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霞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文化產業也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目前文物博物館產業的發展中,其也積極的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進行著產業化的改革與創新,以此促進文博產業的創意化發展,使得文博館逐漸在市場中打開了局面,引發了諸多人群的關注,最終為文博單位創造了更多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但是根據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在創意產業的發展中,還存在著知識產權的問題,因此亟待改進。基于此,本文對知識產權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之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幾個方面的改進措施,以此促進創意化產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數字化 文博 創意產業 知識產權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DF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01
一、數字化文博創意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分析
文物博物館在創意化產業發展中,首先對于產品的創意化發展,加強了認識和重視,在把握本博物館藏品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藏品展覽、藏品的互動體驗服務、創意化博物館紀念品等活動的開發;其次,在藏品的創意化發展中,均以傳統的中國元素作為依托,進行產品的開發;最后,使用了新媒體手段,以及在博物館內創設創意產品的展銷服務臺、電商推廣產品等形式,進行了創意產業營銷渠道的拓展。但是在其繁榮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的知識產權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文物博物館進行產品的創意化發展的時候,對于知識產權不重視,因此在對館藏品進行使用的時候,需要對博物館自身對藏品具有的知識產權,盡早進行厘清處理,以此避免一些不法人士利用博物館的藏品,進行獲利。根據目前與博物館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可知博物館對于藏品,具有財產的所有權,以及藏品照片、視頻、音頻、繪圖、數字化軟件,以及各類衍生品、展覽等多方面的著作權,且可以進行藏品的再開發。但是目前有許多的博物館對上述自身具有著的權利,并不十分清楚,對于藏品缺乏著作權保護的意識,因此在藏品版權這方面存在著弊端,一旦在后續接受他人捐贈、購買文物時,仍缺乏產權保護意識未作出書面的產權約束,將會使得博物館進行創意產業發展,在藏品的使用權方面,有著諸多的限制,無法有效的發揮出博物館本身具有的著作權限[1]。
其次,缺乏一套完善的文物博物館知識產權管理的制度,使得許多人借用博物館的名義出版各類藏品的展示圖書,并從中獲利,嚴重的侵犯了博物館對于館內文物,具有的財產管理所有權、著作權。還有部分人在進行企業的商標注冊時,應用了博物館,或者是固有的文物名稱進行了企業名稱的注冊,例如“故宮”、“三星堆”等博物館的名稱。在博物館未在工商局進行注冊的時候,應用這些名稱進行的公司名稱注冊,有著極高的商業價值,給博物館造成了極大的名譽和經濟等諸多方面的損害。另外,不法分子借用文物的名稱,以及圖像,進行了較多山寨文物產品的制作,不但獲得了巨額的暴利,同時這些山寨產品嚴重的侵害了博物館的知識產權,且敗壞了博物館的名譽,并且從制度角度出發,現今的文物保護法,難以對這些不法分子做出嚴厲的懲處,因此博物館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待加強[2]。
最后,博物館在進行文物的創意產業發展時,常常會涉及到產品設計與生產的版權交易問題,但是在目前的該項交易活動中,缺乏成熟的機制來對該內容進行控制管理,因此易導致交易時的知識產權糾紛問題。文物博物館,屬于文化事業單位,館內所有的文物,均屬于國家所有,因此在進行創意產業的發展中,博物館需要對版權交易活動加強重視,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目前的該項交易活動中,存在著諸如交易后雙方的權責不明晰、進行創意化研發的文物定位不準確,在版權交易中,多進行了知名度較高文物的創意開發,忽略了對于文化內涵豐富且有著極高審美價值文物的創意研發,以及在交易中許多的博物館不了解如何劃分博物館與創意發展企業之間的權益、不清楚該收取多少的交易費用,不清楚需要給予創意企業有關文物開發的哪些版權等。這些問題的不明晰,使得博物館在進行版權交易的過程中,常常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無法為博物館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最終,在產品創意開發之后,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給博物館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和經濟危機。此外,在目前的文博創意產業的發展中,其創意產品的順利生產,需要經過文物選擇、設計與生產企業的招投標、產品創意化設計公司資質審核、產品的創意化設計、明確與授權設計單位與生產單位的著作權、協議簽訂、生產、流通、市場反饋等一系列的流程,因此繁雜的流程,使得版權交易工作存在著較多的隱患性的知識產權問題[3]。
二、針對知識產權問題的改進對策
首先,需要結合目前文博產品知識產權存在的問題,以及已有的文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博創意產品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在該項規定中,對于數字化文博創意產業發展中所涉及到的有關文物著作權等內容進行明確,進而明確文博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概念、內容、管理機制、版權交易機制、文博產品注冊與營銷管理機制等內容,以此使得產品在發展中,博物館能夠通過該制度對產品所具有的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保護,確保博物館和國家的文物財產免受損失。其次,加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文博創意產品的研發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此在溝通與交流中,學習國內外優秀博物館文物創意產品管理與發展的先進理念和對策,應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技術,建立數字化文博創意產品發展管理的平臺,以此在確保產品知識產權不受損的情況下,不斷簡化文博產品產業化發展的流程,減少成本支出,拓寬創意產品的營銷渠道,有效的對文物的知識產權,加強保護,最大化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弘揚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結語
數字化文博創意化產品,在目前的發展中,既有發展的機遇,也有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產品的知識產權問題,需要博物館在產品創意開發中,加強重視,及時進行解決,并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不斷研發。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劉修兵.保護文博知識產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N].中國文化報,2016-01-11008.
[2]戴美玲.廈門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研究[J].知識經濟,2010,(09):4-5.
[3]徐朝霞.成都創意產業的發展與知識產權的保護[J].經濟視角(下),2011,(04):27-29.