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喜
摘 要:我們通過在花劍課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模式進行對比。實驗結果顯示:翻轉課堂中老師的工作表面減輕其實責任更加重大,在課堂設計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與協作學習;實驗組理論和專項技術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并不是每一門課都適合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需要考慮學科的特點、性質。
關鍵詞:翻轉課堂;花劍實踐
一、 引言
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在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下的網絡在線學習與面對面的課堂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如何將這兩種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已經成為教育界越來越重視的課題。因此,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教學改革的迫切要求,反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進入各個層次的教學課堂。本文試圖通過基于微視頻的反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體育花劍課教學中進行實證研究,分析運用效果,并提出相關建議,不斷完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二、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 研究對象:以我校本科花劍課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分為A、B兩個新生班,A班為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方式,B班為實驗班。
(二) 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查閱“翻轉課堂”的文章和書籍,對文獻的類型進行歸納總結。
2. 問卷調查法:設計“翻轉課堂”相關問卷,為課題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3. 訪談法:與學生進行相碰訪談,訪問相關專家,為高校體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相關建議。
4. 數理統計法: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得出相應結果。
三、 翻轉課堂在花劍教學中的實施
(一) 課前環節
1. 構建學習平臺。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高校幾乎都有自己的網絡教學平臺,所以我們在中國藥科大學網絡教學平臺上開設花劍網絡課程,按照教學計劃上傳相應的花劍教學視頻,文字資料,教學大綱等。建立QQ群,可以在群內發布學習任務,學生也可以提出相應問題,反饋學習效果。同時給班上同學進行分組,5-6個人一組,選取一名組長,負責本組的學習活動。
2. 微視頻學習。教學微視頻中,老師講解基本知識點,先示范,再分解動作,提示學習重、難點,以及出現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糾正方法,呈現出學生難以獲得的視頻資料。學生通過對視頻的學習和模仿,對動作的技術要領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能夠進行簡單的模仿,為課中環節打下基礎。
3. 拓展相關理論知識。擊劍是貴族項目之一,近些年在中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大多數人們對這個項目并不了解(有的學生連擊劍比賽都沒看過就選修了擊劍課)。所以,為了同學們在學習擊劍技能的同時掌握相關知識,了解其內涵,我們也上傳了相關拓展的理論知識供同學們學習。
4. 提出問題與反饋。教師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在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后提出相應的問題,測試學生對于一節課內容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問題,可以通過QQ群與老師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與討論,教師在此時就要以發現學生當中存在的問題,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個別存在的,進行歸納總結。
(二) 課中環節
1. 知識技能測驗。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簡單的身體練習來檢測學生課前學習的實際情況,從而安排有針對性的練習。例如花劍實戰姿勢的學習前,可以讓學生口述實戰姿勢從手到腳以及身體要求的動作要領,然后進行身體練習。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有的同學對于實戰姿勢手臂的擺放和兩腳間的距離等要領撐握得比較模糊,這樣就可以在下一個環節中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2. 示范講解。對于一節新授體育課來說,要學生通過課前的學習就能夠撐握全部知識點和身體動作練習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通過知識技能測試撐握學生學習的大概情況后教師可以先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解答,進行動作示范和講解,帶領同學們共同進行練習,再對一些個別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3. 協作練習。體育課程有別與一般的理論課,體育技能的撐握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知道怎么做并不代表一定會做,所以同學們按照事先的分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動作的練習,每一位組員都可以發表自己對動作學習的看法和觀點,組員之間通過討論、相互糾正動作,對已撐握的知識進行補充,共同提高。在學生協作練習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無法解決或者有爭論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的參加討論,給予一定的啟發與指導。
4. 小組展示。在一段時間的練習后,老師安排每一組成員在教師和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動作的展示,對于表現好的同學可以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還存在問題的同學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改善提高。通過觀看別人展示,同學們可以從中學習別人的優點,也可以發現別人的缺點,對自己來說又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 課后環節
翻轉課堂要求在課堂中完成知識的內化,但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做到。這就需要在課后學生繼續學習,將課堂延伸到課外,通過網絡及時與教師、同學溝通交流,以促進學習任務的完成。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抽查前幾節課學過的知識點,促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識的內化。
