活習慣和喜好等,從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疏導其不良情緒。2)進行術前健康宣教。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地介紹手術的過程、預期的效果、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對措施,并積極解答其疑問,以消除其疑慮,取得其配合。3)進行術后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第一時間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很成功,以避免其因情緒緊張而影響術后血液的回流或引發疼痛等。在患者的病情穩定、轉至普通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協助其采取合適的體位,以增加其舒適度。護理人員可將患者的患肢抬高15°左右,避免其患肢因血液回流而出現腫脹的現象。護理人員應適當對患者的患肢進行冷敷,以利于消腫,避免其發生膝關節積液。護理人員可使用彈力繃帶對患者的患肢進行加壓包扎,以減少切口的滲血,減輕其痛苦,加快其康復的速度。護理人員應全面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其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另外,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適當向其列舉治療成功的病例,以增加其對治療的信心。4)進行飲食指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并向其說明飲食的禁忌,比如應多吃富含鈣質、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在患者術畢未下床活動前,護理人員應鼓勵其在床上進行伸膝運動,即指導其盡力伸展膝關節,然后保持4 s。每組進行15次伸展,每天做3~5組。2)在患者可適度活動下肢后,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股四頭肌的鍛煉。鍛煉的方法為:⑴使患者取仰臥位,指導其伸直雙腿、繃直膝關節,然后協助其緩慢地將雙腿抬起、放下。⑵指導患者交替進行單腿抬高運動,高度以45°左右為宜。⑶使患者取坐位,用雙手對其髕骨進行彈撥,彈撥的力度為患者出現反射且有所活動為宜。⑷將患者輕輕地移動到床邊,使其坐在床沿上,將雙腿自然下垂,并使其膝關節緊貼床沿,盡量不留空隙。指導患者交替進行膝關節的伸直、屈曲活動。需要注意的是,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進行上述鍛煉時,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其具體的恢復情況為其制定運動的強度、頻率和時間,以獲得最佳的鍛煉效果。3)在患者可下床活動后,護理人員應指導其自然地站立在床邊,用雙手扶住支撐物以保持穩定,將身體向前傾斜,用雙下肢在原地做出走和小跑的動作,但保持腳尖不離地面。每次鍛煉5 min,每天鍛煉3~5次。需要注意的是,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過程中,應要求其家屬陪同在其身邊,以便使其家屬盡快掌握康復護理的方法,從而幫助患者在出院后繼續進行家庭康復鍛煉。
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3個月的跟蹤隨訪,觀察、對比其膝關節功能的改善情況和生活質量。1)采用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量表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膝關節的功能進行評定[2]。具體的評定項目包括患者是否存在跛行、損傷部位疼痛、支撐行走、下蹲困難、患肢腫脹、爬樓梯困難等問題。該量表的分值為0~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提示其膝關節功能恢復的越好。2)采用生活質量調查表(QLQ-c30)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具體的評定項目包括患者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和總體健康狀況等。每個項目的分值均為0~100 分。患者的得分越高,提示其生活質量越好。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齡、護理前后其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及生活質量的評分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而且觀察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1.529,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的對比(分,±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的對比(分,±s)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0 48.98±4.51 96.04±1.85對照組 30 49.17±4.25 81.72±1.38 x2值 1.529 P值 <0.05
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的評分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的評分均明顯提高,而且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 分,±s)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對比 ( 分,±s)
組別 例數 時間 角色功能 軀體功能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 總體健康狀況觀察組 30 護理前 65.24±2.78 60.51±5.61 67.18±2.51 64.12±5.1 60.17±5.19護理后 83.18±2.01 85.43±4.85 89.16±1.97 84.24±2.44 88.54±2.17對照組 30 護理前 64.19±2.16 61.91±5.16 68.29±2.65 63.29±3.71 61.56±2.77護理后 72.45±2.87 74.17±4.93 70.48±3.49 72.17±6.11 75.14±5.17
半月板損傷是臨床上常見的膝關節損傷類型。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的方法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3]。關節鏡手術具有微創、安全性高、術后患者恢復快等優點,故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不過,在進行該手術后,患者膝關節的功能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不僅影響其日常活動,也會降低其生活質量。相關的研究結果證實,對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的半月板損傷患者實施積極的術后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其膝關節的功能,避免其發生患肢肌肉萎縮等并發癥,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4]。
在本次研究中,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對2015年至2016年期間在該院接受關節鏡手術治療的60例半月板損傷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了術后康復護理。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和生活質量的評分均高于護理前,而且觀察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功能的評分和生活質量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進行關節鏡手術的半月板損傷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其膝關節的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
[1] 劉俊陽,張卓,馬連君,等.關節鏡術后玻璃酸鈉關節內注射治療半月板損傷伴骨關節炎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23):5327-5328.
[2] 陳益果,鄧玉海,黃平,等.關節鏡下治療半月板損傷78 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3,11(28):58-59.
[3] 黨興,尹吉琳,張瑞美,等.膝關節鏡下清理聯合腓骨近端截骨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7(4):72.
[4] 徐萍蓉,蔣勰,張李華.關節鏡下清理術與非手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療效的系統評[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5):576-577.
R473.6
B
2095-7629-(2017)17-0253-03
仲小妹,女,漢族,1988年8月出生,護師,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骨科護理,工作單位為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陳麗,女,漢族,1986年12月出生,護師,江蘇南通人,學歷為本科,研究方向為骨科護理,工作單位為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骨關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