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明
摘 要:在當代,創新已經是潮流,創新的意義無須贅言。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涉及到很多方面,從師生創新觀念的改變,到人文教學環境的打造;從大數學觀念,具體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該怎么做,都在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空氣和養料。
關鍵詞:創新;創新觀念;人文環境;大數學觀
對于教育而言,尤其是小學教育,創新應當或者必須成為一種追求。教育是為社會培養輸送人才,為國家鍛造棟梁,所以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抓住并滿足時代的需求,而創新,則是當代教育必須要全力以赴去追求的新的教學模式,去探究的新的教學方法。教育興國,小學教育更是百年育人的“根基”。小學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則是新的要求和力求的高度。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的意義
1. 沒有創新的課堂是落后的
現今社會的多媒體教學鋪天蓋地,各種樣式的數學教具層出不窮,學生的數學用具也是五花八門,在工具充足,物質豐腴的當代,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不能用創新填補過去的空白,扭轉過去循規蹈矩的教學的局面,呈現出一片創新的勃勃生機,無疑是對進步的物質社會的不尊重,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這樣的小學數學課堂是落后的,空洞的,沒有發展的,理所當然培養不出適應時代需求與發展的孩子。只有創新,才能激勵小學數學教學,只有創新才能滿足當代孩子的求知欲,只有創新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孩子。
2. 沒有創新的教學是沒有靈魂的
教師是教學中的引導者,是展開教學的“導演”,是教學舞臺的指揮棒,是教學效果保質保量完成的督促者。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展開教學的得力演員,是構建教學舞臺的得力助手,是教學效果得以顯現的一個個印證者。只有創新,能激活教師教的渴望,能喚醒學生學的欲求,只有創新,能讓小學數學教學靈魂舞動,契合時代的發展,尊重教學的規律,尊重孩子的天性,儲備創新型人才。
二、 如何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
1. 為小學數學教學培植創新的土壤
事物的性質和發展取決于事物的內因。創新的培養和發展離不開教師和學生觀念的轉變。創新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新興的,熟悉而陌生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于教師而言,要樹立大數學觀念,將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了解創新,研究創新,學習創新,以求創新。在觀念上,要肯定創新的意義和作用;在行動上,要不斷探索,不斷接納,不斷學習,推陳出新,樂于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創新,巧于運用創新的方法,正確面對創新教學的過程和結果。對于小學生而言,與其灌輸創新的理念,講解復雜的創新思維和方法,不如通過教師具體的引導,讓他們感受到思維的發散和奇妙,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以通過創新的學習方法而獲得新知而感到自豪,這就夠了。
只有教師在觀念上深刻理解創新的內涵,充分肯定創新所帶來的效果,樂于運用創新方法,巧妙引導學生感受創新,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植創新的土壤,夯實其內在基礎,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提供強有力的內因支撐和支持。
2. 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打造良好的人文教學環境
外因推動事物的質變和發展。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發展,良好的人文教學環境的打造勢在必行。首先社會觀念要對創新教學予以支持,校方要大力宣揚,充分鼓勵創新在教學中的諸多益處,從大環境上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繪制新面目,揚起新風尚。
其次為創新提供良好的平臺以供順暢發展,搭建新的教學環境,構建新式的教學課堂,提供與創新教學有關的教具、書籍。這些都是與創新教學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對于教學創新而言,這是實現目標的前提和保障,是達成成效的護航艦。
再者,對于創新教學之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和挫折,學校要予以支持和理解,并通過創新機制引導教師們正確面對,有效解決。學校要以包容的姿態,大局的心胸,為教學創新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小學數學教師們在創新教學中自信大膽嘗試,無后顧之憂,開拓課堂新局面。
三、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1. 教師學創新