四、 結果與分析
(一) 教學視頻分析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是通過教學視頻在課前完成知識的傳遞,教學視頻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的課堂組織,關系到后續教學活動的進行。通過對教學視頻時間長度的調查發現,20%的學生認為2~5分鐘比較合適,60%的認為5~10分鐘比較合適,13.3%的認為10~20分鐘比較合適,6.7%的認為需要大于20分鐘。由此可見,視頻教學資源長度最好控制在5~10分鐘。當然,教學視頻的長度還得考慮教學內容的復雜性,如果知識點比較復雜、難以理解,可以適當延長視頻長度,若相反可適當縮短長度。在涉及到教學視頻中最重要的因素時(可多選),“有針對性,講解形象生動”占70%,“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占66.6%,“畫面清晰”占%30,“聲音清楚哄亮”占20%,可見教學視頻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于老師對于知識結構的安排是否合理,講課思路清晰,對于知識點的講解是否透徹有針對性。endprint
(二) 課堂活動分析
翻轉課堂的優點之一就在于知識的傳授在課前已經完成,課堂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用于身體練習、分組探討、問題的解決和師生的交流等。因此,課堂活動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也是實施翻轉課堂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有6.6%學生認為討論的效果非常好,46.6%認為較好,36.8%認為一般,10%認為不好。在安排課堂討論環節時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要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討論問題,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同時要兼顧到學生對于討論環境的適應性以及一些學生害羞的心理狀態,逐漸營造分享討論的氛圍,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結合方面,有20%的學生認為效果非常好,53.3%的認為較好,20%的認為一般,6.7%認為不好。學生通過課前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知識的內化、體育技能的鞏固還需在課堂上完成,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課堂學習時間,可以根據課前學習的情況找出自己的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并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演練,進度慢的可以多進行基礎練習,進度快的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而不是像傳統課堂一樣跟著老師做統一的練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 溝通與合作效果分析
體育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且偏重實踐的課程,強調學生在實踐中依據體育理論學習各種技能,有效的溝通與合作能夠促進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調查數據顯示,有53.3%的學生認為溝通與合作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40%的學生認為重要,只有6.7%的學生認為一般及以下。在學習過程中,與同學、老師交流非常多的分別占16.7%、0%,比較多的分別占50%、10%,一般的分別占30%、20%,很少的分別占 3.3%、63.3%,沒有交流的分別占0%、6.7%。而影響同學之間交流的首要因素是學習習慣(70%),影響與老師之間交流最重要的因素是感到害羞(86.6%)。上述數據說明,雖然學生能夠認識到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習慣、羞于向老師請教等因素而與同學、老師之間交流的頻率卻不高,特別是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頻率更低。所以,我們老師在實施翻課堂的過程中,除了提供多渠道的溝通平臺,更要引導學生養成善于交流、樂于分享和通力合作的學習習慣,克服部分學生的害羞心理。
(四) 成績分析
1. 理論成績實驗班高于對照班
在期末理論考試中,實驗班理論成績平均分為94分,而對照班為84分。實驗班同學通過網絡平臺可以接觸到更多關于擊劍的理論知識,對于他們感興趣的部分還可以隨時上網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對于自己不清楚的可以在QQ群內討論或者向老師求助,在延伸自己的知識面的同時又對擊劍這個項目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例如,當今一些選手對擊劍的起源、發展、競爭格局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而對照班的學生在傳統的課堂上只有每學期兩次的理論課,缺少理論知識學習的環境,這對于擊劍理論知識的獲取明顯是不夠的。
2. 專項技術成績高于對照班
花劍專項技術主要包括擊劍的實戰姿勢、前后步伐移動、弓步和手上動作等評定。通過期末考試發現,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為90,對照班的平均成績為83分。體育技能的形成遵循的是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為基礎的運動技術形成原理。認為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認知與模仿、改進與提高和熟練與自動化。在傳統的課堂中,技術教學遵行的是老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糾正錯誤-改進提高。翻轉課堂是把認知與模仿放在了課前,留下更多寶貴的課堂時間用于改進與提高,通過與學生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反復練習可以加速正確技術動作的形成。這是傳統課堂所無法比擬的。
五、 結論與建議
1. 翻轉課堂不是用視頻取代教師,不是在線課程,不是學生無序的學習,更不是學生孤立的學習。因為有了教學視頻,老師的工作表面上是減輕了,其實是更加重要了,制作長度適中、結構合理、條理清晰的教學視頻,有針對性的課堂設計,引領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都是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因素。
2. 課堂上學生的活躍程度不高,雖然能夠認識到討論、協作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意思與老師交流等因素,導致主動積極與同學老師進行討論、協作學習的人數并不多。這就要求老師在安排課堂活動任務時多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與合作,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小組長的表現會直接影響整個小組的狀態。
3. 通過一學期的花劍課教學實驗,發現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課課時少,需要拓展課外的時間來保證教學效果,這也正好符合了翻轉課堂課前學習、課中實踐、課后升華的特點。但并不是每一門課都適合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需要考慮學科的特點、性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