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通過互聯網來向個人或家庭提供的,與消費有關的支付、儲蓄、理財、信貸和風險管理等金融活動。隨著互聯網經濟體系的構建,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釋放和滿足。此時,商品的價格、交易的方式將由人們對體驗與履歷的需求來決定,而不再單純取決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 大數據 互聯網理財 互聯網信貸 非財務指標
從2013年到2016年,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交易規模從60億元猛增到4367.1億元。短短4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實現了70倍爆發式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317%。消費信貸產品的增長不僅依賴于消費水平的提高,更由于其產品特點可以把用戶的結賬轉化率提高5%,逐漸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從而促進了消費金融交易量的不斷增長。因此的互聯網消費金融迅速發展,極大促進商品消費的增長。而由此對會計影響也是多面的。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概念與發展狀況
(一)什么是互聯網消費金融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通過互聯網來向個人或家庭提供的,與消費有關的支付、儲蓄、理財、信貸和風險管理等金融活動?;ヂ摼W消費金融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理財及互聯網貸款。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現狀
1.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依托的第三方支付率先發展。我國人口基數龐大,電子商務在近年來發展態勢良好,帶動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而隨著網絡購物的日?;c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功能的多元化,第三方支付平臺穩居互聯網消費金融龍頭老大地位。以支付寶為例,以淘寶為依托,支付寶的市場占有率高,利用其客戶優勢,推出了余額寶、天弘基金為例的理財產品,螞蟻借唄、花唄等信貸業務。而其消費領域的廣泛性也為其對客戶的消費習慣、信用狀況、行為習慣等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達到全方位的掌握,使其在一個良性態勢中不斷向上發展。
2.傳統金融行業利用客戶和資金優勢進軍互聯網消費金融。由于消費者消費習慣從線下轉為線上,網絡信息技術及電子銀行安全系數的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便利性優勢,使得傳統金融行業客戶與資金流大量流失,傳統金融行業不得不向互聯網消費金融進軍。以廣州農商銀行為例,“悅享融”(經營信用貸款)是廣州農商銀行向小微企業主量身打造的7*24小時全線上純信用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適用于信用狀況良好且在該銀行已持有個人金融資產或個人貸款的客戶。合格客戶僅需登錄廣州農商銀行的網銀點擊“e站易融”,就可在60秒內極速獲得最高50萬元額度的免抵押免擔保貸款,貸款的期限、還款方式可由客戶自主設定。
3.居間網貸平臺迅速崛起。網絡借貸是傳統信貸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一種金融創新服務,而其中就有一部分居間平臺利用網絡大數據推廣平臺,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點對點的信貸服務(P2P),如:拍拍貸、人人貸;以及連接傳統銀行與借款人的平臺,如:飛貸。這類居間平臺并不是由其自身提供貸款本金,不賺取貸款利息,而僅對貸款收取居間服務費用。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對會計的影響
(一)會計環境改變
會計環境指影響會計系統的外部因素,它包括經濟、法律、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因素。會計環境會影響會計信息的需求,影響會計程序與方法,乃至影響企業提供會計信息的意愿等。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相關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科學技術環境、文化教育環境的變化所引起的會計環境的改變,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影響了會計工作的行為方法。
(二)會計主體假設改變
傳統行業中,會計主體是單一的,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沖擊,互聯網金融的會計主體不再單一,而是多個企業的組合,會計主體假設是不確定的,無法在一定會計期間確保會計主體是穩定清晰的。
(三)會計貨幣計量變更
傳統行業中,會計以貨幣為主要的計量方式。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的運用,各大消費平臺可以根據各客戶的消費習慣及經濟能力,參考其信用數據和行為數據等非財務指標,大數據的運用完善了風控參數和風控指標,為互聯網金融業務保駕護航。
(四)會計基礎變更
在傳統企業中,以權責發生制為會計基礎。但是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線上交易成為了主要的形式,電子貨幣、積分和第三方支付等形式使得現金流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更加的重要,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互聯網金融企業使用首付實現制更為合理。
(五)會計職能改變
傳統金融會計以反應和控制為兩大基本職能。隨著互聯網經濟體系的構建,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釋放和滿足。此時,商品的價格、交易的方式將由人們對體驗與履歷的需求來決定,而不再單純取決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而隨著會計電算化的進階,大數據的全方位滲透,管理會計的不斷融合,會計職能也轉變為全過程的控制。
(六)會計業務流程改變
傳統財務工作中,運用紙質的會計憑證,人工傳遞,不但效率低下,保管工作大,查閱的不便利也制約著會計工作的效率,不利于管理會計的推行。而會計信息系統的運用與計算機云技術、互聯網IT技術的糅合,使得會計業務流程信息化,會計憑證實現無紙化,數據處理自動化,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的效率與準確性,加快了企業會計數據的傳輸,有利于形成更加準確的消費者行為數據與財務數據的綜合評價指標。
三、建議
(一)不斷完善與健全法律體系
互聯網消費金融尚屬于新興事物,法律體系尚未健全,如第三方平臺的沉淀資金利息收入歸屬并不明確,而類似的法律盲區容易導致互聯網金融市場混亂,給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發展帶來阻力。
(二)完善個人信用體系與風險控制指標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發展,最大的阻礙在于風險的控制。互聯網環境下雖然用有大數據分析的保駕護航,但是也應該不斷完善風險參數與風險控制指標,如FICO、益百利、IBM等風控模型的部署,完善個人信用體系與風險控制指標。
(三)堅持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斷更新會計專業前沿知識
面對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在會計處理中應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會計是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控制的經營管理工作,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迅猛擴張,導致消費習慣的改變,拉動需求促進消費,也促使了新的企業形式的出現,原來的業務模式和企業形式發生改變,相應的也給財務會計的變革帶來挑戰,財務會計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財務人員也應時刻關注前沿動向,堅持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才能更好的為企業提供適宜的會計信息。
基金項目: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廣州商學院電子商務建設項目:文件號-廣東省教育廳粵教研函[2017]1號;項目號-TSZDXK201601。
作者簡介:彭銘超(1991-),女,漢族,江西萍鄉人,任職于廣州商學院,研究方向:會計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