創新對于教師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具體到創新是什么,該怎么做才是創新,該怎么做才能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創新,又如何在課堂內外把握創新的尺度,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可以從別人的課堂中學習,善于發現別人課堂的優點,捕捉創新的語句,總結歸納創新的方式方法。學校也可以定期召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討會,每位教師提出一個具體的創新現象,并談談自己的理解,讓大家共同探究。只有通過個性學習和共同學習,才能讓學習創新教學的環境越來越明朗,氛圍越來越濃厚,從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對創新教學的認識,讓他們掌握更多創新教學的方法,進而更好地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
2. 教師用創新
在課堂上,教師在結合多媒體教學,新式數學教具的基礎上,更應該編排設計好創新的“出場”。在創新教學中,要注重多角度,多種思維方式,多種可能性,更要準備好接納包容小學生們展現出來的各種個性思維,巧妙應答引導極具小學生天性特征的問題和語句。小學數學課堂尤其明顯的特征,它的概念是唯一的,不可模棱兩可;它的求解是單一的,非此即彼,不可出現這也可以,那也行的結果;但是它的求知求解過程卻是豐富多樣的,這個過程就是開發創新教學的寶庫,應用創新教學方法的“動感地帶”。這個過程不僅要求教師要用大數學觀,將生活和課堂融會貫通,緊密聯系,以滿足好奇心強、天真、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強的小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更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耐心引導,靈活應對,全面把握創新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
3. 鼓勵學生質疑
“學貴有疑”,“盡信書不如無書”。學生敢于質疑,是創新教學的一個突破口,是激活課堂教學的一個響亮的禮花。沒有疑問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沒有疑問的學生,并沒有認真學習;不允許疑問的教師,絕不是創新教學的“同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創新學習走進來,讓師生共同沉醉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上,一起享受創新的樂趣。小學數學課堂,應該是小學生們疑問最多的地方,他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對數字的敏感,腦袋里充滿著對算式的喜愛,手里迫不及待地想要畫出更多更有特點的圖形。正確引導小學生們提出疑問,鼓勵他們自己解答,幫助他們與同伴共同探討,這都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方式的應用。沒有愛問的小學生們,小學數學教學談創新就是天方夜譚。endprint
4. 帶領學生走出課堂
我們的孩子所接觸到的事物遠大于我們的想象,課堂教學理所當然無法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了。在大數學觀的引導下,帶著小學生們拿著數學課本,來到生活當中,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解答生活中的難題;從生活中看到的現象來豐富數學課本的知識內涵,加深小學生們對概念的理解,提高小學生們對數字的興趣,對數學邏輯的熱愛。比如,帶著孩子們去觀賞摩天大樓,仔細打量各種建筑形式,以央視的廣播大樓為例,讓小學生們思考,這是什么樣的圖形,它不是常規的立體圖形,為什么又可以站立起來?小學生們就會繼續探究與思考,甚至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來畫一畫這個立體圖形,然后就會明白,立體圖形當中,各個角的大小不一樣,會影響到站立的效果。這就是將小學數學課堂中角的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它讓孩子們看到課堂之外的事物,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并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沒有拘泥于埋頭畫圖計算,這就是教學的創新。這樣的創新是有靈魂的創新,是有效果的創新,是師生都樂于接受的創新。這樣的教學,是對創新教學的見證,是對孩子們的激發,喚醒,和發展的促進,是對知識的尊重。
5. 讓創新思維成為一種習慣
培養一種思維,目的不在于一時的急用,或者嘩眾取寵,夸夸其談。而是要真真切切發現這種思維的好處,并經常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可不是曇花一現,而要做到常綠常青。這就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在課堂內外,習慣于運用創新思維來解決小學數學問題,尤其是奧數類的題目,更要通過創新思維找到切入點,發散性思維來分析解構題目,從而得到答案。而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嘗到創新思維的甜頭,看到創新思維的優勢,才能使其成為一種思維習慣。
四、 結束語
創新是小學數學教學之魂,更是民族之魂;創新關系到學生的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的興亡;創新將不再是那個陌生而熟悉的詞語,而是新時代的潮流,當下社會競爭的王牌。沒有創新,小學數學教學便會扼殺孩子們的創造力;只有創新,才能讓小學數學教學不斷為未來輸送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紅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3).
[2]李運華,陳林葵.小學數學課外學習資料質量的分析與評估[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4).
[3]翟繼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4]林永榮.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研論壇,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