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以人為本,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授之以漁,”教會他們終生學習的本領。這就對我們教師課堂教學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戰。本文結合教學經驗淺談新課改下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173-02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身體、智慧、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社會適應性得到全面提高與和諧發展。如何使課堂跳動出生命的火焰,閃爍出智慧的靈光,使每個學生都生機勃勃,有所收獲,我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充分挖掘新教材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
1.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機械地成為教材信息的傳出機器,而學生則成為教材信息的容器,新課改下要求學生能夠認知、體驗和感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使學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而教師只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優秀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如講“正方體表面展開”這一問題,我讓學生自己用六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硬紙板制作一個正方體紙盒,再用剪刀沿棱剪開,展成平圖,然后在拼成正方體紙盒,學生對小正方形在平面中的位置與在正方體紙盒中的位置的對應關系有了感性的認識,以后當學生接觸什么樣的圖形能拼成正方體時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我還激勵學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學會了知識。
2.全體學生得到發展,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新課程改革將促進學生發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在他們身上既體現著發展的共同性特征,又表現出巨大的個性差異。教師應因材施教,分層設計目標,分層實施教育,培養出個性豐滿的學生,讓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和興趣,感受成功。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更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因此,我在備課的時候,十分注意研究三維目標并積極加以落實。每堂課開始,學生給老師行注目禮時,我便要求每個學生在老師面前展示充分的自信,我還十分注意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次進步和成功給以積極的評價,在我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上,便對學生說:舉手就是一百分。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
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歡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認識和探索的傾向。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地對所學知識加以關注和研究。
1.充分設計新課程的課題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些概念的引入或教學,如果我們能從實際生活中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來引入,而且與教學內容又是十分的貼切,那么這種強刺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節數學課堂上的興奮,也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的準確把握,而會給我們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數學的熱愛以極大的鼓勵。在講“用頻率表示機會的大小”時,剛一上課我就拿出一個色子出示給學生,學生一看就樂了,議論紛紛說是打麻將用的,我則話題一轉問學生,“除了打麻將,還有什么用?”學生一下子被問住了,緊接著我就這樣引入:如果我同時拋這個色子100次或200次,你知道點數是奇數的機會有多大嗎?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欲言又止,從而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然后我發給每組學生一個色子讓他們做實驗,總結規律,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都忙著做實驗,急于知道結果。這節課的內容學生在興趣中開始,在興趣中探索,在興趣中感悟。
2.留心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體味數學的樂趣
我曾經思考:沒有源和流的數學是本來意義上的數學嗎?當學完“數據的收集”后,我讓每個學習小組寫一份調查報告,學生興趣很濃。有得調查“班級同學每月零花錢的使用情況”,有的調查“每個家庭每月塑料袋的使用情況”,有的調查“每個同學的疊被情況”。然后我專門用一課時在多媒體教室展示成果,學生熱情很高,學生再不認為數學是高深莫測的東西了。
3.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沒有對常規的挑戰,就沒有創造。而對常規挑戰的第一步,就是提問。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因此,我們可以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更多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考,逐步使學生學會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觀點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并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初步掌握建立數學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講到“成功的機會”這一節時,可讓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彩票中獎率進行研究,比較各種形式的彩票中獎率的高低。學了“平移和旋轉”后,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湖兩對岸有兩棵樹,怎樣利用平移和旋轉的知識測量他們之間的距離。國旗上的四個小五角星是一個小五角星旋轉而得來的嗎?如果是,你能找到它的旋轉中心嗎?
三、充分發揮合作學習小組的作用,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性的學習方式,是這場改革的核心任務。學習方式的轉變并非是用一種方式替代另一種方式,而是強調由單一轉向多元,讓學生更多的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樂趣中學、體驗中學、活動中學、合作中學……從而獲得學習的快樂、成功的甜蜜、情感的品味。我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心理、性別等因素,把學生編成每4人為一組,每組保證都有好、中、差三類學生,其調配比例為1:2:1,即1為優,2為中,1為差,使合作學習小組達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的調配,既有利于優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差生的“達標”學習,同時對優等生又是一個能力的鍛煉,小組中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朱燕.淺析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初探[J].讀書文摘,2016(31).
[2]馬鐵.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初探[J].吉林教育:綜合,201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