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紫晴

【摘要】 目的 了解本地區0~3歲兒童骨密度情況。方法 6527例健康體檢的0~3歲健康兒童, 均采用定量超聲技術檢測其骨密度, 分析檢測結果。結果 6527例兒童中骨密度低下總檢出率63.93%(4173/6527);女童骨密度低下檢出率為70.01%(2057/2938), 高于男童的58.96%(2116/3589)(P<0.05);骨密度低下發生率以0~6個月組最高, 7~12個月次之, 總體1歲內嬰兒骨密度不足檢出率明顯高于1歲以上幼兒(P<0.05)。結論 本地區0~3歲嬰幼兒骨密度低下率較高, 與性別、年齡相關, 還與出生時的孕周和出生體重相關。
【關鍵詞】 骨密度;兒童;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42
骨密度減低兒童除容易發生骨折外, 還會增加兒童佝僂病、成年骨質疏松癥等疾病的發生率, 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1]。現選取在本院兒保健門診進行健康體檢的6527例0~3歲本市城區兒童進行超聲骨密度檢測并分析, 為科學防治本地區兒童骨密度低下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院兒童保健門診進行健康檢查的6527例0~3歲健康兒童作為研究對象, 常住地址均為本市城區, 排除骨代謝異常及惡性腫瘤等疾病。其中男3589例, 女2938例。
1. 2 測量方法 應用Sunlight Omnisense 7000 p超聲骨密度儀檢測, 每日儀器開機后先用標準體模校正。由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進行操作, 測量部位為兒童左側脛骨中段。對
12個月齡內兒童查詢其兒童保健系統檔案, 調取兒童出生體重、孕周等出生史資料。
1. 3 評估方法 參照Sunlight公司提供的同性別、同年齡兒童超聲速(SOS)值的Z值評分標準, Z值>-1為骨密度正常, -1>Z值>-1.5骨強度輕度低下, -1.5>Z值>-2為骨密度中度低下, Z值<-2為骨密度重度低下。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6527例兒童骨密度情況 6527例兒童中2354例正常, 占36.07%, 4173例骨密度低下, 占63.93%, 其中輕度骨密度低下共1491例, 占22.84%;中度骨密度低下共1385例, 占21.22%;重度骨密度低下1297例, 占19.87%。
2. 2 不同性別兒童骨密度情況 女童骨密度低下率為70.01%, 明顯高于男童的58.96%(P<0.05)。見表1。
2. 3 不同年齡段兒童骨密度低下情況 0~6個月骨密度低下率明顯高于6~12個月兒童, 且6~12個月即1歲內兒童骨密度低下率明顯高于年齡>1歲的兒童(P<0.05)。見表2。
2. 4 12個月內兒童骨密度結果分析 12個月內檢測兒童4717例, 骨密度顯著低于其他年齡別的兒童, 調取其兒童保健系統檔案, 發現出生孕周<37周的兒童骨密度低下率高于≥37孕周的兒童;出生體重<2.5 kg的兒童骨密度低下率高于體重≥2.5 kg兒童(P<0.05)。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發現本地區0~3歲兒童骨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骨密度低下檢出率63.93%。結果表明女童骨密度低下率為70.01%, 明顯高于男童的58.96%, 與相關報道一致[2, 3]。可能與男、女童骨量、骨大小和骨結果在生長期的差異受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的調控有關, 也有可能關聯于男童多數好動, 活動量比女童大。適當活動可增加骨密度, 肌肉收縮會壓迫骨骼局部, 增強成骨細胞活性, 促進骨量增長, 從而增加骨
密度。
結果表明0~6個月骨密度低下率明顯高于6~12個月兒童, 且6~12個月即1歲內兒童骨密度低下率明顯高于>1歲的兒童, 說明年齡越小骨密度低下率越高, 這可能與該時期嬰幼兒生長速度快、戶外活動少、日曬不足及攝取維生素D不足等有關。《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中也提到缺乏維生素D可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異常, 導致生長期的骨組織鈣化不全[4-6]。本研究中1歲內嬰兒骨密度低下率高, 特別是6個月內嬰兒骨密度低下檢出率高達90.46%, 可能與胎兒在母體內骨礦物質累積不足及孕母未及時補充維生素D制劑有關。因此, 需注重孕期25-(OH)D的監測, 嬰兒出生后及時補充維生素D制劑及接受日光照射, 防止骨密度不足導致出現佝僂病、骨質疏松等問題[7-9]。
此外, 本研究發現1歲內小兒骨密度低下者中以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為甚。胎兒后期是骨礦物質儲備的主要時期, 由于過早分娩, 從母體獲得的骨礦物質不足, 出生時體內儲備量較少, 直接導致骨密度低下;低出生體重兒, 胎(嬰)兒時期對礦物質的攝取、消化、吸收等環節可能存在障礙, 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進而導致骨密度低下。因此臨床產科要加強孕期宣教, 加強營養, 指導產婦多進食富含鈣、磷食物, 規避危險因素, 預防早產及低出生體重兒的發生[10]。
綜上所述, 本地區3歲內兒童普遍存在骨密度低下的情況, 尤其是1歲內嬰兒。建議從圍生期開始保健, 以1歲內嬰兒為重點對象, 定期監測骨密度,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保證兒童骨骼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蔡玉立, 文重遠, 孫永林, 等. 武漢市成年人骨密度影響因素分析. 海南醫學, 2012, 23(7):6-9.
[2] 陳艷, 古桂雄. 兒童骨密度的測定及其影響因素. 中國婦幼保健, 2009, 24(34):4934-4936.
[3] 肖建國, 劉貴芳, 李雪川, 等. 宜都市6歲以下兒童超聲骨密度檢測分析.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 22(8):810-812.
[4] 向偉, 黎海芪.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 中華兒科雜志, 2008, 46(3):5-6.
[5] 徐彬. 190例0~3歲兒童超聲骨密度結果觀察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19):4495-4496.
[6] 林文玉, 熊海清, 馮泰山. 伊犁州4700例0~3歲兒童超聲骨密度結果分析.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0, 18(6):514-515.
[7] 魏益平. 紹興地區1158例0~3歲嬰幼兒超聲骨密度檢測結果分析.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5):572.
[8] 盧斌, 伊添虹, 謝暉. 濟南市230例3個月~2歲兒童超聲骨密度檢測結果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5, 12(1):82-84.
[9] 齊雯. 0~3歲兒童超聲骨密度結果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1, 20(16):72.
[10] 汪時華. 0~6歲兒童超聲骨密度結果分析. 實用臨床醫學, 2014, 15(11):92-93.
[收稿日期:2017-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