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
摘 要:合作學習近幾年新興的一種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對不同教材下合作學習所呈現的形式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將合作學習更好地應用于小學體育課堂當中。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體育;課堂實踐;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289-01
社會不斷在進步,教育背景較之以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學習方式也要與時俱進,不能一成不變,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而課程改革的最根本任務就是從傳統單一的學習方式向多元化的學習方式轉變,逐漸形成合作、交流等多元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轉變不但能改變學習本身的內容,還能讓小學生真正的理解學習的意義[1]。
一、合作學習方式的內涵
所謂合作學習,指的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成員為了共同的目標互相幫助、分工協作、共同進步,合作學習是教師教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形式也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科目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應該根據每個科目的特點進行相應調整。本文以小學體育教學為例,探討合作學習方式的內涵,以期能夠采用適當的合作學習方式最優化使用體育器材,提高小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從而有效提升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不同教材下合作學習形式的呈現
1、知識技能探討型合作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出現學生對某些知識出現誤解的情況,使得即使教師已經講解很明白,而學生卻不能充分理解。如果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就可以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這種合作學習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把課堂教授的知識進行再消化,這樣就能加快學生對于老師講解的體育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俯臥撐教學中,學生在手臂和腰部用力等方面比較難以領會,這時就應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討論和相互幫助來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點,特別是能有效幫助不擅長體育的學生,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體育成績。另外,應用知識技能探討型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小學新生更好的學習廣播體操,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后,通過相互探討可以讓學生相互糾錯、共同進步,這樣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廣播體操的關鍵技術動作。
2、集思廣益型合作
集思廣益型合作指得是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智慧,通過相互合作、集思廣益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中,有一部分開放性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才能解決這種開放性的學習內容。課程改革以后,探究性學習成為了課堂教學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采用集思廣益型合作就是通過探究性學習方式實現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技能,充分發展智力,有助于學生能夠全面發展。例如占領敵方高地、障礙接力等很多策略性的體育教學內容需要合作學習才能完成,特別是在游戲化的課堂教學中,這種合作形式被廣泛地應用。
3、保護與幫助型合作
保護與幫助型合作通常需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而設置,而且教材的實施需要建立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體育老師通常會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這也就是幫助學生實現“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例如:在小學體育課中的器械訓練學習當中,在老師的正確示范下,學生能夠學習到如何保護自己與幫助他人。保護自己能夠防止在訓練中受到傷害,幫助他人有助于同學成功完成器械練習,加快技能的學習,規范技術動作。體育教師也就是通過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幫助與保護合作來幫助學生培養人際交往能力。這種保護與幫助型合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不只是服務于教學內容,還能實現小學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
2.4集體開發與創編型合作
集體開發與創編型的合作學習通常應用于水平較高的體育教學內容當中,而且該種合作學習形式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體育知識技能儲備和體育綜合素養。集體開發與創編型合作往往應用于健美操教學中的集體創編展示、籃球教學中的進攻與防守戰術制定等,該種合作學習形式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其體育才能。因此,集體開發與創編型合作學習的應用一定要與教學內容相適應,還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體育綜合素養相當。
三、如何將合作學習更好地應用于小學體育課堂當中
1、教學內容的挑戰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 如果體育教學內容缺乏挑戰性,低于了小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就無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降低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知識討論的積極性。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2]。當然,教學內容的選擇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置困難水平的相當的教學內容, 從而保證所有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體育合作學習當中。
2、合作氛圍
體育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定要具備全面的調控、組織能力, 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條件,鼓勵學生發揮想象、不斷創新, 營造一種輕松、和諧、愉快的氛圍。例如在小學鉛球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調動女學生的積極性呢? 教師可以先用實心球代替鉛球, 并組織學生相互討論, 提出創新投擲方法, 有助于讓學生一起歸納出最合適的投擲方法,從而提高女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3、融合現代化教學手段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還可通過高科技設備形象的講解和演示,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形象的錄音影像等, 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背越式跳高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更深刻, 可以利用教學軟件制作出動作分解圖, 這樣能夠更直觀的讓學生認識到到跳高動作的每個環節, 從而有效降低了教學難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來選取合適的合作學習形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賀妍穎, 張勇衛. 例談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形式[J]. 運動, 2015(14):109-110.
[2] 李玉芝. 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職業圈, 2007(8X):97-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