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1年《課標》的頒布,在我國由“一綱一本”走向“一綱多本”。中小學生教材走向多樣化的局面。教材作為課程實施的主要載體,對于教學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北師大版與人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進行比較,通過對四年級數學教材的橫向比較與教材的縱向比較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從而對兩版進行評價。旨在促進教師對教材的了解,對教材建設進行深入思考。
關鍵詞:教材;人教版;橫北師大版
教材在小學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有學生的學生都是十分重要的,現在中小學教師也越發重視還原課本,重視對教材的解讀與利用。而不同版本的教材對于《課標》有不同的編寫風格、知識組織安排、內容選取程度等,同時也還是帶有不同的特色,本文從北師大版與人教版四年級教材進行分析進行比較,從而進行分析。
一、基于教材的縱向比較
本文對于兩種教材的縱向比較是用定量的方法對教材的內容量,教材的習題量,以及對其學科的信息的攝入量三個方面對兩版教材進行比較。
(一)教材內容的比較
北師大版教材共有99頁,其中對于數與代數的章節按排量比較多,占教材內容的65%,綜合與實踐也占據15%的內容。而人教版數與代數與統計與概率占據書本主體內容,對于綜合與實踐上只安排4%的內容。人教版對于圖形與幾何方面多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學習。在綜合與實踐上,北師大版通過數學好玩來進行,包括滴水試驗、編碼、數圖形的學問三個部分,設計比較廣,具體學習操作也比較困難。人教版的綜合與試驗主要通過數學廣角來進行的主要是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進行思考討論而達到教學目的。比較簡單,但是實踐度不高。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有一定的限度。
(二)習題量的比較
在習題量上,人教版的習題數量明顯多于北師大版的習題數量,整本書的習題北師大版共計166個,人教版達到274個,比之少了40%。人教版教材中習題主要分為做一做與練習題兩個部分,分成課堂上與課后兩個部分,且題目由易到難分布,更加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安排教學。北師大版的習題量是一課一練的方式呈現。北師大版在習題設置同時也注重圖文并茂,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較大的吸引力。與通過生活中的案例進行作業,可以使數學生活化,但是對于學生的要求就更高。
二、教材的橫向比較
對于教材的橫向比較主要從北師大版的認識更大的數與人教版的大數的認識來進行分析,兩者都是屬于數與代數的范疇,且都是在第一單元學習,承接三年級的萬以內的數的學習以及為以后的數的使用奠定基礎。一是對于兩版教材知識呈現的方式有明顯的差異,北師大版主要是通過四個小部分呈現:主要單元名稱是認識更大的數,其中包含四個小內容,第一是人口普查,從全國人口普查方面引導學生學習億以上的數讀寫的學習,接下來就是國土面積,學習大數的改下,將大數的學習與愛國教育結合在一起。接下來是近似數的學習。最后安排一節數學史的學習,從結繩記數開始。但是人教版主要從三個部分呈現:整單元以大數的認識為單元名稱,首先學習的是一億以內的數,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比億大的數,最后一個是然學生感受一億有多大。北師大版是十進制的學習、數的認識、數的改寫、數的讀寫都屬于平行結構。人教版在知識的結構安排上主要是從數的大小上學習書的讀寫近似。二是在知識導入上,北師大版的導入時三幅圖,第一個圖是人的頭發數量,第二個是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第三個圖是人口統計圖,安排說一說生活中的大數環節。而人教版在導入上是直接的人口數量的圖形導入,在導入的形式上各有優缺點,北師大版的圖形更加豐富,但較為復雜,而人教版的教材比較簡單但是受眾人群更加廣泛。在知識點的歸納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同一知識點,如十進制的學習,北師大版與人教版的呈現:北師大主要是給予一定的條件,然后要求學生自主的進行歸納,而人教版的是主要的知識點都會由教材進行直接詳細的歸納補充。第一種利于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的歸納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數學的學習其實是有一定的基礎要求。人教版的更多的是直接歸納,以基礎為準,學生可以根據書本自主學習。三是在課后練習上,北師大版基本是一個課時一個練一練,基本題量也是在5個左右,然后會有一個單總結。人教版的一個知識點作為一個整體,每個課時會有2個左右的做一做欄目,可以作為課堂練習,之后會有較大量的練習題。在布局上有明顯的差別。
三、對于兩版教材的評價與建議
北師版將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得到完美的詮釋。北師大版的小學教材選取大量的生活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引入新的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理解真正的數學,豐富的內容與插圖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有時代性。在結構上的一課一練的安排,也可以便于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對于教學的診斷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能夠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但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的教材也有其局限性:教材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十分靈活,對于概念的總結基本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對于農村地區等落后地區而言,比較難以落實。整本書的信息量十分龐大,對于教師教學中容易造成困擾,對于學生的水平也有較高的要求。綜合與實踐的可執行度也有一定的難度。
人教版在教材安排十分注重基礎性,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程度的學生學習要求,尊重學生的認知方式。也對教師教學難易程度進行合理安排。注重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為學生的空間思維奠定基礎。也注重對教學史的合理安排學習。對于練習而言分成課中和課后兩個部分,只要合理學習,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后面的學習也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對于將數學與生活實際有一定的缺乏。
雖然對于現實教學每個學校都有特定的版本,但是對于教師教學中,教師應該研究各種版本的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李長毅.估算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編寫與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4):80-85.
[2]盧紅,楊剛.數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09.
[3]劉堅.數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4.1-99.
[4]劉電芝.教材的宏觀評價和微觀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1996,4.
作者簡介:
劉雙(1992.05—),女,籍貫:湖南省益陽市,單位:湖南科技大學,職稱: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