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艷霞 康振橋 楊慧敏 田云霄 趙佳麗

【摘要】 胃癌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胃食管接合部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域差別, 做為食管癌的高發區, 作者統計了2016年本院就診的患者資料, 發現邯鄲地區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發病率遠高于遠端胃癌。
【關鍵詞】 胃食管接合部;腺癌;胃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106
胃食管結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GJ)腺癌的發病率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中國腫瘤登記處1988~2002年的胃癌發病登記資料顯示不同地區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發病率占胃癌的13.30%~39.43%[1], 但是在臨床實踐中作者發現邯鄲地區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發病遠遠高于此統計數據, 故統計了本院病理科2016年全年的胃鏡活檢細胞學以及胃癌手術病理情況, 分析近端遠端比例、腸型彌漫型、性別、發病年齡等因素, 旨在解析邯鄲地區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構成比以及部分臨床特征, 并結合自身臨床實踐經驗分析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邯鄲中心醫院2016年1月1日~
12月30日病理科登記的全年病理資料, 包括胃鏡咬檢病理以及手術后大體, 共計398例, 其中食管胃結合部腺癌262例, 占總體65.83%;胃體癌39例, 占總體9.80%;遠端胃癌 92例, 占總體23.12%;革囊胃 5例, 占總體1.26%。
1. 2 方法 分析比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胃體癌、遠端胃癌患者的性別、年齡及 Lauren分型中的分布情況。
1. 3 胃食管結合部腺癌定義 Siewert 將在食管胃連接部上下5 cm范圍內發生的腫瘤定義為食管胃結合部腫瘤, 包括食管遠端腺癌、真正意義上的賁門癌SiewertⅡ型(齒狀線上1 cm
至齒狀線下2 cm)和近端胃癌。由于部位鄰近, 晚期常相互浸潤以至難區分起源, 診治上又無太大區別, 故臨床常統稱為食管胃交界癌[2, 3], 國際抗癌聯盟2002年TNM分期標準亦未將賁門癌從食管胃交界癌中單獨列出。此外, 賁門和食管胃交界癌國際疾病分類編碼相同, 統計分析時無法區分[4, 5]。
本組統計也無法區分出SiewertⅡ型, 故也統稱為食管胃結合部腺癌, 臨床工作中也常不規范地簡稱為“近端胃癌”。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性別及年齡因素 本組2016年邯鄲中心醫院數據中性別比為男∶女=3.17∶1, 在全國各地報道的男女發病比例中居前列, 全國各地均是賁門癌男性發病多于女性(波動于1.68~3.50)。本組數據中40~70歲的患者占70%~80%, 中位年齡為 64歲, 而且沒有部位的差別, 邯鄲當地胃癌易患年齡與國家統計的中位年齡接近 [3, 6]。見表1。
2. 2 Lauren分型 腸型胃癌在胃癌中多于彌漫型胃癌, 而且胃體癌中腸型比例占80.0%。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胃體癌、遠端胃癌患者中彌漫型胃癌的發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中國每年新發胃癌約40萬, <60歲超過50%, 男性超過70%, Ⅱ期~Ⅲc期約85%, Ⅰ期約8%[6], 總之, 胃癌發病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越來越靠上, 危害男性、預后不良、分期太晚。
河北省胃上部癌接近40%, 而日本占1%~2%, 韓國占10%, 歐美占18%~21%, 在作者的臨床實踐中感覺接診患者的胃上部癌比例遠遠高于遠端胃癌, 故初步統計2016年度邯鄲市中心醫院就診患者胃鏡活檢以及胃癌根治手術的病理, 分析2016年本地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比例以及部分臨床特征。
