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順
【摘要】 目的 探討帕羅西汀對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驚恐發作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驚恐發作患者,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2例。觀察組使用帕羅西汀治療, 對照組使用舍曲林治療, 記錄并比較兩組周胸痛發作次數、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治療效果、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均少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2、4、8、12周的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及HAMA評分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9%高于對照組的69.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用藥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7%與對照組的26.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3, P>0.05)。結論 帕羅西汀對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驚恐發作的治療效果明顯, 無明顯副作用。
【關鍵詞】 帕羅西汀;心血管癥狀;驚恐發作;安全性;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63
驚恐發作又稱為急性焦慮發作, 是焦慮的一種常見表現, 有胸悶、胸痛、心悸、顫抖、失控感等主要癥狀, 其中以心血管癥狀較為常見, 臨床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驚恐發作屬于心理疾病的一種, 其引發因素多樣。臨床針對該病的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跑步療法和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驚恐發作的效果迅速明顯, 但因該病癥狀持續緩慢, 長時間用藥可能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1, 2]。舍曲林和帕羅西汀是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 本文觀察分析兩種藥物在對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驚恐發作的療效及安全性,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84例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驚恐發作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2例。觀察組男14例, 女28例, 年齡35~49歲, 平均年齡(42.6±5.8)歲。對照組男13例, 女29例, 年齡33~47歲, 平均年齡(42.5±5.3)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3]焦慮癥診斷標準;②HAMA評分>14分;③臨床表現以心血管癥狀為主, 包括胸悶、胸痛、心悸等。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器質性病變、精神分裂及其他心血管病者。患者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
1. 2 治療方法 兩組確定病情后先口服安慰劑, 持續1周。對照組1周后使用舍曲林(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80141), 第1周用藥50 mg/d, 第2周用藥75 mg/d, 第3~12周用藥100 mg/d, 口服給藥;觀察組在使用安慰劑1周
后使用帕羅西汀(北京萬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133084), 第1周用藥20 mg/d, 第2周用藥30 mg/d, 第3~12周用藥40 mg/d, 口服給藥。兩組患者用藥期間不得使用其他精神類藥物。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HAMA評分,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治療后HAMA評分下降75%~100%;有效:治療后HAMA評分下降50%~75%;無效:治療后HAMA評分下降<5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觀察兩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口干、便秘、失眠等)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9%高于對照組的69.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周胸痛發作次數、HAMA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均少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2、4、8、12周的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及HAMA評分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用藥期間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7%(7/42), 其中惡心嘔吐4例, 口干2例, 便秘1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6.2%(11/42), 其中惡心嘔吐6例, 口干3例, 失眠2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3, P>0.05)。
3 討論
多數驚恐發作患者表現為以胸痛、胸悶、心悸等心血管癥狀為主, 上述癥狀和冠心病心絞痛癥狀相似, 容易被誤診。國內報道[5-8]中對驚恐發作患者的心電圖進行分析, 驚恐發作時由于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的變化, 使得冠脈收縮痙攣, ST-T隨之發生改變, 在就診時容易被誤診為冠心病。據目前統計, 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 驚恐發作的人數呈現上升趨勢, 驚恐頻繁發作不僅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 對其家屬同樣存在影響。驚恐的發病機制相對復雜, 發作時軀體癥狀明顯, 因此單純依靠行為學治療是不足的, 該病仍需要借助藥物來控制病情。有報道[9, 10]指出該病在治療過程中有著較高的復發率, 長期藥物治療可能對機體存在傷害, 因此選擇能快速起效的藥物對驚恐發作的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驚恐發作是焦慮癥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從HAMA評分來看, 兩組治療前的HAMA評分均超過正常水平, 說明兩組患者處于焦慮狀態。因此臨床治療藥物以抗焦慮為主。舍曲林和帕羅西汀是兩種抗焦慮藥物, 舍曲林是通過抑制5-羥色胺的攝取發揮作用, 5-羥色胺是一種神經遞質, 影響大腦活動的各個方面, 國內外研究表明5-羥色胺水平低的人群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沖動等精神疾病, 舍曲林通過阻斷血小板對該神經遞質的攝取來治療焦慮。帕羅西汀是通過選擇性抑制5-羥色胺轉運體來阻斷攝取, 能夠延長5-羥色胺的作用, 從而發揮抗焦慮的作用, 據研究該藥物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達到50%。endprint
本文對兩種藥物在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驚恐發作中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均少于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2、4、8、12周的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2、4、8、12周的周胸痛發作次數及HAMA評分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2.9%高于對照組的69.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用藥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7%與對照組的26.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3, P>0.05)。從周胸痛發作次數和HAMA評分來看, 帕羅西汀對心血管癥狀的改善和焦慮癥狀的改善效果要明顯好于舍曲林, 帕羅西汀的起效時間更快, 治療2周后周胸痛發作次數和HAMA評分得到顯著降低, 相較于舍曲林, 帕羅西汀能夠更為迅速的發揮作用, 這對驚恐發作的治療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意義。國內外報道中也對帕羅西汀在驚恐發作中的治療效果做出了肯定, 與本次報道結果相符。就安全性而言, 兩組患者在12周用藥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兩組的不良反應主要是惡心嘔吐、口干、便秘、失眠, 對患者未造成明顯影響, 說明兩種藥物的安全性均可接受。
綜上所述, 心血管癥狀是驚恐發作的常見癥狀, 臨床上容易被誤診為心血管病, 相較于舍曲林, 帕羅西汀對該病的治療效果更佳, 無明顯不良反應,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小明, 胡愛虹, 顧群. 帕羅西汀和鹽酸舍曲林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HAMA.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10):815-817.
[2] 張婚源, 金剛. 帕羅西汀對驚恐發作患者心血管癥狀的臨床分析HAMA. 中國醫藥指南, 2014(3):54-55.
[3]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 第3版.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58-59.
[4] 邢淑華. 帕羅西汀對驚恐發作患者心血管癥狀的臨床研究HAMA. 吉林醫學, 2013, 34(18):3579-3581.
[5] 孟森, 李玉方. 帕羅西汀對驚恐發作患者心血管癥狀的治療作用HAMA.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20):18-19.
[6] 梁勇. 帕羅西汀治療驚恐障礙臨床研究HAMA. 基層醫學論壇, 2006, 10(21):1009.
[7] 王來海, 呂路線, 楊世昌, 等. 國產與進口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全國醫院藥學學術會議. 2007:106-107.
[8] 李烽, 劉素芝, 靳東亮. 帕羅西汀對伴抑郁狀態冠心病患者150例的療效觀察HAMA. 醫藥論壇雜志, 2011, 32(7):165-166.
[9] 孫建英, 徐俊冕. 帕羅西汀治療驚恐障礙84例臨床資料分析HAMA.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0, 14(5):348-349.
[10] 周翠玲, 王利群, 謝惠君. 帕羅西汀的臨床應用進展HAMA.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3, 22(1):53-57.
[11] 高松寅, 周繼鋒, 朱青青, 等.帕羅西汀聯合小劑量奧氮平治療創傷性腦損傷伴發精神行為障礙的療效與安全性HAMA.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7):1086-1088.
[收稿日期:2017-08-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