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民 潘太哲 金春峰
【摘要】 目的 探討針灸推拿配合西藥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腦梗死保守治療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 每組40例。參照組運用常規西藥治療, 研究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添加針灸推拿治療, 分析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7.59±4.19)分顯著低于參照組的(19.57±6.8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2.5%顯著高于參照組的6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梗死治療在常規西藥干預上運用針灸推拿等中醫手段干預, 可以有效改善不良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提升疾病恢復效果。
【關鍵詞】 針灸推拿;西藥;腦梗死;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61
腦梗死發病沒有具體的年齡限制, 但更多出現在中老年群體中[1]。在西藥治療基礎上, 進行合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更高程度地改善腦梗死狀況[2], 因此得到廣泛運用。本文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腦梗死保守治療患者, 分析針灸推拿配合西藥治療腦梗死后的臨床療效與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腦梗死保守治療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 每組40例。參照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齡54~68歲, 平均年齡(61.4±3.7)歲。研究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齡55~69歲, 平均年齡(62.6±2.8)歲;所有患者CT診斷有顱內高密度陰影, 并確診為腦梗死。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參照組 運用常規西藥治療。急性期可運用尿激酶溶栓靜脈注射治療, 有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可添加20%甘露醇靜脈注射治療以及速尿脫水治療[3];進入穩定期可以進行血塞通、胞二磷膽堿等治療以改善腦循環情況, 可進行阿司匹林做抗凝治療, 同時進行腦神經營養與抗感染治療, 做好補液以完善水電解質平衡治療[4]。
1. 2. 2 研究組 在參照組基礎上添加針灸推拿療法。針灸穴位取手足三陽經腧穴為主, 取肩髃、曲池、外關、合谷、中渚、環跳、風市、伏兔、梁丘、足三里、陽陵泉, 配穴依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有吞咽功能障礙者添加廉泉、完骨、風池、天柱等, 痰熱腑實情況者添加內庭、豐隆, 氣虛血瘀患者添加氣海, 陰虛風動情況者添加風池與太溪, 口角歪斜情況者添加地倉與頰車, 脫證者需要進行關元、神闕與氣海等灸療, 中臟腑需要添加太沖、十二井穴與合谷, 其中十二井穴需要達到點刺出血的效果。操作:患者取仰臥位, 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后, 選用0.30 mm×40 mm的一次性針灸針, 快速進針得氣后行平補平瀉手法, 將G6850型電針儀連接同側肩髃與曲池、外關與合谷、環跳與伏兔、足三里與太沖, 選用疏波或斷續波, 30 min/次, 1次/d, 20 d為1個療程;配合中醫推拿治療[5], 30 min/次, 1次/d, 20 d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估情況。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6]:痊愈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縮減幅度>90%, 沒有病理癥狀, 病殘度為0級, 生活恢復正常;顯效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縮減幅度達到45%~90%, 病殘度<3級, 生活可以自理;有效為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縮減幅度超過18%~45%, 偏癱與語言障礙得到改善;無效為神經功能缺損改善幅度<18%, 癥狀與體征沒有明顯好轉甚至惡化, 生活無法自理。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研究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35.92±3.76)分, 治療后為(7.59±4.19)分;參照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36.59±
4.01)分, 治療后為(19.57±6.87)分。兩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痊愈7例(17.5%), 顯效17例(42.5%), 有效13例(32.5%), 無效3例(7.5%);參照組痊愈3例(7.5%), 顯效9例(22.5%), 有效15例(37.5%), 無效13例(32.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2.5%顯著高于參照組的6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屬于腦卒中的一種疾病情況, 發病急促, 病情發展快, 有較高的的致殘率與致死率, 發病率在腦卒中患者中占70%。該病主要是由于腦動脈中出現血栓, 進而導致動脈管腔的阻塞, 引發相關功能異常[7-10]。患者容易產生偏癱、語言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多種情況, 對生活構成較大的威脅, 同時也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較大負擔。在中醫理論中, 腦梗死屬于“中風”的疾病范疇。在治療手段上, 針灸可以達到陰陽調和、經脈疏通與扶正祛邪的功效。推拿則可以達到行氣活血、經絡疏通、平息肝風與關節滑利的功效, 有效進行血液循環調節, 促進新陳代謝, 進而讓神經功能得到改善與恢復, 促使患者自理能力的提升, 降低疾病對生活構成的影響。
綜上所述, 腦梗死治療在常規西藥干預上運用針灸推拿等中醫手段干預可以有效的改善不良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提升疾病恢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永娟. 60例西藥配合針灸推拿治療腦梗塞. 內蒙古中醫藥, 2015(5):117.
[2] 劉慧影. 藥物聯合針灸推拿治療腦梗塞的療效評價與分析.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5, 12(4):46-47.
[3] 李軍. 中藥泡洗聯合針灸推拿對腦梗塞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效果觀察. 中醫臨床研究, 2016, 8(28):41-42.
[4] 張玉榮. 針灸聯合推拿治法治療腦梗塞護理體會. 醫學信息, 2015, 28(35):255.
[5] 周穎.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梗塞療效觀察. 家庭醫藥, 2017(5):112.
[6] 楊萬順. 針灸治療腦梗塞的臨床研究. 醫學信息, 2016, 29(2): 224-225.
[7] 李新樂. 觀察針灸推拿配合西藥治療腦梗塞的臨床療效. 醫學信息, 2013, 26(7):319-320.
[8] 高生業. 針灸推拿配合西藥治療腦梗塞60例. 陜西中醫, 2011, 32(8):1058-1059.
[9] 林文翠, 林康, 王景, 等. 高壓氧配合藥物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分析.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8):1131-1133.
[10] 宋昳星, 劉燕. 針灸配合西藥治療老年腦梗死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 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7(1):00223.
[收稿日期:2017-10-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