邯鄲地區的胃食管結合部腺癌占胃癌總體的65.83%, 遠端胃癌僅占總體23.11%, 而且這一數據與磁縣腫瘤研究所的早期胃鏡篩查發現的近端、遠端比例接近。磁縣腫瘤研究所2014年上消化道內鏡篩查2417例, 食管、賁門、遠端胃癌前狀態及各級病變的檢出率分別為1.32%、0.50%、0.08%, 顯示邯鄲當地賁門癌的檢出率是遠端胃癌的6倍[7], 也提示邯鄲當地的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是地域性高發。分析原因:
①地域因素:邯鄲當地的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發病率高和食管癌高發有一定相關性, 局部地區高達190/10萬, 如河北涉縣、磁縣;賁門與食管癌發病地域分布一致[8];②發病因素:傳統上認為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與反流相關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關系密切, 作者認為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發病率高和邯鄲當地的酒文化有關;另外部分資料顯示胃癌有家族聚集傾向,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數據作者會進一步追蹤。邯鄲地區當地胃食管結合部腺癌高比例對臨床醫務工作者有以下提示。a.手術。近端胃癌根治術, 手術切口經腹可能會出現上殘端陽性, 經胸可能會出現遠端淋巴結未能完成D2式清掃, 所以打破門戶, 胸外、普外科醫生聯手胸腹聯合切口以保證R0清除或更值得醫院考慮推行。b.輔助放療。按照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 放療術后放療指征包括:T3/4、N+、切緣殘留、﹤D2淋巴結清掃, 實際病例中, T3、4、N+占有很大比例, D2淋巴結清掃比例偏低, 但目前邯鄲當地的胃癌患者接受術后輔助放療的寥寥無幾, 遠遠低于有放療指征的數目, 從理論上講, 胃癌術后輔助放療工作非常值得普外科醫生重視, 輔助放療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c.術前放化療。胃上部癌病變范圍包括胃食管結合部、胃底部, 發病率逐年上升, 其淋巴引流范圍較為復雜, 手術治療涉及聯合開胸、一定難度的消化道吻合重建及食管下段、膈肌、腹腔血管周圍淋巴結清掃, 放療對腫瘤局部病灶有較好的控制力, 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及客觀緩解率, 不增加手術難度及風險。d.輔助化療。在胃癌術后輔助化療“DCF調整方案、ECF調整方案、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聯合”等眾多方案中, 近端胃癌優選紫杉類藥物, 遠端胃癌優選伊立替康。盡管有眾多的國外指南, 但是邯鄲當地的胃癌不同于美國, 更不同于日韓, 有很大的地方特點, 需要醫生將臨床實踐與指南相結合, 在化療方案的選擇上, 篩選適于本地疾病特點的最優化方案。e.重視一級、二級預防工作。重視控制反流性疾病, 尤其是有家族史的40~70歲男性, 建議2年普查1次胃鏡。
參考文獻
[1] 陳萬青, 張思維, 陳志峰. 中國食管癌胃癌高發區賁門癌流行趨勢分析. 中國腫瘤, 2008, 17(12):998-1000.
[2] 王立東, 鄭樹. 河南食管癌高發區人群食管和賁門癌變機制. 鄭州大學學報, 2002, 37(6):717.
[3] 鄭斌, 陳映波, 胡祎, 等. 賁門癌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變化趨勢分析. 癌癥, 2010, 29(1):94-97.
[4] Sobin L, Wittekind C.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Wiley-Blackwell, 2002:272.
[5] 盧偉, 鄭螢. 腫瘤命名與編碼. 上海: 第二軍醫出版社, 2011: 378-381.
[6] 王立東, 李吉林, 張彥霞, 等. 河南賁門癌高發區賁門癌發生部位分析. 鄭州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07, 42(3):389-394.
[7] 宋國慧, 李東方, 孟凡書. 中國食管癌高發區磁縣同一區域10年
后再次胃鏡篩查結果分析.中國腫瘤, 2017(3):175-180.
[8] 陳志峰, 侯浚, 賀宇彤.食管胃交界腺癌—食管癌高發區面臨的新課題. 腫瘤防治研究, 2007, 34(11):883-885.
[收稿日期:2017-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