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通過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為教師帶來豐富的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可有效提高思政教學效率,對此,本文對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
在新媒體時代下,在為教師帶來便利的教學條件的同時,也為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新媒體與實際教學模式相結合,提高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方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一、新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層面存在的問題
第一,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網絡技術漸趨成熟,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學習和娛樂,但面對互聯網所營造的虛擬環境,大學生對網絡的娛樂性要求較高,沉迷于網絡聊天、網絡游戲等方面,過度的依賴網絡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失去了學習興趣。
第二,在新媒體時代下,自媒體平臺迅速發展,使消息傳播更迅速、范圍更廣,但網絡的虛假消息、不良信息以及負面政治言論等常有發生,由于高校生的辨別能力較弱,這些網絡負面言論嚴重影響了高校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二)教師層面的問題
首先,教學內容過于陳舊,不能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效率過低。
其次,教師受傳統填鴨式教學影響較深,大量的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不利于學生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最后,高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很強,但對新媒體的使用能力較弱,不能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與學生進行交流。網絡調查也是教師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的重要環節,但由于教師使用新媒體的能力較差,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1]。
二、新媒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教師層面
第一,豐富教學內容。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按照固定的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學內容缺乏新意,學生會有枯燥、乏味之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此,教師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將教材內容與時代精神、社會意識相結合,通過新媒體技術向學生直觀的展現。一方面,其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實際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二,創新教學方法。目前,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仍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以說教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因此,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可加強教學課件的設計,將紙質的教材內容轉變為電子教學,并通過圖片、影像、音樂等方面的設計,增加課件的觀賞性,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開展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教學案例,教師通過對案例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其中的知識點,并對其中的重點內容和易發生歧義的部分進行提問,由全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討論,同時,教師應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防止學生思維分散而影響課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三,開展網絡調研平臺。教師可通過網絡調研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情況以及教學評價等對學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一方面,學生可以與老師進行多渠道溝通,有利于師生之間的和諧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時了解教學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制定相應改善策略,從而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四,提高教師新媒體技術水平。由于教師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對電子技術的接觸較少,不能有效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此,應加大對高校思政教師的新媒體技術培訓力度。例如,學校應建立統一培訓機構,對教師進行技術培訓,快速提高教師的技術水平,同時,應將技術教程制成視頻,以供教師隨時觀看,使教師快速掌握新媒體使用技巧,從而更好的輔助教學活動。
(二)學生層面
第一,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生過度沉迷于網絡的虛擬環境中,對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有狂熱的追求,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了很大挑戰。對此,學生應自覺組織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例如,學生可開展辯論比賽、民族歌舞比賽、書法大賽等,通過文藝活動擺脫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加強和他人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比賽來提高自身的意識,有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2]。
第二,網絡謠言、負面政治消息的傳播對學生的政治思想影響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高校生缺少辨別能力,盲目跟風,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對此,高校生應提高辨別能力,防止虛假消息對自身思想的影響。例如,學生應多觀察和了解生活實際,了解國家的方針政策和社會意識形態,能對網絡消息做正確的判斷,判斷其真實性。同時,高校生要具備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及時對虛假消息進行批判,防止更多的人受到虛假消息的影響,從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除了需要師生之間的努力,還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幫助,學校應完善新媒體配套設施,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而社會要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避免或減少不良信息的傳播,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高昕.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2):27-28.
[2]邱杰.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新探[J].延邊黨校學報,2012(0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